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重要性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检测受血者及孕妇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的存在情况,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并预防母婴血型不合时,可能导致的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方法:收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住院部及急诊,门诊产科所提供的7580例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结果,采用免疫微柱凝胶卡式法,试管法间接抗人球蛋白法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并分析。结果:64例阳性标本中,男性19例,女性45例。经抗体特异性鉴定,抗D阳性12例,抗E阳性23例,抗e阳性6例,抗C阳性14例,抗c阳性6例,抗M阳性1例,抗Lewis阳性1例,抗Diego阳性1例。结论:对输血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是避免发生迟发型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重要保证,当母婴血型不合时,对孕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孙丽芳李杰刘瑜
-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输血新生儿溶血病
- 输血相关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致感染性休克
- 2020年
- 现代采血技术及血制品保存技术的发展使得输血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极低,但血小板及红细胞血制品中的某些特殊细菌仍会导致严重的输血相关感染,死亡率极高。本文通过一则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后出现急性休克的病例来探讨输血相关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性休克。
- 李仕伟陈萍刘瑜
- 关键词:输血休克内毒素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 标本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的关系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标本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的相关性,为临床标本的准确检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各科室送检的369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涂片镜检,对比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 尿标本涂片镜检符合率为73.1%,痰标本涂片镜检符合率为73.8%,胸腹水标本涂片镜检符合率为97.1%,其他标本涂片镜检符合率为95.5%。尿标本、痰标本、胸腹水标本、其他标本的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标本涂片镜检的准确率高,能有效提高标本检验的阳性率。
- 刘瑜赵亚玲滑鑫
- 关键词:标本涂片镜检
- 非淋菌性尿道炎中解脲脲原体的检出与药敏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了解本地区Uu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的抗生素选择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的Uu培养基及药敏试验成套试剂盒进行Uu的培养鉴定及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1208例拟诊为NGU的患者,共培养出Uu阳性患者310例,阳性率为25.66%。男性检出率为21.97%;女性检出率为29.54%。(2)310株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全耐药株4株,占1.3%。对10种抗生素中敏感性最高的是JOS(90.6%)SPA(88.7%)MIN(79.7%)和DOX(71.3%),而耐药性最高的ROX(61.0%)和OFL(60.0%)。结论(1)本地区NGU患者的Uu感染率为25.66%。(2)JOS对Uu的敏感率为90.6%,因此可作为本地区治疗Uu引起的NGU患者的首选药物。SPA、MIN和DOX对Uu的敏感性次之,可作为次选药物。(3)对于NGU患者应做Uu培养筛检,阳性患者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
- 刘瑜孙丽芳杨小萍孙东亮
-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解脲脲原体支原体培养药敏
- 真菌血清学G试验、GM试验、真菌涂片培养在ICU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分析真菌血清学G试验、GM试验、真菌涂片培养在ICU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ICU疑似真菌感染患者2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IFI组(n=155例)及非IFI组(n=47例),所有患者均行G试验、GM试验及真菌涂片培养。分别比较两组ICU患者的G试验、GM试验及真菌涂片培养的单独试验结果,G试验、GM试验联合试验结果以及G试验、GM试验、真菌涂片培养试验联合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三种检测试验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IFI组G试验阳性率为88.9%,GM试验阳性率为66.7%,涂片培养阳性率为80.5%,G试验+GM试验阳性率为95.8%,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7.2%;非IFI组G试验阳性率为17.7%,GM试验阳性率为8.5%,涂片培养阳性率为19.2%,G试验+GM试验阳性率为14.6%,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10%。此次研究对202例ICU患者进行痰涂片培养,其中检出数量最多的前三位为白假丝酵母菌(47%)、光滑假丝酵母菌(15.2%)及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2.1%),G试验、GM试验及痰涂片培养单独试验结果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及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试验+GM试验联合的敏感度高于单独G试验、GM试验及痰涂片培养(P<0.05),但阴性预测值与单独G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试验的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试验结果(P<0.05)。结论G试验、GM试验和真菌涂片培养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ICU患者IFI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医生早期用药治疗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 刘瑜
- 关键词:G试验ICU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
-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对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组,包括3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及20例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同时选择50例非急性胰腺炎急腹症患者作为A1组,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A2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均展开血清淀粉酶水平检测、脂肪酶水平检测以及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3组的血清淀粉酶水平、脂肪酶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比较轻型、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指标测定结果,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淀粉酶水平、血清脂肪酶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A2组和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为(768.49±43.22)U/L、血清脂肪酶水平为(1694.88±300.15)mg/L、C反应蛋白水平为(137.49±13.35)mg/L,高于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591.85±48.22)U/L、(1232.49±300.13)mg/L、(26.25±4.1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88、7.702、56.288,P均<0.05)。随着急性胰腺炎病情的严重,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水平、血清脂肪酶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呈现出显著提升(r=0.128、0.139、0.137,P均<0.05)。结论临床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开展早期诊断工作期间,合理展开血清淀粉酶水平、血清脂肪酶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工作,可为疾病顺利诊断提供一定依据,发现随着急性胰腺炎病情的严重,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水平、血清脂肪酶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呈现出显著提升对于疾病的有效治疗可以奠定基础。
- 刘瑜
- 关键词:血清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急性胰腺炎
-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探析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选取120例做痰培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患者采用自然咳痰法采集痰液,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进行采集。比较两组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时间、痰培养标本的合格率和实验室痰培养阳性检出情况。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痰培养采集时间及检验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痰培养标本合格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痰培养标本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能够显著缩短痰液收集时间,减轻痰液标本被污染的几率,提高细菌学检验质量。
- 滑鑫刘瑜
- 关键词:细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