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波
- 作品数:5 被引量:89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河南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工业微生物物理诱变育种技术的新进展被引量:40
- 2007年
- 物理诱变技术是当今工业微生物育种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技术之一。传统的物理诱变技术主要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诱变等,它们已在包括青霉素、"-淀粉酶等几乎所有的工业微生物菌种的诱变选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多数菌株在多次重复使用传统诱变源时往往出现抗性饱和的现象。太空环境、离子束、激光等是20世纪70~80年代逐渐兴起的新型诱变技术,因它们具有诱变谱广和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菌株对传统诱变源的抗性饱和等优点,而广受工业微生物育种工作者的欢迎。现就空间、离子束、激光等诱变育种技术的作用特点、诱变机理、应用及前景进行阐述。
- 汪杏莉李宗伟陈林海刘晓波谢慧波
- 关键词:诱变育种空间诱变激光诱变
- 原生质体诱变在工业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9
- 2008年
- 介绍了原生质体诱变技术,综述了其在酶制剂、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杀虫剂等高产菌种选育中的应用进展;对该技术与离子束技术、空间技术的结合在微生物菌种选育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丁晓兵李宗伟刘晓波秦广雍申娟
- 关键词:原生质体诱变育种离子束
- 钝齿棒杆菌AS1.998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研究了影响L-异亮氨酸(L-Isoleucine)产生菌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AS1.998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各个因素。结果表明:菌体培养至对数生长期,0.8 U/mL青霉素G处理3 h后,1.0mg/mL的蛋清溶菌酶37℃,150 r/min酶解15 h,原生质体形成率可达98.0%以上,在含8.5%蔗糖的再生完全培养基上,再生率可达20.0%~30.0%。
- 刘晓波李宗伟丁晓兵闫世梁秦广雍
- 关键词:原生质体L-异亮氨酸
- 溶氧控制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8年
- 对溶氧控制对氨基酸发酵工艺的影响及增加溶氧的一些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探讨。
- 刘晓波李宗伟闫世梁丁晓兵秦广雍
- 关键词:氨基酸发酵工艺氧载体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
- 漆酶/HBT介质系统对靛蓝染料及废水脱色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1
- 2008年
- 以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1126发酵所得漆酶粗酶液与1-羟基苯并三唑(HBT)组成的漆酶/HBT介质系统对靛蓝染料进行脱色实验,分别考察了温度、转速、pH和HBT与漆酶的加入量等条件对靛蓝染料脱色的影响。最终确定的优化脱色条件为:温度60℃,转速200r/min,pH4.5,100mL靛蓝染料"溶液"中粗酶液和HBT溶液分别加入2mL。以上述脱色条件对靛蓝印染废水进行脱色实验,反应80min,脱色率可达90.1%。
- 刘晓波闫世梁李宗伟李培睿李宗义
- 关键词:靛蓝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