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智萍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西布曲明
  • 2篇肥胖
  • 2篇肥胖症
  • 1篇盐酸
  • 1篇盐酸西布曲明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抵抗
  • 1篇胰岛素敏感
  • 1篇胰岛素敏感性
  • 1篇预后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状态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足
  • 1篇糖尿病足溃疡
  • 1篇体质量
  • 1篇葡萄糖
  • 1篇葡萄糖钳夹

机构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4篇刘智萍
  • 3篇周波
  • 3篇李启富
  • 2篇汪志红
  • 2篇邓吉容
  • 2篇罗蓉
  • 2篇李蓉
  • 2篇张素华
  • 1篇何军
  • 1篇程庆丰
  • 1篇汪恕萍
  • 1篇粟绍初
  • 1篇刘秀容
  • 1篇黄健康
  • 1篇张兰英
  • 1篇何小群

传媒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的建立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建立高胰岛素 -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方法 :应用高胰岛素 -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对 8例正常体重、正常糖耐量者进行了方法学的研究。结果 :在优势胰岛素浓度、血浆葡萄糖浓度稳定在正常空腹水平状态下 ,内源性胰岛素释放和肝糖产生被抑制 ,升糖激素 (皮质醇、生长激素、胰高糖素 )无明显增高。 (2 )在高胰岛素 -正常葡萄糖钳夹稳态期 ,葡萄糖利用率为 9.2 5± 0 .2 5mg/(kg .min)。 结论 :高胰岛素 -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已成功建立。在外源性胰岛素 -葡萄糖代谢的稳定状态下 。
汪志红李启富张素华刘秀容刘智萍罗四川黄健康何军
关键词: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
盐酸西布曲明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肥胖症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发病率正逐年增加.肥胖症多伴有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西布曲明(Sibutramine)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能降低食欲,减...
李蓉李启富罗蓉周波汪志红汪恕萍刘智萍张兰英邓吉容
文献传递
肾功能状态与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究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患者不同肾功能状态的临床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09例DFU患者。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分为3组: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受损组及肾功能中重度受损组,比较各组临床特征、社会经济学状况、自我管理及预后;回归分析探讨肾功能状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肾功能受损组患者年龄更大、糖尿病病程更长、自我管理更好、合并更多的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有更低的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且到中重度肾功能受损时患者发生不良结局的比例更高(43.7%vs.26.8%,χ^2=8.567,P=0.003)、死亡率更高(26.1%vs.8.3%,χ^2=16.587,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eGFR与不良结局显著相关(OR=1.462,95%CI=1.132~1.874,P=0.004)。进一步在不同年龄段人群进行回归分析显示,在老年患者中,随着eGFR的下降,DFU患者预后越差(OR=1.614,95%CI=1.021~2.571,P=0.040),中青年患者中未见这一显著性关系。结论:随着肾功能的恶化,DFU患者更不易愈合、死亡率更高,尤其以老年患者为甚。
童涛传丰宁何小群程庆丰刘智萍周波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肾功能预后
西布曲明减重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西布曲明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并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2000-07/2001-09收集207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均来自重庆市各社区医疗服务点。纳入标准:经过两周的平衡期(包括行为、运动、平衡饮食控制)后BMI≥27kg/m2;年龄(18~65)岁;女性应未怀孕,非哺乳期;6个月内未使用过影响体质量、食欲、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代谢的药物。排除标准:继发性肥胖患者;肝、肾功能超过正常值;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胃肠疾病及精神系统疾病。207例患者中138例随机分配入盐酸西布曲明治疗组,69例入安慰剂组。试验为期2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18及24周测定人体测量学指标。结果:西布曲明组138例中123例,安慰剂组69例中59例完成试验。治疗24周后,西布曲明组体质量平均下降了(4.5±4.7)kg犤下降百分率为(6.0±6.0)%犦,安慰剂组则增高了(0.6±3.0)kg犤增加(0.7±3.7)%犦,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145~9.166,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西布曲明组治疗24周的体质量下降百分率与性别、年龄、4周体质量下降值相关。女性患者体质量下降了(5.2±4.6)kg,犤(7.0±5.9)%犦,显著高于男性患者犤(2.3±4.4)kg,(2.7±5.1)%,P<0.01犦。患者越年轻,体质量下降的幅度也越大。4周体质量下降≥1%者。
李蓉李启富罗蓉周波张素华刘智萍邓吉容粟绍初
关键词:体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