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淑敏
-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庆石油勘探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活性氧化铝吸附法饮水除砷研究
- 1991年
- 活性氧化铝的除砷机理以吸附为主,其除As5+的效率非常显著地高于As3+。水中As3+用氯氧化后的去除率和As5+相同。含砷0.75mg/L左右的原水将pH调至6.0~6.5的条件下,除砷容量为1.4~2.0mg/g Al2O3,处理1m3水的化学品费用为0.221元。1m3 Al2O3每个周期可处理水1700m3以上。
- 李树猷何淑敏郑宇
- 全文增补中
- 活性氧化铝吸附法除砷再生规律初探
- 1992年
- 实验证明,用不同剂量的NaOH再生,再生均不彻底。活性氧化铝颗粒上再生残留砷与再生次数的关系可用指数方程表示。
- 郑宇李树猷何淑敏
- 关键词:饮水除砷
- 活性氧化铝吸附除砷再生规律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报告了活性氧化铝吸附除砷后的再生规律,研究表明,再生脱砷不彻底,其蓄积(残留)量(y)与再生次数(x)的关系与指数方程 Log(k-y)=a-bx 非常吻合,γ≥0.95;一般经过6~7次(周期)再生后,蓄积的砷与新吸附的砷即稳定地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稳定除砷容量是新料(第1周期)除砷容量的36.3~42.5%;活性氧化铝的最终(稳定)除砷容量或称设计容量≥0.41mgA_s^(5+)/g.Al_2O_3,周期产水量一般可达2000m^3·水/T·Al_2O_3以上。因此,采用活性氧化铝吸附法除砷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制水成本比饮水除氟低。
- 李树猷郑宇滕冬红何淑敏
- 关键词:砷
- 活性氧化铅除砷动态吸附再生规律研究
- 1992年
- 本文报告了活性氧化铝除砷的动态吸附与再生的规律。结果表明:再生残留砷的蓄积规律与指数方程Log(k—y)=a—bx非常吻合,除砷容量的变化规律则与指数方程Log(q—k)=a—bx非常吻合;活性氧化铝最终能保持一个稳定而有效的除砷容量,用于饮水除砷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便宜的。
- 李树猷滕冬红郑宇何淑敏
- 氯化铁混凝沉淀过滤法饮水除砷现场半生产性试验被引量:2
- 1992年
- 我们在实验室混凝沉淀法饮水除砷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氯化铁混凝沉淀过滤法对湖南省雄磺矿矿坑排水污染的河水进行了现场半生产性试验研究。采用水射器投加氯化铁溶液,经管道混合后进入反应沉淀池(池型为下部中间进水时是涡流式、锥体上沿切线方向进水时是旋流式)进行反应与沉淀。反应时间为17~20min,静止沉淀约4h后。
- 李树猷何淑敏郑宇许怀聪马先平高雪英曹幸明黄大刚田辉兵
- 关键词:氯化铁混凝沉淀饮水除砷河水
- 电渗析饮用水的腐蚀及其控制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电渗析饮用水的稳定指数>9.0,其侵蚀度高达0.59mm/a具有极严重的腐蚀性,是某油田生活供水管网产生“红水”和严重锈蚀的根本原因;水中铁细菌和硫细菌的大量存在则是管道结瘤、堵塞的生物学原因。电渗析淡水经再矿化后,侵蚀度<0.05mm/a,不仅可以保护管道,还改变了水型。
- 李树猷何淑敏郑宇周淑玉黄承武杨森焦自梅翟兴宏肖亚莉
- 关键词:再矿化
- 活性氧化铝去除饮水中共存砷氟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 1995年
- 每个周期终点均由出水氟浓度决定,除砷容量变化不明显,而除氟容量则随着运转周期的增加而降低,其变化规律与指数曲线方程Log(q-K1)=a-bx非常吻合;再生脱砷氟均不彻底,累积吸附量的再生效率均随再生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其变化规律均与指数曲线方程Log(η-K2)=a-bx相当吻合;累积残留砷氟随再生次数增加而增加,与指数曲线方程Log(K3-y)=a-bx非常吻合。此三条规律证明:活性氧化铝最终能保持一个稳定的除砷除氟容量。
- 李树猷郑宇何淑敏唐志刚
- 活性氧化铝滤层吸附法饮水除砷现场半生产性试验研究被引量:7
- 1991年
- 本文研究了现场饮水除砷及再生废水处理的工艺。用稀酸将原水pH降至6.0~6.5,再通过一个充填粒径为0.35~1.20mm、厚度为750mm的活性氧化铝滤罐。进水平均砷浓度为0.34~0.53mg/L,出水的平均砷浓度为0.014~0.028mg/L,平均除砷效率为94.7~95.9%。周期单位产水量≥4360m^3水/T·Al_2O_3。每立方米水的处理费用(包括化学品、滤料补充、废水处理)仅0.076元,低于饮水除氟的费用。强碱性含砷废水经中和及氯化铁混凝沉淀3天后,上清液中砷浓度降至0.009mg/L(远远低于0.5mg/L的排放标准),完全可以排放。
- 李树猷何淑敏郑宇许怀聪马先平高雪英曹幸明黄大刚田辉兵
- 关键词:饮水除砷活性氧化铝
- 混凝沉淀法饮水除砷研究被引量:12
- 1989年
- 本文采用两种混凝剂—氯化铁和硫酸铝对两种水质中两种价态的砷进行了除砷试验。结果表明:1.氯化铁去除很软水和硬水中0.34±0.01mg/L As^(5+)的适宜剂量分别为10和20mg/L左右;硫酸铝分别为40和60mg/L左右;2.氯化铁去除两种水质中0.33±0.01mg/L As^(3+)的适宜剂量分别为20和65mg/L左右;硫酸铝除As^(3+)的效率极低;3.As^(3+)用2.5mg/L的氯氧化后,其去除率与As^(5+)相似;4.两种混凝剂的除砷吸咐容量与砷平衡浓度的关系非常符合弗兰德利希吸咐等温式,说明其除砷机理是以吸咐沉淀为主。
- 李树猷何淑敏郑宇
- 关键词:砷水净化混凝沉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