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脱位
  • 2篇骨折
  • 1篇带锁
  • 1篇带锁髓内钉
  • 1篇带锁髓内钉治...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肉瘤
  • 1篇血管外皮瘤
  • 1篇血性
  • 1篇氧化性应激
  • 1篇应激
  • 1篇预后
  • 1篇诊断及预后
  • 1篇植骨
  • 1篇植入
  • 1篇韧带

机构

  • 10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刘卓
  • 4篇吕智
  • 2篇袁瑞香
  • 2篇刘桂卿
  • 2篇刘小丽
  • 2篇张海红
  • 1篇尹崑
  • 1篇卫小春
  • 1篇陈晋斌
  • 1篇刘磊
  • 1篇段王平
  • 1篇王小虎
  • 1篇向川
  • 1篇张志强
  • 1篇杨自权
  • 1篇毕树雄
  • 1篇焦强
  • 1篇牛东华
  • 1篇唐丽萍
  • 1篇马景昆

传媒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2
  • 2篇1996
  • 1篇199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柱肿瘤及瘤样病变(附7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1996年
脊柱肿瘤及瘤样病变(附70例临床分析)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吕智,刘卓,马景昆脊柱肿瘤在全身骨肿瘤中所占比例并不算多,可分为良性肿瘤、原发恶性肿瘤、转移癌及瘤样病变。脊柱肿瘤好发种类与四肢骨有显著不同,四肢骨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骨肉瘤在...
吕智刘卓马景昆
关键词:脊柱肿瘤瘤样病变
下肢骨干骨折临床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目的:对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干骨骨折的适应症、优缺点、手术技巧及并发症预防的探讨,以提高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干骨骨折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485例股骨、胫骨骨折应用带锁髓内钉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骨折部位以及手术中、手术...
刘卓
关键词:带锁髓内钉下肢骨干骨折静力固定
文献传递
骨的血管内皮肉瘤和血管外皮瘤被引量:2
1995年
骨的血管内皮肉瘤和血管外皮瘤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刘小丽,吕智,刘卓,刘桂卿,袁瑞香来源于骨的血管内皮肉瘤和血管外皮瘤均十分罕见。我院从1985年以来共收住2例,1例血管内皮肉瘤,1例血管外皮瘤。均发生于肩胛骨,现将其临床、x线及病理...
刘小丽吕智刘卓刘桂卿袁瑞香
关键词:骨肿瘤
髓心减压植骨与钽棒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比较髓心减压植骨与钽棒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均为Ficat期)26例(31髋),男19例,女7例;年龄24~63岁(平均41.3岁)。其中15例(19髋)采用髓心减压植骨术治疗,11例(12髋)采用髓心减压钽棒植入术治疗。记录两种术式的失血量、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天数、Harris评分和镇痛泵的使用天数。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术后随访4~24个月,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输血量、镇痛泵的使用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住院天数髓心减压钽棒植入组明显长于髓心减压植骨组(P<0.05)。两组术前Harris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术后Harris评分髓心减压钽棒植入组(88.24分)高于髓心减压植骨组(71.84分),提高22.8%,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心减压钽棒植入术对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功能改善明显优于髓心减压植骨术,但住院天数较长。
陈晋斌毕树雄刘卓段王平卫小春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
髋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髋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 4 8例髋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患者的手术及保守治疗后进行随访 ,平均随访 2年 6个月。结果4 8例中 ,39例行手术治疗 ,其中 32例伤后 3周内进行 ,7例伤后 3周~ 3个月内进行。 9例行非手术治疗。根据MCRR标准 ,伤后 3周内手术的 32例中 ,优 18例 ,良 8例 ,差 5例 ,劣 1例。伤后 3周~ 3个月内手术的 7例中 ,优 1例 ,良 3例 ,差 1例 ,劣 2例。 9例非手术治疗者 ,优 6例 ,良 3例。结论 髋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患者应及早积极手术治疗 ,尽快恢复髋关节解剖结构 ,尽快解除坐骨神经的压迫 ,对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及坐骨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密切关系。
刘卓刘磊吕智
关键词:髋关节坐骨神经骨折脱位
Ag-NOR和电镜观察在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及预后的意义被引量:1
1996年
应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技术及电镜观察,对48例骨巨细胞瘤的基质细胞,多核巨细胞进行了分析,并全部进行了随访,有8例多次复发。结果显示,基质细胞Ag-NOR计数随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增高,除Ⅱ~Ⅲ级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各级之间均有显著性。多核巨细胞Ag-NOR计数随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减少,除Ⅰ~Ⅱ级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各级都有显著性。电镜观察显示骨巨细胞瘤的良恶性特征,复发病例Ag-NOR计数有增高趋势。
刘小丽吕智刘卓刘桂卿袁瑞香
