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舟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省安吉县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采用气腹trocar装置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体会
- 2011年
- 目的探讨采用气腹trocar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在局麻下采用10mm/5mm气腹trocar穿刺入胸腔,经10mm/5mm气腹trocar置入胸管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结果 68例患者术中病情稳定,1例自发性气胸病人因置管后持续性气胸1周后行电视胸腔镜手术,其余病例均肺复张后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无皮下气肿,无血管、神经损伤症状。疗效满意。结论气腹trocar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简单易行、创伤小且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刘汉舟赵芳
- 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术
- 开胸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 2015年
- 目的研究开胸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减少医院感染率。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2 123例进行开胸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2 123例开胸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05例,感染率为4.95%;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切口及泌尿道,分别占60.00%、23.81%及7.62%;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134株占62.91%、革兰阴性菌64株占30.05%、真菌15株占7.04%;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对呋喃妥因、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为10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5.95%及96.30%。结论对开胸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为临床减少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 唐云月崔雅琴严华钰刘汉舟张彬
- 关键词:开胸手术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B超+亚甲蓝定位软组织异物取出诊治体会被引量:2
- 2011年
- 软组织异物在外科急诊中较为常见,完整完全取出异物却存在一定困难。本院自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软组织异物病人32例,均采用B超+亚甲蓝联合定位法完整完全取出异物。现报告如下。
- 刘汉舟胡金灵赵芳
- 关键词:软组织异物亚甲蓝B超诊治外科急诊
-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基层医院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索螺旋CT三维重建在基层医院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复杂性肛瘘患者98例,患者术前均给予MRI和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复杂性肛瘘内口、瘘管诊断的准确性以及肛瘘分级诊断的准确性。结果98例患者术中明确诊断为复杂性肛瘘,其中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51例、36例、11例,共发现112个内口、132条瘘管。MRI、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复杂性肛瘘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0%,对分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8.98%、96.94%,对肛瘘内口、瘘管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75%、96.21%和91.96%、94.70%。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MRI对复杂性肛瘘内口定位、瘘管检出、分级诊断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诊断复杂性肛瘘以及肛瘘分级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可以明确肛瘘内口和瘘管的走行,有利于手术方案制定及实施,值得基层医院应用。
- 刘汉舟胡金灵
- 关键词: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复杂性肛瘘MRI
- 腹腔镜诊治创伤性急腹症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腹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在创伤性急腹症中的应用已由最初的诊断逐渐过度到诊治一体。本院自2003年11月至2007年11月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治创伤性急腹症患者36例,报告如下。
- 郎华风刘汉舟陈红
- 关键词:腹腔镜技术诊治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