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宁

作品数:40 被引量:186H指数:7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细胞
  • 6篇肝硬化
  • 6篇肠癌
  • 5篇胆管
  • 5篇门静脉
  • 5篇门静脉高压
  • 5篇门静脉高压症
  • 5篇静脉
  • 5篇静脉高压
  • 5篇静脉高压症
  • 5篇高压症
  • 4篇血细胞
  • 4篇手术
  • 4篇切除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4篇外周血细胞
  • 4篇疗效
  • 4篇结肠
  • 4篇结肠癌

机构

  • 37篇海南省人民医...
  • 3篇开平市中心医...
  • 2篇海南大学
  • 2篇天津现代职业...
  • 2篇海南省妇幼保...
  • 1篇延安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海南省第二人...

作者

  • 37篇刘宁
  • 23篇吕云福
  • 14篇邱庆安
  • 12篇伍海鹰
  • 10篇韩晓玉
  • 9篇宫晓光
  • 7篇林友刚
  • 7篇陈一明
  • 6篇岳劼
  • 5篇黄伟炜
  • 5篇王葆春
  • 5篇吴鸿飞
  • 4篇常顺伍
  • 4篇江帆
  • 4篇王保春
  • 4篇黄海
  • 3篇管频
  • 3篇林龙
  • 3篇张世杰
  • 3篇黎业娟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海南医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成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9
2016年
目的探讨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双侧腹股沟疝患者76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TAPP组41例和TEP组35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接受腹腔镜疝修补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使用钉数、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上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这两种手术方法不同,但整体结果相似。TAPP与TEP均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有效术式,且两者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术者对技术的掌握程度选择合适的术式。
刘宁吕云福陈一明黄海伍海鹰王葆春常顺伍黄伟炜邱庆安
关键词:双侧腹股沟疝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近10年收治的16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患者资料,按预先设计的表格对24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收集、登记和统计分析。每项指标又设2~3个不同的量化亚组进行比较。结果筛选出7项指标与手术预后有明显关系:术后30h内创面出血(B0.356,P=0.000),出血量〉2I.被评为3分;肝脏体积(B=0.160,P=0.000),重度肝萎缩(hi肝前后径≤55mm、右肝斜径≤110mm)被评为3分;血液pH(B0.141,P=0.000),pH〈7.35被评为2分;剩余碱(BE)(B=0.123,P=0.000),〈-3mmol/I。被评为2分;血小板(PLT)减少(B0.065,P=0.015),〈3×10^9/L被评为2分;术中创面出血(B0.062,P=0.014),出血量〉2L被评为2分;红细胞减少(B0.053,P=0.024),〈3g/L被评为1分。治愈好转组147例,除1例总分为4分外,其余病例均≤3分;死亡组14例,除1例总分为4分外,其余病例均≥5分。结论术后创面大出血、肝脏重度萎缩、血液pH值〈7.35,BE〈3mmol/L、PIT下降、术中创面大出血,红细胞减少是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总分5~6分手术有死亡可能;总分≥8分应列为手术禁忌。要降低死亡率,术前应积极治疗,将总分控制在4分以内。
吕云福刘宁张世杰庞永斌岳劼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手术预后
完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选取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选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89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术中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改良组(43例)和重叠组(46例),改良组采用改良三角吻合法进行消化道重建,重叠组则采用重叠式三角吻合法进行消化道重建。采用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及预后营养指数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重叠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与改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叠组吻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比改良组短(P<0.05)。术后6个月两组胃肠道生存质量(GIQLI)、预后营养指数(PNI)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叠式三角吻合法在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切除术中可有效缩短术中吻合时间及手术时间,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但在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等方面无明显优势。
罗佳宝邱堃刘宁吴元清林杰
关键词:腹腔镜消化道重建
lncRNA LINC00528通过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2022年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528通过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对高糖(high glucose,HG)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将细胞分组,分别为:Con组、HG组、HG+si-NC组、HG+si-LINC00528组、HG+si-LINC0052+pcDNA组和HG+si-LINC00528+Nrf2组。采用qRT-PCR检测LINC00528的表达;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和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 HG组LINC00528表达、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MDA含量明显高于Con组(P<0.05);细胞活力、Bcl-2蛋白表达、SOD活性、Nrf2、HO-1、NQO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Con组(P<0.05)。HG+si-LINC00528组LINC00528表达、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MDA含量明显低于HG+si-NC组(P<0.05);细胞活力、Bcl-2蛋白表达、SOD活性、Nrf2、HO-1、NQO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HG+si-NC组(P<0.05)。HG+si-LINC00528+Nrf2组Nrf2蛋白、细胞活力、Bcl-2蛋白表达、SOD活性明显高于HG+si-LINC00528+pcDNA组(P<0.05);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MDA含量明显低于HG+si-LINC00528+pcDNA组(P<0.05)。结论 LINC00528通过上调Nrf2/HO-1信号通路减缓高糖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损伤。