关键词:巨细胞瘤AGNOR电镜预后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推行岗位管理的必要性和方法探析被引量:3
2018年
新的医改方案在强调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时,提出"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国内各级医院包括笔者所在的医院都已推行了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绩效考核制度,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医学的特殊性,公立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单位和本身所独有的职能,其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有不同于其他单位的个性要求,很难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绩效考核。
刘卓牛东华张海红唐丽萍张妙云
关键词:岗位设置岗位管理岗位管理制度
医院返聘人员管理初探
2023年
目的:通过介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退休返聘人员的入选条件、岗位管理、考核机制及风险管理等,分析医院在返聘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方法:分析医院返聘人员管理中的现存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超龄返聘人员和无效返聘人员明显减少,返聘人员出勤率明显提升。结论:退休老专家的工作经验丰富,无论对于临床、门诊及教学工作压力的缓解,还是对年轻职工的传帮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返聘退休专家,对于医院缓解人力紧张及人才梯队的合理构建均有帮助。
刘卓张海红
关键词:管控
Nepetoidin B对小鼠胶原诱导关节炎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
2025年
目的探究Nepetoidin B对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的疗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DBA/1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CIA组、甲氨蝶呤治疗(CIA+Meth)组、NepetoidinB治疗(CIA+NepB)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小鼠外,其余小鼠建立CIA模型。第21天开始按照分组进行治疗至第60天结束。治疗期间每3天评估关节炎症状;治疗结束后,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关节病理变化;ELISA法和生化比色法检测血清IL-17,IL-6,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蛋白印迹法检测关节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通路。设置CIA小鼠用Nepetoidin B治疗后再用Nrf2抑制剂治疗组进行机制验证。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多组间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进一步t检验。结果与CIA组比较,CIA+MethB和CIA+NepB治疗后小鼠后肢肿胀程度明显减轻,关节炎评分显著下降[CIA+Meth组(5.2±1.3),CIA+NepB组(6.8±1.2)与CIA组(11.0±1.7)比较,t=6.69,P=0.004;t=5.00,P=0.009),关节组织病变程度减轻[CIA+Meth组(1.5±1.0),CIA+NepB组(2.2±0.8)与CIA组(4.0±0.9)比较,t=4.44,P<0.001;t=3.84,P=0.005);血清IL-17[CIA+Meth组(257±69)ng/ml,CIA+NepB组(279±103)ng/ml与CIA组(414±71)ng/ml比较,t=3.86,P=0.006;t=2.63,P=0.020],IL-6[CIA+Meth组(32±6)ng/ml,CIA+NepB组(44±5)ng/ml与CIA组(56±11)ng/ml比较,t=4.69,P<0.001;t=2.48,P=0.040),MDA[CIA+Meth组(22±4)μmol/L,CIA+NepB组(22±8)μmol/L与CIA组(34±11)μmol/L比较,t=2.77,P=0.038;t=2.29,P=0.049]和NO[CIA+Meth组(37±12)μmol/L,CIA+NepB组(37±11)μmol/L与CIA组(56±12)μmol/L比较,t=2.71,P=0.040;t=2.90,P=0.035]含量均显著降低。Nrf2(CIA+Meth组0.263±0.024,CIA+NepB组0.273±0.022与CIA组0.211±0.034比较,t=3.18,P=0.044;t=2.70,0.049)/HO1(CIA+Meth组0.524±0.021,CIA+NepB组0.501±0.014与CIA组0.453±0.033比较,t=3.95,P=0.006;t=3.41,P=0.032)通路显著升高。Nrf2抑制剂可以抵消Nepetoidin B治疗关节炎的作用(CIA+NepB组关节病理�
孙耀宗何韬刘卓水芳田瑞雪唐葆青张建辉
关键词:氧化性应激
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复发性髌骨脱位38例(38膝),男性15例,女性23例,患者术前髌骨恐惧试验均为阳性,所有病例先行膝关节镜下检查明确诊断,半腱肌肌腱移植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所有患者均未行胫骨结节内移术。比较手术前后髌股适配角的变化。术前及术后临床疗效评价均采用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有1例患者手术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经积极换药肉芽组织新鲜后予以缝合。其余患者无关节疼痛、肿胀,无一例髌骨骨折及再脱位,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膝关节伸屈功能恢复正常,且最后随访时髌骨恐惧试验均为阴性。术前髌股适配角为(24±9)°,术后明显改善为-(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44±5)分和(69.6±5.4)分,术后末次随访时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5±4)分及(96.0±2.8)分,手术前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能够恢复髌骨稳定,缓解症状,且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改善。
王小虎尹崑焦强刘卓杨自权张明向川张志强
关键词:髌骨脱位内侧髌股韧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