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宁

作品数:59 被引量:172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生物学
  • 28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拉市海
  • 6篇生境
  • 6篇自然保护
  • 6篇自然保护区
  • 6篇孟加拉虎
  • 6篇保护区
  • 5篇行为时间分配
  • 5篇鸟类
  • 4篇动物
  • 4篇越冬
  • 4篇生境选择
  • 4篇生态
  • 4篇笼养
  • 4篇觅食地
  • 4篇脊椎动物
  • 4篇黑颈鹤
  • 3篇动物学
  • 3篇叶猴
  • 3篇生态旅游
  • 3篇生物多样性

机构

  • 31篇西南林学院
  • 26篇西南林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云南省环境科...
  • 2篇楚雄师范学院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泰国农业大学
  • 1篇大理学院
  • 1篇昆明工学院
  • 1篇聊城大学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云南省林业调...
  • 1篇四川省电力公...
  • 1篇北京市水生野...

作者

  • 57篇刘宁
  • 9篇邝粉良
  • 5篇杨宇明
  • 5篇杨思林
  • 4篇强振平
  • 4篇李德品
  • 4篇代飞
  • 3篇周远
  • 3篇杜凡
  • 3篇张庆
  • 3篇潘红星
  • 3篇李翠花
  • 3篇郭剑丽
  • 3篇胡明宇
  • 3篇张鑫
  • 2篇袁思棋
  • 2篇饶定齐
  • 2篇杨静
  • 2篇王建皓
  • 2篇陈永森

