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华
- 作品数:97 被引量:30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民营企业进入金融领域的法律障碍及解围的制度路径——以河北大午农牧集团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为例被引量:3
- 2008年
- 鉴于主流的经济法既往研究过于倚重价值论范式及其所造成的对经济法实践操作能力的消极影响,本文立足于转型中围社会的“共时性”背景,选定其中一个非常具有社会影响和法律分析价值的农村民间金融个案一河北大午农牧集团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依循严格的法条主义的实证分析范式,探究了“三农”转型背景下农村民间金融所面临的司法制度困境。其深意在于通过对分别代表私法(民法)和公法(刑法、行政法)两种立场的控、辩双方论证思路的分析实证检视,尝试性地思考与回答了经济法对于类似制度困境的有效破解。
- 刘光华
- 关键词:孙大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 “灾区重建法案”的经济法思考
- 2009年
- 灾难是文明的衍生物,我国当下需要灾难的规则化治理。规则化治理和经济法在灾后重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灾后重建法案"具有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的灾区市场生态重生的政策目标,因此,"灾区重建法案"应具有制定基础、实施主体、适用条件、政策工具及其目标等要素。灾区重建也离不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 王薇刘光华赵忠龙
- 关键词:灾难经济法
- 先秦时期甘肃的民族(一)被引量:12
- 2003年
- 本文主要介绍秦始皇帝统一中国以前甘肃地区的民族.计有黄帝、周、赢秦、犬戎、氐、羌、大夏、月氏、义渠、乌氏等族.其中有发源于甘肃者,有发源并长期活动于甘肃者,还有一度活动于甘肃者.它们很早就与中原地区的民族和政权发生联系,并相互斗争,在斗争中融合,成为华夏族的一分子.
- 刘光华
- 关键词:先秦时期民族工作周族犬戎氐族
- 循证视角下的大数据法治决策证据转化研究被引量:13
- 2018年
- 方兴未艾的互联智能大数据时代,引爆了传统法学领域内科学研究与法治决策内外部关系的重构,使得法学学术范式的转型与法治决策流程的再造变得迫在眉睫。如何认识法治决策与决策证据尤其是循证证据之间的关系及两者的历史流变;如何实现大数据时代决策证据的规范有效转化,法循证学方法又如何扬长避短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等问题,就成了明确法循证学内涵与外延后业界需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决策证据的循证使用/消费为核心,为法循证学方法在汉语法学与法治实践中的运用初步总结出一个能够与传统法学方法实现功能衔接的学科新工具,描摹出一个由浅入深、色谱递进的法循证学方法领地,概括出一个基本的法循证学方法使用流程。
- 刘光华赵幸杨克虎
- 关键词:法学方法循证证据
- 转型中国宪政视野下的地方经济法治问题
- 2012年
- 中国是世界上单一制历史最长的国家,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导致了中国政治生活中集权与分权的不断循环。如何既能让中央对地方行使有效的控制权,又能使地方在享有一定的自主权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性,是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的永恒主题。本文通过选取的中国西部地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经验实证材料,分析了中国地方经济法治在转型宪政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及动态调整的可能,认为地方民主制度及制度能力的缺失是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最后,提出了建立地方利益的表达和协调机制以及通过发扬地方民主加强地方与地方协调合作的解决思路,以期探寻区域经济发展的法治基础。
- 刘光华赵忠龙
- 关键词:区域经济地方民主
- 我国社会保险法的缺陷及其立法模式思考被引量:2
- 1994年
-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法,存在保险范围狭窄、保险费筹集单一、管理体制不当等缺陷,有必要进行彻底改革,以全面维护劳动者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并与我国的体制改革相适应;遵循统一性和层次性相结合,保险费由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三方面合理负担等原则。社会保险法体系以综合法和专门法并举为宜。综合法也就是社会保险基本法,规定立法依据、宗旨、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适用范围等,对各专门法以及地方社会保险立法起统率和制约作用;专门法至少包括失业保险法、养老保险法、工伤保险法、医疗保险法和农民社会保险法等。
- 陈志刚刘光华张灵强
- 关键词: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立法工伤保险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制度
- 转型中国水利工程建设运营法律制度研究——从“引大入秦工程”切入被引量:1
- 2009年
- 本文以中国西部地区的大型水利工程——引大入秦工程,自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叶的建设运营为切入点,细致考察了转型中国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制度变迁,通过分析比较美国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和萨斯奎哈纳河流域管理委员会两种具体法律调控模式及其内在运行机制上,试图论证一个适合转型中国大型水利设施建设运营的可能的法律调控机制和制度创新思路。
- 刘光华赵忠龙
- 关键词:大型水利工程
- 论仲裁受案范围的适时、适度扩展被引量:3
- 2009年
- 仲裁作为一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其存在的价值在于仲裁比之其他纠纷解决机制更为高效、专业、低成本。其中,当事人自治是仲裁的灵魂与价值保障。仲裁受案范围作为仲裁的领地划分依据,其确定直接影响着仲裁制度的现实存在和未来发展。反观我国现行实体法关于仲裁受案范围的规定,其时代特征和局限性甚为明显。它不仅使得包括非契约性纠纷、农业承包合同、政府商事合同(经济合同)等一些仲裁机制有着明显优势的社会纠纷,被排除在仲裁受案范围之外(同时其他机制也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而且,还使得部分劳动争议仲裁偏离了仲裁的当事人自治本质。为此,本文基于仲裁在纠纷机制中的比较优势,探讨了仲裁受案范围的扩展及其可能的方向问题,目的在于为我国仲裁制度的完善和相关社会纠纷的解决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 刘光华马洁娜
- 关键词:仲裁农业承包合同
-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法律优化策略被引量:2
- 2015年
- 分析了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创新机制的实践特点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法律机制的优化策略,以期不断完善我国医疗纠纷解决机制,高效而妥当地平息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 李晓彤刘光华
- 关键词:医患关系第三方调解机制医疗纠纷
- 我国反垄断法立法体例的选择:形式抑或内容?被引量:5
- 2005年
- 我国反垄断立法的体例———合并式或分立式的选择,不仅仅是一个立法技术问题,它作为反垄断法制的形式要素,实际上根植于反垄断法律制度存在和发生作用的特定物质生产生活条件,依托于特定民族的认知方式,受制于相关法律制度所形成的"路径依赖",并进而深刻地影响到反垄断法制的实质要素———即反垄断法的实施及其实效。所以,不管未来的反垄断立法在体例上做何选择,这种形式与内容间的互动及其相互协调问题都不能被忽视。
- 刘光华
- 关键词:反垄断法立法体例反垄断立法法律制度分立式合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