刘超
- 作品数:20 被引量:262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北京市丰台区不同时期开始抗病毒治疗HIV/AIDS生存状况分析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 分析北京市丰台区不同时期开始抗病毒治疗HIV/AIDS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丰台区2005-2021年开始抗病毒治疗病例数据资料,结合抗病毒治疗政策调整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2005-2007年、2008-2011年、2012-2015年、2016-2021年四组,采用生存分析方法进行回顾研究。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3 618例,其中2005-2007年组29例(0.80%),2008-2011年组244例(6.74%),2012-2015年组1 388例(38.36%),2016-2021年组1 957例(54.09%)。4个时期病例治疗后第1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2.98%、98.35%、98.75%、98.86%,第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9.41%、95.33%、97.34%、98.25%,不同分组生存时间存在差异(χ^(2)=8.386,P=0.039)。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50岁开始治疗病例的死亡风险较15~29岁开始治疗病例高(HR=3.95,95%CI:1.82~8.56),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开始治疗病例的死亡风险较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μl开始治疗病例高(HR=12.30,95%CI:2.97~50.88)。结论 随着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策略与措施的不断优化,丰台区不同时期开始治疗的病例在治疗后死亡风险逐步降低。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开始治疗一年以内、≥50岁病例予以更多关注和支持。今后应继续推进早发现早治疗工作、不断完善抗病毒治疗,提升治疗效果。
- 李彦奇刘超尚翠司芬芬王欣心
-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影响因素
- 不同剂量的帕瑞昔布钠用于颅脑手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随机双盲对比观察不同剂量的帕瑞昔布钠用于颅脑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择期全麻颅脑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80mg组(Ⅰ组,n=30)、120mg组(Ⅱ组,n=30)和160mg组(Ⅲ组,n=30)。术中吸入七氟烷行全身麻醉。根据分组配置PCA镇痛药物并均以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缝硬膜时接电子止疼泵并开放,设置背景剂量1.5mL/h,单次剂量0.5mL,间隔时间15min。术后患者根据镇痛需求行自控性静脉镇痛(PCIA)。若PCIA仍不能满足患者术后镇痛的需求,再静脉注射布托啡诺或口服去疼片。记录术后清醒时、4h、16~20h、24h、40~44h、48h、64~68h、72h的VAS评分、累计按压次数及累计有效按压次数,观察术后3d内补救用药的使用情况,观察恶心呕吐的程度、球结膜水肿、颜面水肿、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后72h内疼痛的VAS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Ⅱ组、Ⅲ组患者的PCIA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低于Ⅰ组(P<0.05)。Ⅲ组患者术后24h内补救用药的使用例数明显少于Ⅰ组,但3d内的总补救例数无差异。3组患者之间术后恶心呕吐的程度、球结膜水肿、颜面水肿、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颅脑手术后3d内采用PCA持续泵注帕瑞昔布钠120mg(平均用量1.9mg/h)的镇痛效果较好,量效比最优。
- 徐瑾刘超王保国黄铮王双燕
- 关键词:镇痛颅脑手术
- 帕瑞昔布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中七氟烷呼出浓度及麻醉恢复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观察帕瑞昔布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术中七氟烷呼气末浓度和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组(P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插管。手术开始前1hP组和C组分别静脉滴注帕瑞昔布40mg(10ml)或生理盐水10ml。调节七氟烷吸入药浓度,维持MAP在基础MAP的80%~110%之间。记录术中七氟烷吸入和呼气末浓度、各观察时间点的血压和心率、术中总入液量、总出液量、出血量及尿量,观察术后呼之睁眼、指令运动、定向力恢复的时间、术后患者清醒时及术后4h的VAS评分以及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结果 P组患者的七氟烷呼气末浓度在术中各观察点均低于C组(P<0.05或P<0.01)。从停止吸入麻醉到睁眼、指令运动、定向力恢复的时间P组较C组缩短(P均<0.01)。术后清醒时及术后4h,P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C组(P<0.05或P<0.01)。P组术后躁动的发生低于C组(P<0.05)。结论术前静注帕瑞昔布40mg能够显著减少经蝶垂体瘤切除术中七氟醚呼气末浓度,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减少恢复期的不良反应。
- 徐瑾王保国刘超黄铮王双燕王双燕
- 关键词:帕瑞昔布垂体瘤切除术七氟烷
- 清热凉血解毒方对大鼠痔术后创面愈合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清热凉血解毒方对大鼠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对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清热凉血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采用肛周局部注射冰醋酸法建立大鼠痔术后创面感染模型,造模成功后第2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清热凉血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的清热凉血解毒汤灌胃,剂量均为10 mL/kg,每日1次,连续7 d。治疗7 d后比较各组大鼠水肿程度和创面面积,肛周病理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肛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前列腺素E2(PGE2)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水肿程度评分和创面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清热凉血解毒方各剂量组水肿程度评分和创面面积显著低于模型组,且中、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 <0.05)。清热凉血解毒方各剂量组肛周组织间隙疏松,水肿不明显,少量鳞状上皮坏死,少量中性粒细胞,毛细血管增生不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6和IL-8水平显著升高,清热凉血解毒方各剂量组TNF-α、IL-6和IL-8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且中、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VEGF和PGE2水平显著升高,清热凉血解毒方各剂量组VEGF和PGE2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且中、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 <0.05)。结论清热凉血解毒方可有效促进大鼠痔术后创面愈合,改善肛周组织,降低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降低VEGF和PGE2水平有关。
