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红
-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庆大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灌注对非肿瘤性乳头溢液的治疗效果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灌注对非肿瘤性乳头溢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收治的非肿瘤性乳头溢液患者13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三组:A组48例患者,给予地塞米松灌注治疗;B组45例患者,给予庆大霉素灌注治疗;C组46例患者,给予庆大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灌注治疗。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天数、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乳头溢液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乳头溢液中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C组患者乳头溢液中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均P<0.05),治疗天数显著少于A组和B组(P<0.05),满意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庆大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灌注治疗非肿瘤性乳头溢液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乳头溢液中IL-6、TNF-α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秋红石瑜李振亚
- 关键词:庆大霉素地塞米松乳头溢液灌注治疗
- 乳腺三维立体定位穿刺在乳腺微小钙化灶活检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乳腺三维立体定位穿刺在乳腺微小钙化灶活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2例在乳腺钼靶下显示乳腺有微小钙化灶的患者行乳腺三维立体定位穿刺活检并对微小灶进行切除,统计其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与手术切除后病理结果的符合程度。结果:72例患者1次取样成功率为95.83%(69/72),另有3例患者在第2次穿刺后成功取样,总穿刺成功率为100%,未见不良反应;病理诊断均为乳腺癌,其中导管内原位癌18例,小叶原位癌14例,小叶癌早期浸润21例,导管癌早期浸润13例,浸润性小叶癌6例。2例活检术后钼靶显示残留病灶,再次手术切除。6例浸润性小叶癌患者中5例行保乳术,1例失访。三维立体定位穿刺活检的病理诊断结果与手术切除后病理结果相一致。结论:对于乳腺微小钙化灶,乳腺三维立体定位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高,且具有安全性高、诊断准确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李振亚刘秋红
- 关键词:穿刺活检
- 血清IL-33对急性缺血性脑卒诊断及预后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33(interlukine-33,IL-33)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106例AIS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期在本院体检的50名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IL-33水平,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估入院时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根据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3个月后的功能。结果对照组血清IL-33为(44.62±11.37) ng/L,与对照组相比,AIS患者血清IL-33显著升高,达到(58.92±18.34) ng/L(P<0.05)。与严重AIS患者相比,轻度AIS患者的血清IL-33显著升高(P<0.05)。与结果较好的AIS患者相比,结果较差的AIS患者血清IL-33水平高(P<0.05)。IL-33可作为评估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调整的OR为0.889(95%CI,0.923-0.978)。结论血清IL-33水平与AIS患者的严重程度相关,IL-33可以作为AIS诊断和预后的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
- 石瑜李可刘秋红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3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生物标志物
- 阿替普酶联合常规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抗氧化能力、凝血功能及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抗氧化能力、凝血功能及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丁苯酞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血清中SOD、APTT、PT、TT、VEGF及NO水平均显著升高,MDA、FIB、TNF-α、CRP及ET-1水平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变化趋势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可显著增强患者抗氧化能力,改善凝血功能及内皮功能,缓解机体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石瑜许可李可刘秋红
- 关键词:阿替普酶丁苯酞脑梗死抗氧化凝血功能
- 探讨64排C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探讨64排C 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后给予不同的检测诊断方案进行检查,其中研究组行64排CT血管造影检查,对比组行血管超声检查,统计记录两组患者检测准确率以及漏诊率、误诊率,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检测,研究组患者检测准确率高于对比组患者,其漏诊率和误诊率低于对比组患者,以上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C T血管造影诊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临床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减少漏诊和误诊率,以此确保患者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高连华刘秋红
- 关键词:血管造影CT检查颈动脉狭窄
- 全脊柱X线拼接成像技术对脊柱侧弯诊断和脊柱柔韧性评估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全脊柱X线拼接成像技术对脊柱侧弯诊断和脊柱柔韧性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行脊柱侧弯筛查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干预前行X线检查,并应用全脊柱X线拼接成像技术参考评估,确诊患者均予以手术方案治疗,且以脊柱侧弯手术治疗的专家共识指南作为金标准。分析全脊柱X线拼接成像技术对脊柱侧弯的检出率和诊断结果,Kappa一致性分析该技术对脊柱侧弯患者的诊断效能;比较拼接前后图像质量,分析不同体位全脊柱X线测量脊柱侧弯患者的差异。结果入组300例患者中,经金标准、全脊柱X线拼接成像技术诊断为脊柱侧弯患者分别为129例(43.00%)、133例(44.33%),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脊柱X线拼接成像技术诊断脊柱侧弯的灵敏度、特异性和Kappa值分别为90.70%、90.64%和0.862。129例患者中单胸椎侧弯82例,胸腰段侧弯47例。cobb角>60°、40°~60°、<40°分别有18、59和52例。拼接前、拼接后甲级、乙级与丙级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仰卧左右侧屈位检测cobb角明显小于站立正、侧位和悬吊正、侧位,侧弯柔韧性指数和矫正指数高于站立正、侧位和悬吊正、侧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脊柱X线拼接成像技术对脊柱侧弯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以用于评估判断脊柱侧弯的部位和侧弯程度,不会降低图像的原本质量,其中仰卧加压侧屈位成像更有利于准确评估脊柱柔韧性。
- 赵莉李德春王光明刘秋红
- 关键词:脊柱侧弯
- 数字化三维立体导丝定位术在NPBLs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数字化钼靶x线引导下三维立体导丝定位穿刺术对NPBLs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对53例NPBLs患者、据乳腺影像报告系统(BI-RADS)分类为BI—RADS4—5类及部分3类因顾虑过多自己要求活检的患者,采用X线引导下三维导丝立体穿刺定位,术后行病理学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诊断为BI—RADS4类39例,其中4a类9例,4b类12例,4c类18例,BI—RADS5类9例,BI—RADS3类因患者顾虑过多强烈要求活检5例,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定位成功,病变完全切除,术后病理结果示:恶性病变32例(60.3%),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6例(30.0%),导管内原位癌11例(21.0%),小叶原位癌4例(7.0%),黏液腺癌1例(1.0%);良性病变21例(39.7%),其中乳腺纤维腺瘤10例(19.0%),乳腺腺病5例(9.0%),非典型增生3例(6.0%),乳腺囊肿2例(4.0%),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1.0%)。结论乳腺数字化三维立体导丝定位穿刺术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性高、定位准确,在病灶切除完全的同时,切除组织少,同时,对NPBLs的诊断与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赵莉李德春杨玉娥刘秋红
- 关键词:乳腺导丝定位数字化X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