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军 作品数:10 被引量:60 H指数:4 供职机构: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与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4 2002年 刘亚军 严钟德 庞久高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糖尿病肾病 单纯性肥胖患者低热量高蛋白饮食减肥对纤溶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低热量高蛋白饮食减肥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血纤溶系统活性的影响.方法武警广东总队医院2000-10~2001-01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对3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给予低热量高蛋白饮食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抑制物(PAI-1Ag)及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维蛋白原(FIB).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平均减轻体重4.72kq,体重指数(BMI)、腰围和腰臀围比明显下降;随着体重的下降,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浆PAI-1Ag及活性、t-PA明显降低,而空腹血浆血糖(FPG)和FIB无明显变化;PAI-1Ag、t-PA与BMI、腰围和FINS等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INS和△体重为△PAI-1Ag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低热量高蛋白饮食减肥可增加单纯性肥胖患者的纤溶活性,PAI-1Ag的降低主要是由于体重的减轻. 刘亚军 段梅珍 严钟德关键词:PAI-1 高蛋白饮食 减肥 纤溶活性 目的观 腰臀围比 低热量高蛋白饮食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减肥的影响 被引量:11 2004年 刘亚军 严钟德 段梅珍关键词:进食 人体质量指数 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研究 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感染不同严重程度分级中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为糖尿病足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11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分泌物进行病原菌鉴定,并对感染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统计分析感染严重程度与病原菌分布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轻度感染患者革兰阳性球菌感染27例,占71.05%;中度感染患者革兰阳性球菌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比例较为接近,分别占58.97%与41.03%;重度感染患者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占70.59%;趋势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感染患者中以单一感染为主,占89.47%,且条件致病菌为主,占55.26%;重度感染患者中单一感染占58.82%,混合感染比例上升为41.18%,且条件致病菌感染占82.35%;对不同感染类型分别进行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糖尿病足感染程度加重,病原菌由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为主向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转变,同时混合感染及条件致病菌感染比例均上升。 刘亚军 侯健红 袁明远关键词:糖尿病足 病原菌 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测定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意义 2007年 刘亚军 侯健红 鲜安福关键词: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生物因子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患者内脏脂肪代谢活性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采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评估吡格列酮对T2DM或IGT患者内脏脂肪组织代谢活性的影响。方法 62例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格列美脲组,共治疗16周。治疗前后利用FDG-PET和CT对T2DM或IGT患者脂肪组织行成像分析,同时,检测血脂、血糖及相关炎症标志物。结果吡格列酮组在治疗后内脏脂肪面积[(131.5±51.0)vs(109.1±45.0)cm2]及内脏脂肪活性[(0.58±0.15)vs(0.47±0.11)]较治疗前减少(P<0.05);格列美脲组治疗后内脏脂肪面积及内脏脂肪活性较治疗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减少T2DM或IGT患者内脏脂肪量及其代谢活性。 刘亚军 侯健红关键词:吡格列酮 格列美脲 糖耐量减低 内脏脂肪 2型糖尿病和葡萄糖耐量异常患者游离脂肪酸升高及其意义 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 (DM)和葡萄糖耐量异常 (IGT)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 (FFA)的水平 ,探讨FFA与胰岛素(INS)、胰岛素抵抗 (IR)和甘油三酯 (TG)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法测定 2 0例 2型DM和 2 0例IGT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0和 2h血清FFA水平 ,同步测定血浆葡萄糖 (PG)、血清INS以及空腹TG和胆固醇 (TC) ,并与 2 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2型DM和IGT患者OGTT 0和 2hINS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 2型DM患者INS高于IGT患者 ,P <0 .0 5 ;空腹FFA和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 2型DM患者高于IGT患者 ,IGT患者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TG和OGTT 2hFFA 2型DM患者高于IGT患者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5 ,而IGT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多元逐步回归显示空腹FFA是HOMA -I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不仅 2型DM患者而且IGT患者存在FFA异常升高 ,FFA升高与IR有关 ;2型DM和IGT患者存在IR和脂代谢紊乱 。 刘亚军 严钟德 田进关键词:2型糖尿病 葡萄糖耐量异常 游离脂肪酸 胰岛素抵抗 血糖与血清C反应蛋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和糖耐量低减IGT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CRP在高血糖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所有受试者均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用乳胶增强速率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三组受试者血清CRP水平。结果正常对照NCI、GT和T2DM者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分别为(1.31±0.47)mg/L、(2.43±0.40)mg/L和(3.95±0.88)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下同(P<0.01);CRP分别与体重指数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OGTT2 h PG、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呈正相关。结论慢性低度炎症不仅在T2DM而且在IGT状态已经存在。 刘亚军 段梅珍 严钟德关键词:C反应蛋白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葡萄糖耐量异常 血栓调节蛋白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 TM)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 DN)各期的水平,探讨其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1例2型DM患者血浆TM的水平;用放免法测定尿白蛋白(u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TH糖蛋白(THP)的排泄率,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DM组血浆TM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正常白蛋白尿组即出现TM水平增加(P<0.05),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的增加,血浆TM水平递增。(2)血浆TM水平与UAE、α1-MG、β2-MG呈正相关,与THP呈负相关。结论 (1)血浆IM水平是早期诊断DN较敏感的指标,并能反映DN的发生和发展。(2)血浆TM与UAE、α1-MG、β2-MG、TH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DN。 刘亚军 严钟德 田进关键词:血栓调节蛋白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DM 血浆血栓调节蛋白 TM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从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入选的血液透析患者76例,同时纳入15例健康人为对照,收集人口学资料、相关的临床和生化学资料,透析前后NGAL与相关性指标,NGAL与其相关性分析,评估NGAL水平与相关性指标的关系。结果糖尿病(DM)组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尿酸(UA)、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DM组的BMI指数、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GLU)均高于对照组(t=2.243、8.933、3.042,P<0.05);DM组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为(190.6±48.7)%,非DM组为(138.5±41.6)%,两组差异显著(t=8.911,P<0.05);vWF水平与性别比、年龄、病程、BMI指数、TC、TG、UA、HbA1c、尿蛋白肌酐比值(ACR)无相关性(P>0.05);CHD组的vWF为(198.4±63.5)%,非CHD组为(181.8±50.6)%,两亚组差异显著(t=2.239,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的vWT水平有明显升高,且其变化与CHD存在一定的关系。 刘亚军 侯健红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2型糖尿病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