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进益

作品数:21 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厦门市卫生局科研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骨折
  • 4篇手术
  • 4篇细胞
  • 4篇关节
  • 4篇成骨
  • 3篇手术技巧
  • 3篇全髋
  • 3篇全髋关节
  • 3篇全髋关节置换
  • 3篇中置
  • 3篇髋关节
  • 3篇髋关节置换
  • 3篇基因
  • 3篇假体
  • 3篇骨水泥
  • 3篇股骨
  • 3篇股骨柄
  • 3篇股骨柄假体
  • 3篇关节置换
  • 3篇非骨水泥

机构

  • 17篇厦门大学
  • 6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冯进益
  • 8篇游戊己
  • 8篇芮钢
  • 3篇王德荫
  • 3篇蔡志刚
  • 3篇林晓毅
  • 3篇李偏
  • 3篇刘复安
  • 2篇袁华澄
  • 2篇胡宝山
  • 2篇孙乃坤
  • 1篇王庆祥
  • 1篇郭元利
  • 1篇金旭红
  • 1篇汪延斌
  • 1篇冯祖德
  • 1篇尤元璋
  • 1篇郭氧
  • 1篇杨俊
  • 1篇林建华

传媒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例特殊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结合常见胫骨平台骨折分型所指导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探讨特殊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损伤机制、临床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通过对术前X线、CT平扫+三维重建及MRI检查,对骨折损伤机制、分型、治疗原则进行综合分析制定诊疗计...
冯进益游戊己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法与前臂后侧皮神经定位法在肱骨后侧入路中桡神经定位时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估并比较肱骨后侧入路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法与前臂后侧皮神经定位法寻找桡神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具新鲜正常成人尸体标本,将10只上臂随机分为2组进行肱骨后侧入路手术操作,A组(5只上臂)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法寻找桡神经,B组(5只上臂)采用前臂后侧皮神经定位法寻找桡神经。比较A组与B组桡神经定位与显露时间、切口长度、游离皮下面积。结果A组桡神经定位与显露时间为(28.6±4.04)min,而定位后桡神经显露时间为(8.8±1.79)min;B组桡神经定位与显露时间为(11.80±2.39)min;A组桡神经定位与显露时间较B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9,P<0.01)。A组切口长度为(16.02±1.01)cm,B组为(19.68±1.78)cm;A组切口长度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P=0.01)。A组皮下游离面积为(64.57±4.09)cm^(2),B组为(140.65±17.23)cm^(2);A组皮下游离面积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0,P<0.01)。结论肱骨后侧入路手术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法与前臂后侧皮神经定位法均可快速、安全地显露桡神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法需要专门的设备,具有一定的学习曲线,但是切口较小、无需大范围皮下游离,可用于术中协助判断神经是否受到钢板卡压。虽然前臂后侧皮神经逆行寻找桡神经需要较长的切口,并且皮下游离范围更大,但是无需使用超声设备,而且操作简便、可行性高。
冯进益徐文斌游戊己芮钢王庆祥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
两种缝合方法在外侧延长“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手术中的效果对比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比较AD缝合法和皮肤缝合器缝合法在外侧延长"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术中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20年4月本院的80例跟骨骨折的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9)和B组(n=41)。A组采用AD缝合法,B组采用皮肤缝合器缝合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皮肤切口缝合时间及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皮肤切口缝合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跟骨骨折皮肤切口的缝合中,皮肤缝合器缝合法与AD缝合法相比,伤口愈合效果相当,但前者缝合速度更快,操作更加简便易行。
林晓毅林凤晖冯进益刘复安
关键词:跟骨骨折皮肤缝合器
一种提高非骨水泥股骨柄假体中置率的手术技巧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提高非骨水泥股骨柄中置率的手术技巧。方法自2011年1月-2014年2月,对156例髋关节疾病进行非骨水泥型THA治疗患者,分为先扩髓再开槽组及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先开槽再扩髓,观察术后拍X线片上假体远端髓腔中置率及大腿痛发生率。结果术后X线片发现先扩髓再开槽组股骨柄远端的中置率较对照组高,对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2-5年随访大腿前方疼痛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对比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先扩髓再开槽方法可提高股骨假体柄远端的中置率,并减少术后大腿前方疼痛,此方法简单、可靠,无需增加患者住院费用,利于大范围推广。
游戊己冯进益梁运邦袁华澄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
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6
2016年
