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随机对照研究
  • 2篇微创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血肿
  • 1篇血肿清除
  • 1篇血肿清除术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方法
  • 1篇上尿路
  • 1篇上尿路结石
  • 1篇肾输尿管
  • 1篇手术
  • 1篇输尿管
  • 1篇输尿管镜
  • 1篇双J管
  • 1篇死亡率
  • 1篇碎石
  • 1篇尿道
  • 1篇尿道前列腺

机构

  • 5篇怀化市第二人...

作者

  • 5篇倪云
  • 2篇李卫峰
  • 2篇文建平
  • 2篇刘建标
  • 2篇赵铁鹏
  • 2篇唐梅芳
  • 1篇陈冬萍
  • 1篇吴宗平

传媒

  • 3篇右江医学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上尿路结石伴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两种不同取石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侧卧位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在上尿路结石伴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中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尿路结石合并脊柱后凸畸形病例33例,其中采用传统C臂定位俯卧位微创经皮肾取石术20例(A组),采用B超引导下侧卧位行微创经皮肾取石术13例(B组),对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穿刺成功时间、一期结石清除率、出血量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0%,平均穿刺时间为(7.65±0.28)分钟,无严重并发症,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5.0%,B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0%,平均穿刺时间为(7.10±0.42)分钟,无严重并发症,一期结石清除率为92.31%,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上尿路结石伴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侧卧位微创经皮肾取石术安全、有效。
谢逸峰倪云唐梅芳
关键词:侧卧位经皮肾取石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和内科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0
2006年
目的探讨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高血压脑出血116例随机分为微创术组(n=60),内科治疗组(n=56)。以死亡率及3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作为判断疗效的指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微创术组死亡率10%(6/60)及ADL1 ̄3者为83.33%(45/54);内科治疗组死亡率46.43%(26/56)及ADL1 ̄360.00%(18/3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明显降低了患者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方法简便、安全、有效;高血压脑出血的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手术时机影响微创治疗的效果。
文建平陈冬萍李卫峰赵铁鹏吴宗平刘建标倪云
关键词:微创血肿清除术内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术中两种引流方法的对比
2009年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手术中是否需要常规留置双J管。方法随机选择上尿路结石经皮肾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手术病例120例,分为使用双J管组60例(对照组)和未使用双J管组60例(试验组),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输尿管狭窄3例,试验组输尿管狭窄5例,两组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5%和8.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相反,膀胱刺激症、血尿、尿路感染、尿盐结垢等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微创经皮肾腔内碎石手术中,不必常规留置双J管,而视术中具体情况选择性留置双J管引流,可以减少手术费用和一些与留置双J管相关的并发症,但不增加引起输尿管狭窄的风险。
谢逸峰佘湘群唐梅芳倪云
关键词:腔内碎石双J管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泌尿外科收治的8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加双侧睾丸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不再行其他特殊治疗,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辅以内分泌治疗(氟他胺,每次0.25g,每天3次口服),3个月后复查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比较患者术前、术后最大尿流速、膀胱残余尿量及血PSA下降情况,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统计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结果术后第6个月,实验组患者IPSS、QOL评分、最大尿流速、残余尿量及血PSA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在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应用TURP加双侧睾丸切除术安全有效,辅以内分泌治疗疗效更好。
倪云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电切术氟他胺
椎管内原发性肿瘤手术椎板棘突复位和切除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评价在椎管内原发性肿瘤手术中采用椎板棘突复位和传统椎板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椎管内原发肿瘤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椎板棘突复位术;对照组行椎板棘突咬除术。比较两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脊髓截面积、脊柱不稳和成角畸形发生率。结果术后3、6、12个月脊髓损伤ASIA分级及脊髓横截面积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3、6、12个月治疗组未发现明显脊柱成角畸形和脊柱不稳病例;而对照组脊柱成角畸形率分别为14.71%、29.42%、58.84%,脊柱不稳率分别为23.53%、52.94%、88.24%,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椎板棘突复位术恢复了椎管正常生理解剖和次序,保证了脊柱的稳定,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完全,有效地防止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文建平赵铁鹏李卫峰刘建标倪云
关键词:椎板切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