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琼
- 作品数:15 被引量:134H指数:6
-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学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窒息继发多器官损伤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45
- 2020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继发多器官损伤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146例窒息新生儿临床资料,通过临床体征、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评估新生儿器官损伤情况,根据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组(107例)和重度组(39例),分析影响窒息新生儿继发多器官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146例窒息新生儿中继发多器官损伤85例,占58.22%。重度组新生儿总器官损伤发生率及多器官损伤发生率均高于轻度组,其中重度组患儿心脏、肾脏、肺、胃肠道及脑损伤发生率均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儿心脏、肺部及脑部重度损伤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早产、低出生体重、宫内窘迫、重度窒息、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5分、羊水污染与窒息新生儿多器官损伤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7周、宫内窘迫、重度窒息、Apgar评分<5分是导致窒息新生儿多器官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常存在多脏器损伤,预防早产、宫内窘迫和加强围产期保健对降低窒息新生儿脏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 冯琼明静李春蕾蔡东
- 关键词:多器官损伤新生儿窒息
- miR-29a-3p与ELN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中的表达意义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清微RNA(miR)-29a-3p、弹性蛋白(ELN)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该院131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为BPD组(34例)和非BPD组(97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29a-3p水平,ELISA法检测早产儿出生后第1、7、14天血清ELN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多因素分析。结果与非BPD组比较,BPD组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更长,最高氧浓度、院内感染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出生后第7、14天,BPD组miR-29a-3p相对表达水平高于非BPD组,ELN水平低于非B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BPD组miR-29a-3p相对表达水平逐渐上升,ELN水平逐渐下降,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D组早产儿出生后第7天miR-29a-3p与ELN水平呈负相关(r=-0.571,P<0.05)。早产儿出生后第7天miR-29a-3p、ELN及其联合预测BPD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3、0.878、0.949。miR-29a-3p(OR=2.379,95%CI:1.582~3.576)、ELN(OR=0.837,95%CI:0.765~0.916)是早产儿BP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miR-29a-3p、ELN水平检测对BPD有早期预测价值。
- 许花芬冯琼李春蕾
-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弹性蛋白
- 托珠单抗治疗76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托珠单抗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内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托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各项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珠单抗可以有效改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患儿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患儿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其治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确切,宜广泛应用和推广。
- 林明静冯琼林虹李春蕾
-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白细胞介素-6炎症因子
-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效果探析
- 2020年
- 目的:观察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海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接诊的64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32例)和磷酸肌酸钠组(32例)。对参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磷酸肌酸钠组患儿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其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磷酸肌酸钠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6.87%)高于参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68.75%),P<0.05。治疗后,磷酸肌酸钠组患儿血清CK、CK-MB、cTnI的水平均低于参照组患儿,P<0.05。讨论: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 冯琼
-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新生儿窒息心肌损伤
- 文化建设融入管理 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 2024年
-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同样也是公立医院建设的主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和厚重的人文关怀。医院文化建设作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文化引领发展、以文化传承内涵、以文化塑造品牌,将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动力。日前,为了解员工对医院文化建设的认知情况,我院组织了相关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医院梳理了文化建设的负面清单,进一步挖掘阻碍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因素,旨在为实现综合改革目标、加速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及实证依据。
- 冯琼
- 关键词:文化引领医院文化建设国务院办公厅融入管理
