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病患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患儿
  • 1篇导管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状态
  • 1篇心理状态调查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痉挛
  • 1篇抑郁
  • 1篇置胃管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夹闭
  • 1篇糖尿病患儿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糖尿病患者健...

机构

  • 6篇惠州市中心人...

作者

  • 6篇余春燕
  • 3篇黄心茹
  • 2篇江桂素
  • 1篇陈新娣
  • 1篇刘日阳
  • 1篇黄建灵

传媒

  • 3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河北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PICC与PIV在白血病患儿治疗期间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2009年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治疗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方法:本组白血病患儿60例,PICC组32例,住院192例次;PIV组28例,住院168例次。对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常见病原菌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PICC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5.4%,其中呼吸道、口腔、消化道、穿刺部位局部感染、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0.3%、7.8%、3.6%、1%、2.6%;PIV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57.1%,其中呼吸道、口腔、消化道、穿刺部位感染、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1.8%、8.9%、5.3%、4.7%、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痰培养、血培养主要病原菌无明显差异。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余春燕黄心茹刘日阳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白血病
糖尿病患儿心理状态调查及干预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儿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Birmaher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48例糖尿病患儿的心理状态。在常规治疗、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5个月后,应用SCARED、DSRSC和SCL-90再次进行评测。结果:干预前糖尿病患儿的SCARED、DSRSC和SCL-90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干预后糖尿病患儿的SCARED、DSRSC和SCL-90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患儿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群等负性情感;系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能缓解和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
黄心茹余春燕
关键词:糖尿病焦虑抑郁心理干预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方法:对120名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需求内容、需求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率低,影响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结论: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余春燕陈新娣黄心茹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
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考核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不同层次临床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方法:按比例随机抽取276名值班的各层级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考核优良者80名,仅占参考护士的28.98%;合格者144名,占52.17%;不及格者52名,占18.84%。护师考试成绩优于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和护士,而副主任护师和主管护师优于护士;护士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治疗措施、观察重点及护理措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结论:应加强护理人员整体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和广度,使护理人员的知识面适应系统化整体护理,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余春燕江桂素
关键词:临床护士
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早期手术夹闭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早期手术夹闭后脑血管痉挛(CVS)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早期手术夹闭的53例患者中发生CVS的18例患者早期病情变化特点及护理措施。结果:发生CVS的18例,均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恢复良好。结论:术后严密观察、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早三高治疗与保证专科护理质量是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江桂素余春燕黄建灵
关键词:动脉瘤缺血外科手术
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应用于留置胃管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提高一次置入胃管的成功率,减少、减轻患者置入胃管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和痛苦。方法:将需置入胃管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A组)和观察组(B组)两组各50例。A组常规置入胃管;B组给予2%利多卡因行咽喉部喷雾麻醉后再置胃管。观察两组患者在置管过程中的恶心、呕吐、呛咳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成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置胃管一次成功率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结论:小剂量利多卡因咽喉部喷雾麻醉后置胃管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一次置入成功率,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余春燕
关键词: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置胃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