目的评估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 2008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采用后入路经椎板间入路治疗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56例,女46例,年龄17-65岁,平均35岁。2名骨科医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前MRI影像独立进行分析,确认腰椎间盘椎管侵占率〉50%者,评估为巨大腰椎间盘突出,行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术后进行MRI或者CT复查,和术前影像进行对比观察硬膜囊、神经根受压情况,对患者术前、术后1天、3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3个月进行Mac Nab评分,评价经椎板间入路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每个节段6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 ml,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MRI或CT显示突出椎间盘髓核被切除,硬膜囊、神经根未再受压。术后1天、3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1.9±1.0)分、(1.8±1.4)分,均较术前(6.5±2.5)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时按照Mac Nab标准评定,优64例,良3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6.1%。结论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可很好地解决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芮钢林圣荣孙乃坤冯进益胡宝山
关键词:内窥镜腰椎椎间盘移位
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对大鼠成骨细胞的毒性被引量:4
2011年
背景:温敏性壳聚糖与多种细胞相容性良好,是组织工程中不可多得的优良载体,但其对成骨细胞毒性研究相对缺乏。目的:验证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对成骨细胞的毒性。方法:成骨细胞在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中进行培养,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扩增情况,同时,SD大鼠成骨细胞在不同浓度的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浸提液中体外培养24,48,72,96h,MTT法测定细胞相对增殖率,判断细胞毒性的级别。结果与结论:SD大鼠成骨细胞在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中培养24h内镜下观察呈圆形,48h后开始伸出触角并扩增;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浸提液中培养的各组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相对增殖率在92%~112%之间,各浓度的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材料浸提液的细胞毒性均为0级或1级,完全符合生物材料的安全评价标准。
李偏冯进益蔡志刚谢容泉王德荫郑立斌芮钢
关键词: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成骨细胞毒性
TREX1基因与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比较(3年内经临床证实无转移或转移)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中TREX1(Three Prime Repair Exonuclease 1)表达的差异,探讨TREX1与骨肉瘤患者远处转移及预后相关性。方法:收...
冯进益林建华
关键词:骨肉瘤
一种提高非骨水泥股骨柄假体中置率的手术技巧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提高非骨水泥股骨柄中置率的手术技巧。方法 自2011年1月~2014年2月,对156例髋关节疾病进行非骨水泥型THA治疗患者,分为先扩髓再开槽组及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先开槽再扩髓,观察术后...
游戊己冯进益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
联合关节镜与常规单髁置换治疗膝内侧室骨关节炎的比较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比较联合关节镜与常规单髁置换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9月~2017年6月就诊本科准备行单髁置换术的患者83例(94膝),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联合组49膝行关节镜联合单髁置换术,常规组45膝行常规单髁置换术。记录围手术期资料,采用关节活动度(ROM),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西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指数(WOMAC),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有1膝镜下外侧间室局部软骨病变为Outerbridge IV级,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余82例(93膝)行单髁置换术。联合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2~45个月,平均(30.32±10.51)个月,与术前相比较,末次随访时两组ROM、KSS、WOMAC和VA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联合组ROM、WOMAC和VAS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K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关节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尽管关节镜联合单髁置换增加了手术时间,但能更准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并改进临床效果。
赵达锋郭氧冯进益梁彬杰高希林陈剑
关键词:关节镜术单髁置换
多种方法联合矫正重度踇外翻畸形效果观察
2018年
目的:总结改良McBride法联合第1跖骨基底部外翻截骨矫形和第2跖趾关节囊松解肌腱延长术治疗重度踇外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3月-2014年5月,采用改良McBride法联合第1跖骨基底部外翻截骨矫形和第2跖趾关节囊松解肌腱延长术治疗重度踇外翻畸形患者26例共44足。结果:术后评价,优33足,良11足,无术后切口感染、畸形复发、截骨处骨不愈合、踇内翻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改良McBride法联合第1跖骨基底部外翻截骨矫形和第2跖趾关节囊松解肌腱延长术治疗重度踇外翻畸形可同时矫正踇外翻、跖内翻和第2趾锤状指畸形,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冯进益谷暘游戊己汪延斌
关键词:踇外翻截骨术临床疗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