- 血清miR-223及miR-155对新生儿肺炎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8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miR)-223、miR-155在新生儿肺炎患儿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新生儿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21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新生儿肺炎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正常分娩的12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血清中降钙素原(PCT)水平,采用全自动酶标仪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两组血清中miR-223、miR-155相对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Pearson分析miR-223、miR-155与PCT、IL-6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23、miR-155表达水平对新生儿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新生儿肺炎组治疗前miR-223、miR-155、PCT及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miR-223、miR-155、PCT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新生儿肺炎组治疗后miR-223、miR-155、PCT及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组miR-223与miR-155、PCT、IL-6表达呈正相关(P<0.05),miR-155与miR-223、PCT、IL-6表达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miR-223、miR-155、PCT、IL-6水平诊断新生儿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6、0.825、0.812、0.831,灵敏度分别为85.9%、81.5%、82.7%、83.6%,特异度分别为82.7%、78.7%、77.3%、82.1%;四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56,灵敏度为96.2%,特异度为93.8%。结论miR-223、miR-155在新生儿肺炎患儿中高表达,miR-223、miR-155、PCT及IL-6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新生儿肺炎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
- 冯琼林虹蔡兴俊
- 关键词:肺炎
- 血塞通注射液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
- 2012年
- 目的研究血塞通注射液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按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标准方案治疗,而干预组在标准方案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结果干预组治疗3周后复查脑电图检查,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P〉0.05);两组治疗后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1,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能减轻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大脑损伤,但是对患儿远期预后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冯琼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塞通
- 布洛芬治疗时机对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疗效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讨布洛芬治疗时机对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疗效及对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PDA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时机将患儿分为早期组(n=38)与延迟组(n=31)。两组患儿进行基础治疗后,早期组立即口饲布洛芬,延迟组于出生后7 d口饲布洛芬。比较两组患儿出生后7、14 d的PDA关闭率,确诊时及出生后14 d的血浆NT-pro BNP、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早期组患儿出生7 d后PDA关闭率为86.84%(33/38),高于延迟组的58.06%(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出生14 d后的PDA关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时,两组患儿的血清BUN、Cr、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4 d,两组患儿的血清BUN、Cr均高于确诊时,NT-pro BNP低于确诊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BUN、Cr、NT-pro 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口服布洛芬的治疗效果与早期口服效果相当,建议PDA患儿确诊后可延迟至出生后7 d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治疗,以避免对部分能够自发性关闭的患儿进行药物治疗。
- 林明静冯琼明静卢维城罗薇蔡冬冯文婷周丽霞
- 关键词:布洛芬动脉导管未闭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新生儿
- 支气管哮喘患儿基质金属蛋白酶-16、自噬相关基因5和自噬相关基因7的表达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6(MMP-16)、自噬相关基因5(ATG5)、自噬相关基因7(ATG7)表达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哮喘患儿8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样,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计算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率(FEV_(1)/FV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MP-16 mRNA、ATG5 mRNA和ATG7 mRNA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MMP-16 mRNA、ATG5 mRNA、ATG7 mRNA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MMP-16 mRNA、ATG5 mRNA、ATG7 mRNA水平在对照组患儿和观察组临床缓解期患儿及急性发作期患儿中呈依次显著升高趋势(P<0.05);FEV_(1)%、FEV_(1)/FVC和PEF%在对照组患儿和观察组临床缓解期患儿及急性发作期患儿中呈依次显著降低趋势(P<0.05)。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MP-16 mRNA与ATG5 mRNA、MMP-16 mRNA与ATG7 mRNA、ATG5 mRNA与ATG7 mRNA均呈显著正相关(r=0.536、0.542、0.534,P<0.05),且MMP-16 mRNA、ATG5 mRNA、ATG7 mRNA均与FEV_(1)%、FEV_(1)/FVC、PEF%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重度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MP-16 mRNA、ATG5 mRNA、ATG7 mRNA水平较高,FEV_(1)%、FEV_(1)/FVC、PEF%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MP-16 mRNA、ATG5 mRNA、ATG7 mRNA水平较高,且均与肺功能有密切联系。
- 许花芬冯琼李春蕾
- 关键词:儿童支气管哮喘肺功能
- 常见不同类型益生菌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防治效果研究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培菲康、金双歧、妈咪爱、宝乐安及亿活等几种常见不同类型益生菌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防治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2年8月于该科住院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培菲康治疗组、金双歧治疗组、妈咪爱治疗组、宝乐安治疗组及亿活治疗组6组。观察患儿住院期间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者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达全胃肠道喂养所需时间、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平均住院时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发生情况。并利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胃肠道喂养所需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但在NEC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培菲康及金双歧治疗组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妈咪爱、宝乐安及亿活治疗组明显减低。各治疗组间在喂养不耐受及NEC发生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早产儿应用益生菌可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培菲康及金双歧等原籍菌制剂在降低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较妈咪爱、宝乐安及亿活等非原籍菌制剂疗效显著,但在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方面各种益生菌无显著差异。
- 冯琼
- 关键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