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萍

作品数:20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香港择善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病毒
  • 3篇毒性肝炎
  • 3篇乙型
  • 3篇乙型病毒
  • 3篇乙型病毒性肝...
  • 3篇消毒
  • 3篇流感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接种
  • 3篇甲型
  • 3篇儿童
  • 3篇肝炎
  • 3篇病毒性
  • 3篇病毒性肝炎
  • 2篇大学生
  • 2篇乙肝
  • 2篇疫苗
  • 2篇预防接种
  • 2篇入学儿童

机构

  • 18篇兰州市疾病预...
  • 2篇兰州大学
  • 1篇兰州医学院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省疾病预...
  • 1篇白银市第二人...

作者

  • 18篇刘萍
  • 8篇蒋永萍
  • 6篇赵英杰
  • 4篇马彪雄
  • 4篇施文静
  • 4篇王宇红
  • 4篇马汉平
  • 4篇王智永
  • 3篇刘家吉
  • 3篇刘清
  • 3篇罗晓梅
  • 3篇刘钰
  • 2篇张继军
  • 2篇李志强
  • 2篇罗军德
  • 2篇赵红
  • 2篇王龄庆
  • 2篇刘军
  • 2篇马燕霞
  • 1篇史红

传媒

  • 4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甘肃科技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疾病预防控制...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 3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兰州市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兰州市全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现状和流行特征,对兰州市乙肝防治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用血清流行病学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兰州市全人群乙肝防治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流行病学结果为:兰州市全人群中HBV感染率、HBsAg阳性率和单纯抗-HBs阳性率分别为26.70%、6.52%和49.33%。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为:兰州市全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为57.98%,全程接种率为41.69%;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0.86%,全程接种率为74.26%;兰州市全人群乙肝认知状况较差,对于乙肝是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以及如何有效防治乙肝的认知率较低。结论在保证目前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高接种率的同时,应积极探索成人乙肝疫苗的接种模式,提高全人群对HBV的免疫力,在全人群中建立乙肝免疫保障,有效控制乙肝的流行与蔓延。
蒋永萍王智永刘萍王东霞
关键词:乙肝
兰州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病原体的鉴定分离和四个基因片段的序列研究
赵英杰张继军刘萍史红罗军德王智永马燕霞李小明施文静许静
该课题以兰州市2009年暴发的3起甲型H1N1流感临床病例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技术和细胞培养分离技术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对24例PCR检测病毒核酸阳性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分离到5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以其中的3株病毒...
关键词: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鉴定
兰州市12239例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调查报告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掌握兰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兰州市2004~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4~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平均报告发病率36.66/10万,2012年最高达81.16/10万,发病季节表现为春末夏初、冬季2个发病高峰,15岁以下年龄组报告病例数最多,占总病例数的83.21%。结论:近年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应继续探索新的M M R免疫接种策略,提高高发人群腮腺炎疫苗接种率,减少发病数,控制疫情暴发。
刘萍李娟生王宇红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数据收集
兰州地区鲜牛乳与消毒牛乳中抗菌类兽药残留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鲜 (生 )牛乳与消毒牛乳中抗菌类兽药残留水平。〔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 8种抗菌类兽药的残留量。〔结果〕鲜 (生 )牛乳与消毒牛乳中抗菌类兽药残留检出率分别为磺胺 7.41%(2 .5 0 %)、磺胺嘧啶为 4.44 %(1.67%)、甲氧苄基嘧啶为 12 .5 9%(10 .83 %)、磺胺甲口恶唑为 2 1.48%(12 .5 0 %)、土霉素为 13 .3 3 %(7.5 0 %)、四环素为 10 .3 7%(3 .3 3 %)、金霉素为 5 .93 %(5 .80 %)、氯霉素为 40 .47%(3 .3 3 %)。〔结论〕鲜 (生 )牛乳中抗菌类兽药残留情况严重 ,市售消毒牛乳质量基本有保障。
刘清刘军李志强刘萍刘钰
关键词:鲜牛乳消毒兽药奶制品
兰州市2006-2009年新入学儿童预防接种状况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记录制度是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预防和控制计划免疫针对性疾病在学校和托幼机构暴发流行的成功经验[1-3]。兰州市自2006年开展了对全市入学儿童的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工作。为了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工作提供改进措施,
刘萍蒋永萍
关键词:接种儿童
兰州地区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知识行为态度状况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高校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知识、行为和态度,为加强大学生乙肝防治知识的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兰州地区4所高校1 61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乙肝知识知晓情况影响因素。结果乙肝知识得分优秀者有543人(33.58%);得知同学感染乙肝后,仅有22.51%的学生会和往常一样与其交往,30.80%的学生愿意与乙肝病毒感染的同学一起共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汉族学生乙肝知识的掌握情况要好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自于城市的大学生好于农村学生,医学类专业的大学生好于非医学专业学生(P值均<0.05)。结论要加强兰州地区大学生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高校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消除歧视心理。
马汉平王宇红蒋永萍马彪雄刘萍赵红刘家吉
关键词:健康知识,态度,实践
甘肃省兰州市1990-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兰州市1990-2009年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调整免疫和监测策略,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兰州市1990-2009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兰州市1990-2009年共报告麻疹病例3 120例,平均发病率为5.25/10万,4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以7~15岁和20岁以上成人为主,职业分布以学生为主,近年成人麻疹发病突增。结论各类学校仍是麻疹控制和监测的重点区域,成人麻疹特别是流动人员麻疹病例的增加给消除麻疹带来挑战,因此在做好儿童常规免疫的同时,应加强成人麻疹监测和免疫,这对消除麻疹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刘萍马彪雄蒋永萍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
胆结石患者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了解和掌握兰州地区胆结石患者的膳食情况与营养状况.方法对60例胆结石患者与80例健康人进行一般情况、膳食营养状况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胆结石患者膳食结构中畜禽肉类、植物油摄入量高于健康人,蛋类、豆类、蔬菜水果及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C、锌、铜摄入量低于健康人;胆结石患者与健康人都存在营养素维生素B2、维生素A、钙、镁、硒缺乏.结论胆结石疾病与日常膳食状况关系密切,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与胆结石发病密切相关.
刘清刘钰刘萍罗晓梅
关键词:胆结石膳食营养
兰州地区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兰州地区高校中选取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结果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5.63%,全程接种率为34.77%。汉族、医学专业以及乙肝防治知识掌握较好是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全程接种率的有利因素。结论兰州地区大学生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不高,需加强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努力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
马彪雄王宇红马汉平蒋永萍刘萍赵红刘家吉
关键词: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
兰州市首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核酸检测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鉴别一起不明原因导致的突发性发热事件病原体。方法:提取样本中的RNA后,使用针对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相关的不同浓度引物、探针和DNA聚合酶缓冲液等作为反应成份,按照不同的扩增程序,利用逆转录PCR(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分别进行特异性DNA片段的扩增,对扩增产物的电泳图片和扩增图谱进行分析。结果:经RT-PCR方法检测后,分别扩增出235、527、153和80 bp的特异性片段,实时荧光PCR扩增曲线中,出现了与阳性对照一致的扩增图谱。结论:此次事件的病原体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定性本次事件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事件。
刘萍赵英杰马汉平罗军德罗晓梅施文静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PCR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