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小花

作品数:17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阻塞性
  • 3篇衰竭
  • 3篇重症
  • 3篇阻塞性肺疾病
  • 3篇细胞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老年
  • 3篇呼吸衰竭
  • 3篇疾病
  • 3篇肺癌
  • 3篇肺功
  • 3篇肺功能
  • 3篇肺疾病
  • 3篇并发
  • 2篇预后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机构

  • 17篇焦作市第二人...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焦作煤业(集...

作者

  • 17篇侯小花
  • 6篇许新举
  • 5篇郭莲香
  • 3篇余嗣崇
  • 2篇郜娜娜
  • 2篇杨永国
  • 2篇赵云龙
  • 1篇王廷焱
  • 1篇袁晓梅
  • 1篇赵庆
  • 1篇郭金成
  • 1篇冯磊
  • 1篇姚彦萍
  • 1篇乔冬梅
  • 1篇王建峰

传媒

  • 3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癌症进展
  • 1篇现代保健(医...
  • 1篇内科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河南医学高等...
  • 1篇中国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09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治疗老年NSCLC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肿瘤生物学指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究吉非替尼与培美曲塞联合应用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我科85例老年中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培美曲塞治疗,观察组43例加用吉非替尼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生物学指标、血流动力学。结果:观察组肿瘤生物学指标、血流动力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5%,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吉非替尼治疗NSCLC患者,能够改善患者肿瘤生物学指标、血流动力学,疗效确切。
张明明赵云龙侯小花
关键词:吉非替尼培美曲塞血流动力学
一种重症患者用防压疮的多功能俯卧位垫
本发明涉及医用重症患者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重症患者用防压疮的多功能俯卧位垫;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的顶部与连接齿杆的底部啮合,从而带动框体在卧垫板体的表面滑动,限位块在限位槽内滑动连接;通过启...
侯小花许新举
文献传递
洛铂胸腔灌注联合局部热疗对NSCLC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洛铂胸腔灌注联合局部热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120例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洛铂胸腔灌注治疗,观察组采用联合方法 (洛铂胸腔灌注+局部热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6. 67%高于对照组60.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Karnofsky(KP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KPS得分(80. 87±9. 56)分高于对照组(71. 86±8. 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联合疗法可明显减少NSCLC患者恶性胸腔积液形成,有效杀死肿瘤细胞,改善患者体质。
许新举郭莲香侯小花
关键词:NSCLC恶性胸腔积液局部热疗疗效观察
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分析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44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79.17%,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Pa O2、Pa CO2、RR、HR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侯小花郭莲香许新举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纳洛酮COPD呼吸衰竭
早期营养支持与谷氨酰胺、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早期营养支持与谷氨酰胺、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笔者医院收治的104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52例,对照组52例,研究组给予早期营养支持与谷氨酰胺、低分子肝素,对照组做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免疫功能.结果研究组SaO2、PaO2水平较对照组高,PaCO2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gG、IgM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与谷氨酰胺、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更佳,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许传伟杜劼郜娜娜侯小花
关键词:早期营养支持谷氨酰胺低分子肝素重症肺炎
治疗干预评分系统-28在呼吸重症监护室患者分级护理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治疗干预评分系统—28(TISS—28)导向的分级护理管理在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期间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RICU收治的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6例)予以常规RICU护理管理干预,研究组(49例)予以TISS—28导向的分级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简版(DASS—21)评分、恢复进程(RICU住院时长、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APACHEⅡ评分与DASS—21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t=6.506、7.249,P<0.05);研究组RICU住院时长、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t=4.151、7.140,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的34.78%(χ^(2)=5.432,P<0.05)。结论:TISS—28导向的分级护理管理应用于RICU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减轻不良心理,进而缩短恢复进程。
杜劼许传伟侯小花
关键词:分级护理呼吸重症监护室并发症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伴神志障碍65例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伴轻度意识障碍患者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伴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65例,给予经面罩行双水平气道正压模式辅助通气,观察通气前,通气后2 h,1 d,2 d,3 d和治疗期间患者症状、体征、血气分析(pH、PaO2、PaCO2)结果、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经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明显好转63例(96.9%),pH、PaO2、PaCO2、心率、呼吸频率于治疗2 h有较大改善(P<0.01),1 d达明显效果,1~3 d仍进一步好转(P<0.01);2例无效(3.1%)。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伴轻度意识障碍患者疗效确切。
王廷焱杨永国余嗣崇侯小花乔冬梅
关键词: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无创正压通气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
2008年
下呼吸道感染是住院患者最常见的疾病和并发症,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死亡因素之一。尽管新的抗生素不断的开发和应用于临床,但近年来呼吸道感染菌群的变迁及其耐药性仍呈不断增高趋势。掌握本单位、本地区临床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趋势,对于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制订各种感染的经验性治疗方案,以及防治细菌耐药性均有较大的参考意义。为此笔者对我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45份送检阳性的普通痰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郭莲香余嗣崇侯小花杨永国姚彦萍冯磊
关键词:药敏结果分析痰细菌细菌耐药性药物敏感试验
急性肺栓塞患者血小板动态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血小板动态变化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AP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48例与死亡组3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周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其与预后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数量、MP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存活组血小板数量、MPV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治疗前后,存活组患者PDW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MPV对预测预后有一定价值,可作为预测APE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前MPV水平与患者死亡率呈正相关的关系,APE患者治疗前后MPV水平改变(△MPV)与患者死亡呈负相关的关系。结论:MPV水平的动态变化情况可作为APE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死亡预测的重要因子,MPV水平的增加提示死亡风险增加。
侯小花
关键词:急性肺动脉栓塞预后
茚达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茚达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120例。空白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任何抗胆碱能药物及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噻托溴铵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茚达特罗组患者给予茚达特罗吸入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茚达特罗+噻托溴铵吸入治疗,4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BODE指数积分,比较治疗期间急性加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茚达特罗组、噻托溴铵组及联合治疗组患者FEV1%和FEV1/FVC均显著升高(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FEV1%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FEV1/FVC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茚达特罗组、噻托溴铵组及联合治疗组患者BODE指数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BODE指数积分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治疗期间联合治疗组患者急性加重情况显著轻于空白对照组(P<0.05);4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噻托溴铵或茚达特罗治疗相比,二者联合治疗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避免受体耐受效应的发生。
侯小花郭莲香许新举
关键词:噻托溴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BODE指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