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伟
- 作品数:42 被引量:33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美国行政裁决程序中的传闻证据——一个历史维度的考察被引量:1
- 2011年
- 在美国,存在着行政裁决程序和法院审判程序两类不同的程序。传统观点认为,行政裁决程序不受约束法庭事实认定者的审判证据规则的影响,尤其以传闻证据具有可采性为典型。随着美国行政程序的发展,传闻证据排除规则在美国行政程序法中逐渐兴起,使得行政程序证据规则和审判证据规则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对两类证据规则之间关系的重新解读,将为我国行政程序证据规则的制定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 冯俊伟林华
- 关键词:行政裁决传闻证据可采性
- 比较法视野下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评价与反思——以2012《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相关条文为对象被引量:2
- 2013年
- 在刑事证据规则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应当承认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普适性特征,还须注意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地方性发展.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式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排除范围、排除程序与排除模式,并在理论上进行反思和检讨.
- 冯俊伟
-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比较法刑事证据规则
- 论促进家庭暴力认定的证据机制——以诉讼行为的激励作用为视角被引量:10
- 2015年
- 人类的行为可以分为基本行为和诉讼行为,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诉讼行为对基本行为具有激励作用,能够促进和改善人们的基本行为。为了通过诉讼行为遏制和减少家庭暴力,考虑到家庭暴力案件"证据少""证明难"的特点,应当通过一系列证据机制来强化司法裁判中对家庭暴力行为的认定,包括强化证据固定、证据范围拓宽、证明责任减轻、证明标准降低等。在重视家庭暴力案件证据规则特殊性的背景下,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中的证据规范应作相应调整。
- 冯俊伟
- 关键词:家庭暴力诉讼行为
- 欧盟跨境刑事取证的立法模式被引量:5
- 2016年
- 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欧盟及其成员国在打击跨境犯罪和犯罪分子自由流动上存在着共同利益,但要制定一部超越国别的欧盟刑事证据法典依然遥不可期。在跨境刑事取证立法中,欧盟存在着统一规则和相互承认两种立法模式,从现有立法看,后一种模式已成为欧盟立法者的现实选择。在后里斯本时代,欧盟在跨境刑事取证上实现了"超国家"的立法运作,欧盟跨境刑事取证立法存在着两种模式融合的趋势。欧盟的立法经验对中国区际刑事取证立法有重要启示。
- 冯俊伟
- 跨境电子取证制度的发展与反思被引量:51
- 2019年
- 在信息化时代,电子数据的跨境流动对各国刑事司法功能的实现有重要意义。立足于本国法的“数据本地化”要求不能成为解决跨境电子取证问题的有效方案。传统司法协助途径和非正式的远程(跨境)搜查等方式在跨境电子取证上各存在优势和不足。各国应在国际法与国内法互动的基础上,坚持司法协助的基本框架,探索一种“(相互)尊重主权、重视程序参与者权利保障、高效、便捷”的跨境电子取证新机制。
- 冯俊伟
- 关键词:电子数据司法协助
- 大陆法系证据规则的再认识--功能比较视角下的反思
- 英美证据法缘起的"陪审团之子"或"对抗制产物"的主流观点,不能为大陆法系是否存在证据规则提供理论参照。从一个功能比较的视角出发,证据规则本质上是一种裁判信息的约束机制,立法者既可以...
- 冯俊伟
- 关键词:功能比较
- 刑事司法协助所获证据的可采性审查:原则与方法被引量:14
- 2017年
- 在跨境追诉过程中,刑事司法协助是域外取证的最重要方式。其可以分为正式司法协助和非正式司法协助,前者更具有规范意义。从历史角度观察,在绝对主权观松动后,各国在对刑事司法协助所获证据的可采性审查上,逐渐形成了国家主权相互尊重、履行国际条约义务、保障被追诉人权利三项原则。在这些原则的影响下,刑事司法协助所获证据可采性的审查方式、审查依据、审查重心等也都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具体审查上,应当在区分不同司法协助所获证据的基础上,构建一种类型化的判断方法。
- 冯俊伟
- 关键词:刑事司法协助涉外犯罪可采性
-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的程序分离与衔接被引量:34
- 2017年
- 法律程序具有规范权力行使、促进权力分工、防范权力滥用的功能。程序分离原则要求不同法律程序之间应当相互独立,不得出现程序混淆、程序借用、程序规避等情形。我国拟设立的监察委员会具有政务违纪违法调查和职务犯罪调查的复合性权力,其运行应遵循程序分离原则。为实现提升反腐败能力、强化对公权力监督之目的,在程序分离的基础上,还应重视不同调查机构在人员配备、专业培训、工作机制、证据使用等方面的衔接。
- 冯俊伟
- 关键词:程序衔接
- 论事实认定科学化
- 2008年
- 一事实认定:从神示化到科学化
诉讼作为纠纷解决的重要方式之一,因国家强制力的存在而具有了更强的可实现性;因具备当事人的程序参与而具有了一定程度的正当化,而其最大的正当化基础则在于做出判决的基础建立在对事实正确认定的基础上,根据正确认定的事实做出裁判包含了一种朴素正义观,即“每个理智的人都该为自己行为的结果负责”,这种法律上的自我责任区别于封建时代的株连等连带责任,从传统民法中实行的“过错原则”到古典刑法主义者倡导的“意志自由”理论都体现了自我责任的原则。直至今日,在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两大诉讼中,也都强调裁判的做出应基于正确的事实认定基础上,即使以“形式真实”为证明标准的民事诉讼中,也并未放弃对“发现真实”的追求。
- 冯俊伟
- 关键词:民事诉讼国家强制力纠纷解决连带责任封建时代
- 数字时代背景下刑事取证制度的困境与回应被引量:12
- 2024年
-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犯罪人、犯罪行为与犯罪空间等都显现出与工业化时代明显不同的特点。以传统物理空间发生的国内犯罪为基本原型的传统刑事取证制度,难以有效回应网络空间取证、跨境犯罪侦查取证等新问题,在侦查人员专业能力、取证时间和取证空间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刑事取证制度在整体框架进行优化调整的同时,也逐渐推进从法定侦查人员取证到专业人员参与取证、从传统侦查取证到向网络服务者取证、从一般取证措施到快速取证措施、从国内取证程序到境外取证程序等多重变革。数字时代刑事取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还需要关注和回应取证行为启动明确化、取证措施体系化、取证程序精细化和取证制度协同化等新课题.
- 冯俊伟
- 关键词:网络犯罪侦查取证电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