江帆刘宁翟鑫管频董霄
关键词:高糖心肌细胞凋亡
5-氮杂-2′-脱氧胞苷对胃癌AGS细胞CHFR基因去甲基化作用及意义
2011年
目的观察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胃癌AGS细胞CHFR基因去甲基化的作用,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BSP和RT-PCR技术检测5-Aza-CdR处理前后胃癌AGS细胞CHF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结果 AGS细胞CHFR基因启动子在5-Aza-CdR处理前呈现高甲基化状态(甲基化率≥60%),其mRNA表达完全缺失;5-Aza-CdR处理后则表现为低或无甲基化状态(甲基化率≤20%),其mRNA表达恢复正常。结论 CHFR基因启动子在AGS细胞中呈高甲基化状态,5-Aza-CdR能显著逆转其CHFR基因异常甲基化,诱导CHFR基因表达,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邱庆安吕云福陈一明林友刚伍海鹰刘宁
关键词:CHFR基因去甲基化胃癌胃癌细胞
胰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吕云福何超韩晓玉刘宁岳劼宫晓光
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在肥胖直肠癌患者中的近期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肥胖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1~2014-12之间经腹腔镜行直肠前切除术(Dixon)的患者216例,按体重分为3组:正常体重组(n=131),超重组(n=64),肥胖组(n=21)。比较组间一般情况、术前分期、手术指标、术后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分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吻合口瘘、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在肥胖直肠癌患者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刘宁吕云福陈一明王葆春黄海伍海鹰黄伟炜邱庆安常顺伍
关键词:直肠癌肥胖直肠前切除术吻合口瘘
183例门静脉高压症并发外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研究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肿大病人并发外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及其构成比,以利于选择治疗. 方法:研究近17年来笔者医院收治非酒精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肿大病人并发外周血细胞减少183例的临床资料. ...
吕云福刘允怡吴鸿飞韩晓玉宫晓光刘宁胡艳芬黎业娟李晴晴
关键词:外周血细胞减少病理机制脾切除术
青蒿琥酯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10,20,30μmol.L-1青蒿琥酯处理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青蒿琥酯对HCT-8细胞的凋亡诱导效果;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青蒿琥酯对HCT-8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青蒿琥酯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经青蒿琥酯处理后,电镜下可见HCT-8细胞膜皱缩、染色质凝聚、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10,20,30μmol.L-1青蒿琥酯处理组凋亡率分别为17.1%±3.8%,29.5%±5.1%,41.4%±5.8%,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5.1%±1.4%,P<0.05。在20μmol.L-1青蒿琥酯处理组,HCT-8细胞G0/G1期所占比例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S期与G2/M期细胞所占比例则下降。10,20,30μmol.L-1青蒿琥酯处理组Bax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0±0.03,0.40±0.05和0.50±0.08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0.06±0.02),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Bcl-2/Bax呈下降趋势。结论:青蒿琥酯可以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CT-8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阻滞结肠癌细胞周期和上调促癌基因Bax表达有关。
黄伟炜刘宁牛红军
关键词:青蒿琥酯HCT-8细胞细胞凋亡细胞周期
CXC趋化因子配体12及其CXC趋化受体4/7在肝硬化脾亢大鼠脾脏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及其CXC趋化受体4/7(CXCR4/7)在肝硬化脾亢大鼠模型巨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50只雄性SD纯系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n=40)和对照组(n=10)。对照组采用0.9%生理盐水灌胃,剂量为0.3 ml/100 g,每周2次,共8周;模型组则采用40%四氯化碳(CCL4)花生油溶液灌胃,剂量0.3 ml/100 g,每周2次,共8周。经病理学和血常规检查证实制成肝硬化脾亢模型后,用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脾脏组织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三方法检测脾脏组织中趋化轴CXCL12-CXCR4/CXCR7的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Masson三色染色显示:肝硬化脾亢大鼠脾脏纤维面积[(11.17±4.85)%]显著高于对照组[(2.83±0.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39,P=0.000)。模型组脾脏指数[(3.14±0.98) mg/g]高于对照组[(2.33±1.03) mg/g],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1,P=0.02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模型组CXCL12、CXCR4及CXCR7的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8.89±4.89)×10^-3、(8.78±4.67)×10^-3、(8.47±3.97)×10^-3,显著高于对照组(2.89±1.11)×10^-3、(2.03±0.45)×10^-3、(1.81±0.69)×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6,P=0.001;t=4.973,P=0.000;t=5.644,P=0.000);模型组CXCL12、CXCR4及CXCR7阳性细胞率分别为(31.02±9.03)%、(33.22±8.31)%、(28.89±8.40)%,显著高于对照组(20.62±8.88)%、(18.81±6.23)%、(10.49±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2,P=0.004;t=4.170,P=0.001;t=6.293,P=0.000)。Western blot检测:模型组CXCL12、CXCR4及CXCR7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71±0.98、1.01±0.57、1.15±0.77,显著高于对照组0.39±0.13、0.32±0.11、0.51±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66,P=0.000;t=5.550,P=0.000;t=3.348,P=0.002)。RT-qPCR检�
黎业娟吕云福韩晓玉刘宁邓杰李晴晴
关键词:肝硬化脾亢人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