- 刘超王振彪王垚彭俊付王锐
- 关键词: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2
- 老年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后肠内营养制剂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口服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排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PPH治疗的老年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术后对照组通过静脉补液的方式给予常规肠外营养,观察组口服肠内营养剂安素,两组营养支持均维持3-5天。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d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淋巴细胞计数(LYC)、血红蛋白(Hb)的差异,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3d内的排便次数。结果:术后第3d,观察组PA和LY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排便次数和首次排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肠内营养制剂作为老年PPH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方式,能满足老年患者的营养需求,改善免疫功能,并且不刺激排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张君锋王振彪张志强焦霞彭俊付张常波刘超
- 关键词:肠内营养老年人
- 帕瑞昔布对开颅手术中七氟烷呼出浓度及麻醉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对神经外科开颅术中七氟烷呼气末浓度和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选择择期行神经外科全麻开颅手术的患者137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组(P组,n=72)和对照组(C组,n=65)。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插管。手术开始前10min,P组和C组分别静注帕瑞昔布40mg(10mL)或生理盐水10mL。切皮前,头皮浸润0.5%罗哌卡因20mL。调节七氟烷吸入药浓度,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基础值的-20%~10%。记录术中七氟烷吸入和呼气末浓度,术中及麻醉恢复期各时间点的MAP和心率(HR)、术中总入液量、总出液量、出血量及尿量,观察术后呼之睁眼、指令运动、定向力恢复的时间以及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的七氟烷呼气末浓度在锯骨、剪硬膜、颅内操作时差异较大(均P〈0.01)。从停止吸入麻醉到睁眼、指令运动、定向力恢复的时间P组较C组缩短(均P〈0.01)。P组高血压、寒战的发生率低于C组(P〈0.05或P〈0.01)。结论:术前静注帕瑞昔布40mg能够显著减少术中七氟烷呼气末浓度,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减少恢复期的不良反应。
- 徐瑾王保国刘超黄铮王双燕
- 关键词:环氧化酶2抑制剂神经外科手术颅骨切开术七氟烷帕瑞昔布
- 护士视角下“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施障碍的质性研究被引量:14
- 2023年
- 目的了解护士视角下“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施障碍的原因,为顺利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的方法,以目的抽样的方式选取2021年6-11月北京市某三级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施障碍的13名临床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本研究共提炼出3个主题: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互联网+护理服务”障碍因素,“互联网+护理服务”期望因素。结论“互联网+护理服务”在实施时存在诸多障碍,临床可通过对护士普及“互联网+护理服务”知识、平衡多重关系、合理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积极防范执业风险、增加护士培训力度、积极应对状态焦虑,以及进一步加大“互联网+护理服务”宣传力度等措施,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持续发展。
- 刘超董芮含刘俐惠
- 关键词:护士护理信息学
- 早孕合并自发卵巢扭转一例被引量:3
- 2011年
- 患者女,18岁,突发左下腹痛6h于2010年11月29日急诊以“异位妊娠”入院。患者未婚,有性生活史,末次月经2010年11月4日。6h前无诱因出现左下腹剧烈疼痛,位置固定,为持续性绞痛,伴有恶心,无呕吐,无肛门坠胀感,
- 刘超
- 关键词:卵巢扭转早孕左下腹痛肛门坠胀感末次月经剧烈疼痛
- 防跌倒行走辅助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跌倒行走辅助装置,涉及健康护理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针对存在视力问题的病人行走过程中容易跌倒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视障人员出行的辅助装置。该防跌倒行走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扶手、支撑主体和万向轮,所述支撑主...
- 刘超刘俐惠何菁
- 喷他佐辛应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随机双盲对比观察不同剂量的喷他佐辛用于颅脑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择期全麻颅脑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Ⅱ),将其随机分为喷他佐辛90 mg组(Ⅰ组,n=30)、120 mg组(Ⅱ组,n=30)和150 mg组(Ⅲ组,n=30)。术中吸入七氟烷行全身麻醉。根据分组向患者自控镇痛泵(PCA)中注入喷他佐辛,并均以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设置背景剂量1.5 ml/h,单次剂量0.5 ml,间隔时间15 min。术中缝硬膜时接上电子镇痛泵实行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记录术后清醒时、4 h、16~20 h、24 h、40~44 h、48 h、64~68 h、72 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血氧饱和度(SpO2)、VAS评分、疼痛部位、疼痛性质、PCA累积总量、PCA按压用量、累计按压次数及累计有效按压次数,观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颜面水肿及球结膜水肿的发生情况。结果:Ⅱ、Ⅲ组患者的PCIA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明显低于Ⅰ组(P<0.05)。Ⅱ、Ⅲ组患者术后24 h内补救用药的使用例数明显少于Ⅰ组(P<0.05)。结论:颅脑术后3 d内采用PCA持续泵注喷他佐辛120 mg(平均用量1.79 mg/h)和150 mg(平均用量2.25 mg/h)均能到达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而前者的量效比更为合理。
- 刘超徐瑾王保国黄铮王双燕
- 关键词:喷他佐辛颅脑手术静脉自控镇痛视觉模拟评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