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生
- 作品数:31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清明节诗歌中的民俗文化意蕴及其价值
- 2010年
- 清明节风俗活动的描写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它不仅丰富了我国诗歌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因为其包含了多姿多彩的民俗事象,诸如游览登高、祭祖访友、思亲怀人等,从而为我们揭示了独特的节日文化内涵,成为我们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 刘贵生
- 关键词:清明节踏青祭祖思乡怀人文化意义
- 新建本科院校提高科研水平路径之思考
- 2012年
- 科研是高等院校各级各类教师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对于科研基础相对薄弱的新建本科院校,要有效地搞好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就应该遵循科学发展观,制定合理的科研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对科研工作的具体指导,加大科研工作的后勤保障,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发扬团队意识,充分挖掘并积极利用地方资源。只有这样,才会使科研工作呈现出长足的发展前景。
- 刘贵生
-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观
- 董仲舒与《诗经》
- 2024年
- 众所周知,作为汉代儒学大家,董仲舒最突出的成就是对《春秋》的研究,但在《春秋》之外,董仲舒对于其他儒学经典也颇多涉猎。这从他的代表性著作《春秋繁露》《天人三策》等就可以看出来,里面有不少内容是引自《论语》《诗经》《尚书》《礼记》《周易》等,其中对《诗经》的引用就颇为频繁,同时还对引诗做出了自己独到的解说,真正体现了“《诗》无达诂”。除此之外,董仲舒对《诗经》的创作缘由、语言特点、章法结构等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董仲舒《春秋繁露》部分篇章的写法及其内容,明显受到《诗经》的影响。因此,从引诗、解诗、论诗、作诗这四个环节,我们可以具体地感受到董仲舒对于《诗经》的接受和传承。
- 刘贵生
- 关键词:《天人三策》《春秋繁露》汉代儒学《诗经》儒学经典章法结构
- 也谈“长天老日”被引量:2
- 2015年
- 张晓英、谭文旗二位先生《〈红楼梦〉词语零札》一文探讨了《红楼梦》中的"长天老日",认为"长天"除了有漫长的白天之意外,"尤指炎热的天气";而"老日"则"指烈日、酷日"。笔者认为该解释有待商榷。本文从语义透明度角度出发,结合词语释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孟德腾刘贵生
- 关键词:语义透明度词语释义
- 谈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读写能力的培养被引量:2
- 2018年
- 在当今强调培养技能人才的办学目标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能力就是阅读与写作,而要培养这种能力,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古代文学的教学重点需要由传统重视文学史的学习转向作品选的阅读和适当的写作.为此,选择合适的教材,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方式,有意识地加强古诗文的写作训练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 刘贵生
- 关键词:古代文学写作
- 中晚唐农事诗勃兴之原因探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农事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古老题材,因为早在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为数不少的有关农事的描写。但《诗经》以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有关农事的描写在诗歌中却是时断时续,很难形成轩然大波之势。直到中晚唐时期,这种冷清的局面才有所改变,农事诗在中晚唐的大量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新乐府诗歌理论的推动及其诗人们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儒家价值观的影响等方面分不开的。
- 刘贵生
- 关键词:农事诗
- 农村旅游文化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探究被引量:3
- 2020年
- 乡村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不仅能够宣传文化民俗,同时还能够促进产业融合,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文章从农村旅游文化的概念与特点、农村旅游文化开发的原则以及农村旅游文化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 刘贵生
- 关键词:旅游文化
- 北朝上党学者李兴业
- 2013年
- 北朝时期,上党地区出现了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李兴业,他精通天文历法、建筑、音乐、术数,尤其对于传统的儒家经典有着高深的造诣,其成就对于中国古代的学术事业有着不可抹杀的贡献。
- 刘贵生
- 关键词:天文历法儒家经典
-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古代文学教学中鉴赏能力的培养被引量:1
- 2019年
- 古代文学教学中,对于经典作品的阅读和鉴赏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课堂上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学会从情感、思想、艺术等多个角度进行鉴赏。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够高屋建瓴对学生做正确合理的引导,另一方面又要适当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合作共同交流,多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师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有很重要意义的。
- 刘贵生
- 关键词:古典文学情感
- 北朝衡水籍学者的读经之风
- 2013年
- 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不大引人注意的时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如果我们试着翻阅史书,却会惊奇地发现,在学术领域,尤其是自汉代以来所确立的儒学风尚却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在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衡水地区,这种重视经学的风气更为明显,其典型标志就是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经学家,他们凭着虚心好学的态度和刻苦勤奋的精神,学经传经,著书立说,为中国古代的学术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我们历来倡导的尊师重教传统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 刘贵生
- 关键词:北朝经学家尊师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