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公茂旺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医二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栓
  • 4篇深静脉
  • 4篇深静脉血栓
  • 4篇静脉
  • 4篇静脉血
  • 4篇静脉血栓
  • 3篇血栓形成
  • 3篇深静脉血栓形...
  • 3篇静脉血栓形成
  • 2篇下肢深静脉
  • 2篇下肢深静脉血...
  • 2篇肠癌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低位直肠癌根...
  • 1篇低位直肠癌根...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参数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机构

  • 6篇泰安市中医二...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泰安市泰山区...

作者

  • 6篇公茂旺
  • 2篇张玥
  • 2篇王磊
  • 1篇马国华
  • 1篇李旭涛
  • 1篇刘效敏
  • 1篇赵亚男
  • 1篇田芳
  • 1篇王颖超

传媒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家庭健康(医...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四通胶囊预防结肠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四通胶囊预防结肠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择2021年1—10月该院收治的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四通胶囊,对照组给予血塞通片,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血栓弹力图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术后留置引流时间和术后总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出血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观察组血栓弹力图指标R值和K值分别为(8.9±1.3)min和(2.8±0.3)min,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81、36.836,P<0.05),MA值、Angle-α值和CI值分别为(60.9±2.8)mm,(52.1±2.2)°和(2.2±0.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52、33.129、15.440,P<0.05),治疗后观察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计数分别为(0.17±0.01)mg/L、(3.10±0.10)g/L、(188.50±15.90)×10^(9)/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13、33.941、30.288,P<0.05),观察组术后留置引流时间及术后总住院时间分别为(3.5±0.7)d和(10.2±1.7)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58、6.855,P<0.05),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出血相关并发症总比例均为2.5%均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结论四通胶囊预防性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能更好地维持患者凝血功能稳定,避免机体高凝状态。
公茂旺王颖超陈孝华王春红王磊尹梅
关键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对深静脉血栓形成中不同中医证型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中不同中医证型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2015年6月-2019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500例住院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检测并比较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血小板压积(platelet crit,PCT)、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 larger cell ratio,P-LCR)、FIB、D-二聚体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各指标对中医证型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500例患者经辨证分为3组,其中湿热下注证组286例(57.2%)、血瘀湿重证组132例(26.4%)、脾肾阳虚证组82例(16.4%)。各组间MPV、PDW、P-LCR、FIB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血瘀湿重证组较湿热下注证组MPV水平升高,D-二聚体水平降低(P<0.05);脾肾阳虚证组MPV、PDW、P-LCR水平高于湿热下注证组与血瘀湿重证组(P<0.05或P<0.01),FIB、D-二聚体水平低于湿热下注证组与血瘀湿重证组(P<0.05或P<0.01)。FIB(AUC=0.5929)和D-二聚体(AUC=0.6731)对于DVT血瘀湿重组和脾肾阳虚组的鉴别诊断有统计学意义(P<0.01)。MPV(AUC=0.6015)、PDW(AUC=0.6154)、P-LCR(AUC=0.6061)、FIB(AUC=0.6164)和D-二聚体(AUC=0.7218)对DVT湿热下注证组和脾肾阳虚证组的鉴别诊断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PV、PDW、P-LCR、FIB和D-二聚体与DVT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对其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中医微观辨证客观指标的有效补充。
张玥亓雪刘湘公茂旺赵德杰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辨证分型血小板参数纤溶功能
四通胶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四通胶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在泰安市中医二院外科住院治疗的湿热下注证DVT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四通胶囊,对照组给予血塞通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仍存在的临床症状情况、实验室指标及患侧肢体周径差变化,统计两组治疗安全性和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仍存在患肢粗肿、患肢胀痛和患肢体征(粗肿、皮色、皮温、弹性)改变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患侧肢体周径减少比例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常规异常、尿常规异常、大便常规异常、肝肾功能损伤、心电图异常及呼吸功能异常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通胶囊治疗下肢DVT患者,可较快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高凝状态,安全性和有效率均较理想。
公茂旺王颖超陈孝华王春红王磊尹梅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有效性
小伤小痛自己处理
2012年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些小的外伤。大多数小的外伤不需要去医院,只要及时正确地处理即可。外伤指的是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皮肤的完整性分类,分为闭合伤(如皮肤挫伤、挤压伤、扭伤、震荡伤、关节脱位和半脱位、闭合性骨折和闭合性内脏伤)和开放伤(如擦伤、撕裂伤、刀割伤、刺伤)。
公茂旺马国华王颖超
关键词:闭合性骨折皮肤挫伤致伤因素关节脱位
手工吻合消化道重建在完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手工吻合消化道重建在完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7月泰安市中医二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手工吻合,对照组行常规吻合器吻合,对所有入组者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吻合耗时、切除肿瘤与切缘距离和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统计两组随访期间Wexner便失禁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如发生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术后出血和腹腔感染的总比例,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时肛门功能,如存在排便急促、排便中断、便秘、气便区分困难及大便失禁的比例。结果观察组吻合耗时为(13.5±2.8)min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6,P<0.05);切除肿瘤与切缘距离为(4.3±0.8)cm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03,P<0.05);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为(15.8±2.8)个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0,P<0.05);出院时和术后3个月,观察组Wexner便失禁评分为(8.3±1.7)分和(6.5±0.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72、19.890,P<0.05);观察组发生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术后出血和腹腔感染的总比例为2例(5.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12);术后3个月,存在排便急促1例、排便中断1例、便秘1例和气便区分困难1例,以上各并发症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8、9.804、8.538、6.275,P<0.05)。结论针对完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行手工吻合消化道重建,耗时短,具有较高的术中病灶切除效率和淋巴结清扫率,且并发症少,可有效保留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李旭涛田芳公茂旺
关键词:消化道重建吻合器吻合完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四妙勇安汤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四妙勇安汤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四妙勇安汤中各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并预测各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CTD数据库获取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靶点,并将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关键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Clue GO插件进行四妙勇安汤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得四妙勇安汤121个有效成分,137个潜在靶点,深静脉血栓形成1172个靶点,GO Biological Process分析得到214条生物过程,KEGG分析得到72条通路。结论:四妙勇安汤可能通过作用于ESR1、AR、PTGS2等关键靶点以及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RLX信号通路等达到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刘湘张玥公茂旺刘效敏赵亚男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四妙勇安汤网络药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