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军 作品数:28 被引量:94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南通市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 江苏省南通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缬沙坦对兔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 2007年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兔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探讨AT-1受体拮抗剂治疗血管再狭窄的机制和作用。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始终以普通饲料喂养12周,不加任何处理;模型组和缬沙坦组予高胆固醇喂养,4周后行腹主动脉内膜剥脱,继续高胆固醇饮食4周后行球囊成形术,模型组继续普通饲料饲养,而缬沙坦组给普通饲料+缬沙坦(10mg·kg-1·d-1)喂养4周。12周末取腹主动脉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Fas、Fas-L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缬沙坦组较模型组内膜厚度减少56.58%,内膜面积减少66.81%。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缬沙坦组与模型组相比Fas、Fas-L表达均显著增加(均P<0.01)。结论:缬沙坦可以显著减轻兔腹主动脉成形术后内膜增生,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Fas与Fas-L水平,促进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有关。 刘亚军 卢辉和 盛臻强 王毅 管耘园关键词:四唑类 血管内膜 增生 膜糖蛋白类 维生素B1对伴酗酒重症患者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维生素B1对伴酗酒重症患者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方法:23例伴酗酒重症患者心功能不全给予治疗维生素B1,比较治疗2天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脑钠肽(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指标EF、EDD、SV、C... 刘亚军缬沙坦对兔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及其对MMP-2、TIMP-2表达的影响 2007年 将24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三组,各8只。对照组予普通饲料12周,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和缬沙坦组予高胆固醇饲料喂养,4周后行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继续高胆固醇饮食4周后行球囊成形术。模型组继续普通饲料饲养,而缬沙坦组予普通饲料+缬沙坦10 m g/(kg.d)喂养4周。12周末取腹主动脉观察形态学变化及金属蛋白酶-2(MM 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 IM P-2)表达情况。结果缬沙坦组内膜厚度及内膜面积均低于模型组,MM P-2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T IM P-2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证明缬沙坦可显著减轻兔腹主动脉成形术后内膜增生,其机制可能是调节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MM P-2与T IM P-2的水平,影响血管重塑。 卢辉和 刘亚军 张莉 盛臻强 王毅 管耘园关键词:金属蛋白酶-2 持续小剂量肝素治疗中暑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012年 中暑主要发生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人群中,人群的健康水平、年龄及对高温、高湿环境的耐受程度以及预防措施不当对中暑的发病起着重要的作用。重症中暑的病死率可达10%~50%。如果中暑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说明疾病的严重状态已影响到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若不及时处理,病情将进一步恶化,发生不可逆的病理生理改变,增加病死率。本研究中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持续小剂量肝素治疗中暑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23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刘亚军 王智兰 全超关键词:中暑 血小板减少 肝素 缬沙坦对兔经皮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及PCNA表达的影响 2006年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ATⅡ-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兔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及血管平滑肌细胞PCNA表达的影响,探讨AT-Ⅰ受体拮抗剂治疗血管再狭窄的机制和作用。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始终以普通饲料喂养12周,不加任何处理;模型组和缬沙坦组予高胆固醇喂养,4周后行腹主动脉内膜剥脱,继续高胆固醇饮食4周后行球囊成形术,模型组继续普通饲料饲养,而缬沙坦组给普通饲料+缬沙坦10mg/(kg·d)喂养4周。12周末取腹主动脉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PCNA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缬沙坦组较模型组模型组内膜厚度减少56.58%,内膜面积减少66.81%。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缬沙坦组与模型组相比PCNA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缬沙坦可以显著减轻兔腹主动脉成形术后内膜增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PCNA水平,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有关。 卢辉和 管耘园 刘亚军 盛臻强 王毅关键词:血管成形术 PCNA 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停用阿司匹林与近期心血管事件 目的回顾性分析冠心病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后停用阿司匹林与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对43例冠心病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行常规治疗,同时停用阿司匹林,并于入院即刻及停用阿司匹林第7天、14天时间点监测血小板聚集率、CD62 ... 刘亚军 李文放 林茂恩 王智兰关键词:阿司匹林 冠心病 上消化道出血 血小板聚集率 CD62P 心血管事件 文献传递 颅脑外伤血浆内皮素-1、生长抑素、P物质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与血浆中内皮素-1、生长抑素、P物质的关系。方法:120例脑外伤患者分为A组、B组,B组按GCS评分为B1、B2、B3组,在第一个24小时内测定血浆中内皮素-1、生长抑素、P物质浓度,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颅脑外伤患者研究组血浆中内皮素-1、生长抑素、P物质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GCS评分的降低,内皮素-1、生长抑素呈上升趋势,而P物质成下降趋势。 朱卫兵 储呈春 刘亚军 张勇军 卞留贯关键词:颅脑损伤 内皮素-1 生长抑素 P物质 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停用阿司匹林与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冠心病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后停用阿司匹林与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对43例冠心病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行常规治疗,同时停用阿司匹林,并于入院即刻及停用阿司匹林第7天、14天时间点监测血小板聚集率、CD62p表达率,观察1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停用阿司匹林后第7天、14天血小板聚集率及CD62p表达率均明显升高(P<0.001),第14天血小板聚集率、CD62p表达率与第7天相比稍有增高(P均>0.05),停药后1个月内共发生心血管事件7例(16.28%)。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后停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活化增强,近期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多。 刘亚军 李文放 林茂恩 王智兰关键词:冠心病 阿司匹林 上消化道出血 血小板聚集率 CD62P 心血管事件 缬沙坦对兔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及内皮细胞CD34表达的影响 2007年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ATI)拮抗剂缬沙坦对兔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及内皮细胞CD34表达的影响,探讨ATI受体拮抗剂治疗血管再狭窄的机制和作用。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始终以普通饲料饲养12周,不加任何处理;模型组和缬沙坦给予高胆固醇喂养,4周后行腹主动脉内膜剥脱,继续高胆固醇饮食4周后行球囊成形术,模型组继续普通饲料饲养,而缬沙坦组给普通饲料+缬沙坦10mg·kg^(-1)·d^(-1)喂养4周。12周末取腹主动脉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CD34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内膜厚度减少56.58%,内膜面积减少66.81%。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缬沙坦组与模型组相比CD34表达增加(P<0.01)。结论缬沙坦可以减轻兔腹主动脉成形术后内膜增生,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内膜损伤后的内皮细胞增殖,提高内皮修复功能有关。 卢辉和 刘亚军 张莉 盛臻强 王毅 管耘园关键词:血管成形术 CD34 内皮细胞 缬沙坦对兔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及内皮细胞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07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PCI造成血管内皮剥脱,剥脱后邻近的内皮细胞向该区域移行、增殖,以初步覆盖剥脱区。达到再内皮化,剥脱区内皮的修复程度与再狭窄形成密切相关。内皮细胞损伤的面积决定新生内膜的增厚程度,损伤后内皮层再生速度的快慢对新生内膜增厚程度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缬沙坦对兔腹主动脉球囊成形术后血管内膜增殖和内皮细胞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表达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探讨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R)拮抗剂治疗血管再狭窄的机制。 刘亚军 卢辉和 张莉 盛臻强 王毅 管耘园关键词:血管成形术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