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体层摄影
  • 5篇体层摄影术
  • 4篇影像
  • 3篇细胞
  • 3篇X线
  • 3篇X线计算
  • 3篇X线计算机
  • 2篇影像表现
  • 2篇影像分析
  • 2篇神经瘤
  • 2篇细胞神经
  • 2篇节细胞
  • 2篇节细胞神经瘤
  • 2篇冠状
  • 2篇冠状病毒
  • 2篇肺炎
  • 2篇病毒
  • 2篇病理
  • 1篇血糖
  • 1篇样癌

机构

  • 7篇厦门大学

作者

  • 7篇冯志鹏
  • 3篇李怀波
  • 3篇王金岸
  • 3篇梁昆如
  • 3篇王勇
  • 2篇康江河
  • 1篇段少银
  • 1篇庄向荣
  • 1篇刘争进
  • 1篇张永俊
  • 1篇邹勇

传媒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超高分辨率CT的影像表现及随访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超高分辨率CT影像及随访的影像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20年1月24日至2月6日确诊的1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171个病灶,分析病灶的分布、形态、密度、内部及周边特征等影像学表现,并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对11例患者早期CT随访的磨玻璃影及实变影标准化体积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结果:114(67%)个病灶位于胸膜下区及肺外带区,35(20%)个沿支气管血管分布,22(13%)个病灶位于肺中内带。159(93%)个病灶为小叶/小斑片影。138(81%)个病灶表现为纯磨玻璃影,27(16%)个为混合磨玻璃影,6(4%)个为实变影。64(37%)个病灶内血管增粗,57(33%)个小叶间隔增厚,69(40%)个小叶内间隔增厚,33(19%)个可见含气支气管影,25(15%)个胸膜增厚和粘连,22(13%)个胸膜下病灶可见透亮区影。早期CT随访显示磨玻璃影(p=0.003)和实变影标准化体积(p=0.003)显著增加。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超高分辨率CT表现为沿胸膜下/外周分布的多发小叶性/小斑片状纯磨玻璃斑片影,常伴病灶内血管增粗和小叶内/小叶间隔增厚等表现;早期复查磨玻璃影及实变影病灶明显增多、增大、融合。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表现,结合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有助于疑似病例的早期诊断。
冯志鹏林禹张有彬王金岸康江河
关键词:冠状病毒肺炎体层摄影术人工智能
节细胞神经瘤的CT影像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节细胞神经瘤的CT影像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结果 8例位于腹膜后,3例位于后纵隔内,1例位于颈根、上纵膈内。所有肿块均边界清楚,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其中5例呈铸型生长,1例侵犯椎间孔;3例可见小斑点钙化;CT平扫呈均匀性或稍不均匀性低密度,CT增强扫描2例未见明显强化,1例动脉期包膜轻度强化,未见明显延迟强化,2例出现间隔轻度延迟强化,5例可见进行性延迟强化;4例行三维重建,对病变的定位、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显示清晰。结论节细胞神经瘤具有一定的CT影像表现特点,三维重建对于手术具有指导意义。
冯志鹏李怀波王勇梁昆如
关键词:节细胞神经瘤
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1例被引量:2
2010年
王勇冯志鹏梁昆如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舞蹈症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少见病理组织类型肝细胞癌的CT诊断
2009年
目的探讨5种少见病理组织类型肝细胞癌的CT影像表现,进一步提高对肝细胞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少见病理组织类型肝细胞癌的CT表现。结果透明细胞型肝细胞癌13例,其中3例平扫可见片状脂肪密度,所有CT增强均表现为"快进快出"。硬化型肝细胞癌4例,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不均匀、缓慢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可见延迟强化。混合型9例,增强扫描动脉期5例可见强化,4例无明显强化。5例病灶部分延迟强化,4例无延迟强化。纤维板层型3例,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延迟期缓慢消退,呈现"快进慢出"的CT增强表现,病灶中央瘢痕无强化。硬化型、混合型、纤维板层型cT平扫可见肝表面皱缩现象。致密型2例,CT平扫表现大部分坏死低密度灶,CT增强动脉期病灶周边可见强化,内大部分表现为类似于坏死无强化区。结论少见病理组织类型肝细胞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分析其CT平扫及增强表现特点,有助于此类型肝细胞癌的诊断。
李怀波冯志鹏段少银庄向荣
关键词:肝细胞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薄层CT的影像表现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薄层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20年1月24日至3月29日确诊的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207个病灶,分析病灶的分布、形态、密度、内部及周边特征等影像学表现。结果143个(69.1%)病灶位于胸膜下区及肺外带区,39个(18.8%)沿支气管血管分布,25个(12.1%)病灶位于肺中内带。187个(90.3%)病灶为小叶状/小斑片影。158个(76.3%)病灶表现为纯磨玻璃影,42个(20.3%)为混合磨玻璃影,7个(3.4%)为实变影。77个(37.2%)病灶内血管增粗,67个(32.4%)小叶间隔增厚,43个(20.8%)小叶内间隔增厚,46个(22.2%)可见含气支气管影,34个(16.4%)胸膜增厚和粘连,23个(11.1%)胸膜下病灶可见透亮区影。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薄层CT表现为沿胸膜下/外周分布的多发小叶状/小斑片状纯磨玻璃斑片影,常伴病灶内血管增粗和小叶内/小叶间隔增厚等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表现,结合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有助于疑似病例的早期诊断。
冯志鹏林禹张有彬王金岸康江河
关键词: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体层摄影术
甲状腺髓样癌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TC)CT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20例MTC患者(27枚病灶),均行增强CT检查,比较微小MTC(﹤1 cm)与非微小MTC(≥1 cm)的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27枚病灶中,中上极25枚,形态不规则19枚,边界不清17枚,不均匀低密度24枚,钙化10枚,动脉期不均匀低强化24枚,27枚静脉期均为延迟低强化,13枚显示肿瘤血管和不完整包膜,6枚显示“盐和胡椒征”,19枚出现条索/间隔样强化。“盐和胡椒征”在微小MTC与非微小MT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MTC大部分位于甲状腺中上极,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出现肿瘤血管、“盐和胡椒征”和条索/间隔样强化时应高度提示MTC的可能。
冯志鹏张永俊林禹王金岸李瑞香
关键词:甲状腺髓样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原发性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影像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分析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特征影像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表现。结果:所有肿块均边界清楚,其中3例呈铸型或嵌入生长,1例侵犯椎间孔;2例可见小斑点钙化;超声显示3例呈轻度不均匀性低回声,内可见条索状间隔回声;1例不均匀低回声内见血流信号。CT平扫呈均匀性低密度,CT增强扫描1例无明显强化;2例动脉期包膜轻度强化,其中1例无延迟强化,1例呈进行性延迟强化;2例动脉期包膜及间隔轻度强化,并见包膜及间隔轻度延迟强化。MRI T1WI呈均匀性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性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呈轻度强化。结论:CT、MRI诊断节细胞神经瘤优于超声;当其出现特征影像表现时,需要考虑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
冯志鹏王勇梁昆如邹勇刘争进李怀波
关键词:节细胞神经瘤腹膜后肿瘤影像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