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永娟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动脉硬化
  • 1篇酗酒
  • 1篇乙醇
  • 1篇生理学
  • 1篇趋化蛋白
  • 1篇黏附分子
  • 1篇无家可归者
  • 1篇细胞
  • 1篇细胞间
  • 1篇细胞间黏附分...
  • 1篇细胞间黏附分...
  • 1篇细胞趋化
  • 1篇流行病

机构

  • 3篇南华大学

作者

  • 3篇刘永娟
  • 2篇谭健苗
  • 1篇易光辉
  • 1篇龙瑶
  • 1篇莫益俊

传媒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LPS通过NADPH氧化酶和TLR2途径促进HUVECs表达MCP-1和ICAM-1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伴有免疫反应的炎症过程贯穿于As发生、发展的始终。细菌内毒素是引起血管炎症的一个潜在的重要危险因素。Toll样受体(Toll-li...
刘永娟
关键词:NADPH氧化酶TOLL样受体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细胞间黏附分子-1
汉人流行病学调查:酗酒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汉人酗酒与动脉粥样硬化(As)之间的关系。方法(1)随机选择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脑梗死、脑溢血等As相关疾病患者165例,分析以下构成比(R)大小:(a)按酗酒年限分组,各组中As相关病人数在165人中的R(a);(b)按日均酒精量分组,各组中As相关病人数在165人中的R(b);(e)按疾病种类分组,各组中酗酒病人数在该组病人数中的R(c)。(2)随机选择酗酒脂肪肝(F)44人,酗酒非脂肪肝(N)32人,健康对照(C)50人,测定以下指标:(a)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b)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LT),胆碱脂酶(CHE),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禁酒1月后复查。结果(1)R(a)随酗酒年限而增大,R(b)随日均酒精量而增大,R(c)在87.50%~94.11%之间。(2)F,N组中,LDL-C,HDL-C无变化,而TG,TC增高;两组Tbil和N组CHE无变化,而两组ALT,GLT,TBA和F组CHE增高;禁酒1月后,两组TG,TC.LDL.C,HDL-C,Tbil,CHE无变化,而ALT,GLT仍高于C组。结论酗酒是汉人As的危险因子,其机制与慢性肝细胞损伤致脂质代谢紊乱有关。
谭健苗刘永娟易光辉莫益俊龙瑶吴洁
关键词:动脉硬化无家可归者
酒与动脉粥样硬化被引量:3
2007年
乙醇性饮料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非常复杂。多数研究者认为,适度饮酒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其机制涉及多方面,如乙醇对单核细胞和血管壁细胞的影响,乙醇对非细胞成分的影响,非乙醇成分对炎性标志物的影响等。另一方面,酗酒具有促进动脉硬化作用,如促早期冠状动脉钙化等。本文就乙醇性饮料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做一简要综述。
刘永娟谭健苗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乙醇动脉粥样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