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莉
-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运动医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强度跑台运动对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小强度跑台运动对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3月龄C57野生型小鼠及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四组:野生型小鼠对照组(WtC组,6只)、野生型小鼠运动组(WtE组,6只)、转基因小鼠对照组(TgC组,6只)、转基因小鼠运动组(TgE组,6只),运动组小鼠进行5个月小强度跑台运动。训练结束后,各组小鼠在麻醉状态下在体灌注固定,取脑,石蜡包埋,取石蜡切片进行Nissl染色与TUNEL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和数量及神经细胞凋亡。结果:与野生型小鼠比较,TgC组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排列稀疏,胞体塌陷或皱缩,神经元细胞核固缩多见,尼氏小体数量明显减少。相较于TgC组,TgE组小鼠齿状回神经元数量较多,排列较规整,偶见神经元细胞核固缩,仍可见到较多的尼氏小体,形态大致正常。转基因小鼠齿状回可见较多的凋亡细胞,凋亡指数高于野生型小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TgE组齿状回神经细胞凋亡指数低于TgC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强度跑台运动对阿尔茨海默病所致的海马齿状回神经元数目的减少具有保护作用;抑制神经元凋亡是小强度跑台运动减少海马结构齿状回神经元丢失的可能原因。
- 刘慧莉赵刚张合
- 关键词:跑台运动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凋亡阿尔茨海默病
- 运动、阿尔茨海默病与突触可塑性被引量:11
- 2012年
- 运动能够减缓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和进展,突触可塑性可能是AD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也是运动防治AD的细胞机制。本文就运动对AD的防治作用、AD突触可塑性的改变及运动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进行综述。
- 刘慧莉赵刚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突触可塑性
- 运动对大鼠骨骼肌GLUT-4表达的影响
- 2008年
-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为安静对照组,B、C组每天运动1 h,D、E组每天运动1.5 h,共7周,B组与D组、C组与E组分别于运动结束后24、48 h取材,测定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骼肌葡萄糖载体-4(GLUT-4)蛋白表达;RT-PCR法分析GLUT-4 mRNA表达。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各运动组糖耐量胰岛素水平均降低,GLUT-4蛋白表达均升高;D、E组GLUT-4 mRNA表达增加。认为耐力运动提高大鼠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GLUT-4蛋白和基因表达。
- 曹师承孙黎光赵刚刘慧莉张合
- 关键词:骨骼肌基因表达
- 跑台运动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 前言: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原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渐进性学习和记忆能力减退。目前病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是一种与遗传、环境等多因素相关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
- 刘慧莉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跑台运动学习记忆转基因小鼠海马长时程增强突触可塑性
- 文献传递
- 小强度跑台运动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及海马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观察小强度跑台运动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3月龄雌性C57BL/6J小鼠24只,分为运动组(n=12)与对照组(n=12)。5个月后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及GSK-3β检测。结果运动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寻找平台路径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穿环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运动组小鼠GSK-3β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GSK-3β-Ser9/GSK-3β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强度跑台运动可提高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降低GSK-3β活性可能是其健脑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 刘慧莉赵刚
- 关键词:跑台运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小鼠
- 运动对大鼠骨骼肌PI3K磷酸化与表达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大鼠骨骼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mRNA表达、蛋白总量(t-PI3K)及磷酸化PI3K(p-PI3K)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分别进行1h/d和1.5h/d的游泳运动7周,最后一次运动结束恢复24h和48h取材,分为1h/d运动24h取材组、1h/d运动48h取材组、1.5h/d运动24h取材组、1.5h/d运动48h取材组。测定血液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Westernblot法检测骨骼肌t-PI3K蛋白表达、p-PI3K磷酸化水平;RT-PCR法分析PI3K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胰岛素浓度降低;各运动组p-PI3K升高;1h/d运动24h取材组和1.5h/d运动24h与48h取材组t-PI3K增高;PI3KmRNA表达变化发生在1h和1.5h运动24h取材组。结论运动干预提高大鼠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PI3K磷酸化、蛋白和基因表达。
- 曹师承孙黎光赵刚刘慧莉张合
- 关键词:磷脂酰肌醇3-激酶骨骼肌基因表达
- 有氧运动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和记忆及海马LTP的影响
- 目的: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的突触机制入手,观察有氧运动对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模型学习和记忆、海马LTP及与突触机制有关的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探讨运动对AD的防治效...
- 刘慧莉时利德
- 关键词:有氧运动LTPAPP/PS1
- 文献传递
- 运动干预对大鼠骨骼肌JNK磷酸化与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大鼠骨骼肌应激激活蛋白激酶-JNKmRMA表达、蛋白总量(t-JNK)及磷酸化JNK(p-JNK)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分为1 h/d和1.5 h/d组,运动7周。运动结束后分别在24h和48h取材,测定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骼肌t-JNK蛋白表达、p-JNK磷酸化水平; RT-PCR法分析JNK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胰岛素浓度降低;1 h运动24 h取材和1.5 h运动24与48h取材组p-JNK增加;1.5 h运动组蛋白总量(t-JNK)升高;JNK mRNA表达变化发生在1.5 h运动24 h取材组;结论:运动干预提高大鼠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JNK磷酸化、蛋白和基因表达。
- 曹师承孙黎光赵刚刘慧莉张合
- 关键词:骨骼肌基因表达
- 耐力训练对大鼠力竭运动后肌糖原恢复与左旋精氨酸的影响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大鼠一次力竭运动后补充一氧化氮生成前体左旋精氨酸对肌糖原恢复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4/09在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动物实验室完成,选择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6组,安静对照组、安静+一次力竭组、训练对照组、训练+一次力竭组、训练+一次力竭运动后恢复组、训练+一次力竭运动后补充左旋精氨酸恢复组,每组7只。各组大鼠均取右后腿腓肠肌红肌部分,检测肌糖原含量、一氧化氮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所有训练组大鼠采用BCPF-98型生物医学动物跑台进行9周的耐力训练。最后一次训练结束36h后,安静+一次力竭组、训练+一次力竭组、训练+一次力竭后恢复组及训练+一次力竭后补充左旋精氨酸恢复组进行一次力竭性运动(大鼠以15m/min的速度在动物跑台上进行跑步运动,每隔3min速度增加5m/min,当速度达到40m/min后,即维持直至力竭)。训练+一次力竭后补充左旋精氨酸恢复组大鼠力竭运动后休息30min,以左旋精氨酸500mg/kg体质量的剂量灌胃。结果:共纳入大鼠42只,训练过程中训练对照组有1只大鼠猝死,其余各组大鼠无缺失。①训练+一次力竭组大鼠运动至力竭时间长于安静+一次力竭组[(69.3±11.0),(40.7±16.9)min];力竭运动后肌糖原含量、骨骼肌总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一氧化氮含量明显下降。②与未?
- 刘慧莉刘无逸
- 关键词:精氨酸糖原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