传媒

  • 8篇西部林业科学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四川动物
  • 4篇云南林业科技
  • 4篇西南林学院学...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林业调查规划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科技信息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野生动物
  • 1篇中国水产
  • 1篇Zoolog...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当代畜牧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内蒙古林业调...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中南林学院学...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3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2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笼养孟加拉虎白昼行为时间分配
2012年
孟加拉虎隶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是虎的8个亚种之一。孟加拉虎分布于亚洲的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不丹、缅甸西北及中国西藏东南部^[1]。经统计,20世纪60年代以前印度有孟加拉虎40000多只,而1972年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800多只,1983年印度庆祝拯救老虎行动十周年,同时宣布国内老虎数量已增长50%,1993年的调查结果为3750只。
杨思林孙仕仙刘宁李纯
关键词:孟加拉虎笼养西藏东南部食肉目
绵阳雏鳳山及周边冬·春季白颊噪鹛数量及分布被引量:2
2013年
2009年11月~2010年4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雏鳳山及周边环境冬春两季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数量及分布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实体4 073只次,其中冬季2 003只次,春季2 070只次。结果表明,白颊在调查区均有分布,乔灌林的种群数量明显高于河道,其遇见率为37.167只次/(h.km),河道遇见率为12.615只次/(h.km),其他区域遇见率约为12.667~17.308只次/(h.km);春季数量略高于冬季,与生存和繁殖相关资源条件(食物、水分、隐蔽条件)较优越的生境其分布数量明显较多,干扰较大的公路沿线绿化林地有相当大的数量。最后,对此次调查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及其数量分布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城市及近郊开展鸟类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潘红星刘杰涂朝勇李容朱东阳刘宁
笼养孟加拉虎雌雄白昼行为的差异被引量:3
2012年
2005年12月~2006年8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云南野生动物园内5只孟加拉虎行为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在观察期内,笼养孟加拉虎白昼行为时间分配上两性存在一定差异,即雌性的睡眠和卧息多于雄性的睡眠和卧息;雌性的走动和其它行为少于雄性的走动和其它行为。在活动节律上,两性有极大的相似性,只是雌虎在下午的卧息高峰值比雄虎晚约1h。
杨思林刘宁李纯
关键词:孟加拉虎笼养性别差异行为时间分配
丽江拉市海水鸟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2005年1~2月,作者对丽江拉市海自然保护区水鸟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水鸟54种,分属7目、12科34属.其中涉禽(Grallatores) 30种,占总数55.56%,游禽(Natatores)24种,占总数的4...
LIU Ning刘宁LI Jianchuan李建川LI Depin李德品KUANG Fenliang邝粉良FU Yongli付永丽GUO Jianli郭剑丽
关键词:水鸟生物多样性种群动态资源保护
云南陆栖脊椎动物地理区划被引量:3
1992年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se and supplement present information regarding;1)Grade One and Grade Two areas of Yunnan zoogeographical areas,2) the founda-tion of vertebrate divisions of zoogeographical areas of china and 3) the fauna studies ofYunnan. After discussion,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idea that there are three,ratherthan two animal divisions of Yunnan like the previous notion. This new idea is based onFresh research at previous information including:1) regional divisions brought about byecological differences of varying areas of Yunnan,2)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inYunnan,and 3) the differences of species and subspecies grades of fauna in Yunnan.Finally,the paper assert that the fauna of Yunnan can be divided into 3 areas of GradeOne,4 areas of Grade Two and 10 areas of Grade Three.
杨宇明刘宁王建皓
关键词:陆栖脊椎动物地理分区
基于感知哈希算法和区块链的普洱茶信息溯源方法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感知哈希算法和区块链的普洱茶信息溯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接收到校验请求时,基于感知哈希算法,识别待校验茶饼图像上的待校验纹理码;将所述的待校验纹理码与存储于区块链上的参考纹理...
柴新卓代飞黄苾强振平巫晓静刘宁李乐成王帅
端边云计算环境中的DNN协同推理加速方法、设备及介质
本发明涉及深度学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边云计算环境中的DNN协同推理加速方法、设备及介质。根据多分支DNN的层类型和计算平台的计算资源,构建目标时延预测模型;基于目标时延预测模型,预测DNN层的执行时延;获取目标平台...
刘国志代飞黄苾李乐成王帅巫晓静柴新卓刘宁杨静黄宗才亓祥宇刘露强振平
游客对高黎贡山生态旅游的感知与行为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生态旅游是当前旅游行业最为时髦的名词,作为旅游的主体参与者—游客,怎样对待生态旅游是值得研究的。为了解高黎贡山游客对生态旅游的认知,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游客对参与生态旅游的认知程度还很浅,多数人的参与意识也不强烈,缺乏必要的生态旅游常识。
李翠花刘宁艾怀森
关键词:生态旅游
香格里拉纳帕海高原湿地越冬黑鹳生境选择被引量:3
2009年
2007年11月30日至2008年4月29日期间,对香格里拉纳帕海高原湿地黑鹳越冬种群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在研究区域内,按照从湖心到村庄方向将黑鹳所利用的生境分为沼泽生境和草地生境。整个越冬季节划分为越冬前期(12月)、中期(1—2月)和后期(3—4月)三个亚季节。越冬期间,黑鹳一直偏好在沼泽活动。此外,牲畜和周边居民对黑鹳的生境选择也有一定影响。黑鹳分布数量与样方内和周边牲口和人口数量呈显著负相关,即牲口和人口多的地方,黑鹳数量就越少,反之亦然。
唐文章任国鹏陈光楷余红忠刘宁
关键词:黑鹳生境选择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对觅食地选择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对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种群所选用的觅食地进行了调查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其越冬黑颈鹤的家庭鹤与集群鹤两种类群中对觅食地的8种生境因子(坡度、坡向、坡位、植被型、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最近水源距离和最近干扰距离)及其相对应的项目均表现出有相同的选择性。除家庭鹤更偏好选用上坡位(54.4%)作觅食地,而集群鹤更偏好选用下坡位(44.5%)作觅食地外;对其他因子的选择频次相差不大。对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觅食地进行了因子分析,提取了主成分。其结果表明:对越冬黑颈鹤觅食地影响较大的生境因子为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水源距离和干扰距离。对其两种类群而言,对家庭鹤影响较大的生境因子为植被盖度、坡向、干扰距离和植被高度;而对集群鹤影响较大的生境因子为水源距离、坡向和植被高度。越冬黑颈鹤所选择的觅食地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开阔(植被高度3~10cm,上坡位(54.5%))、距离水源较近(100~500m)、植被盖度适中(〉40%-〈60%)、背风[东北坡向(45.4%)和西南风(63.6%)]、缓坡(〈30°)、附近有人类活动(距100~700m)的鸭茅草草地。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中家庭鹤与集群鹤对觅食地选用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水源距离、植被盖度和干扰距离上。
刘宁邝粉良夏峰钟兴耀
关键词:越冬黑颈鹤觅食地选择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