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平
- 作品数:108 被引量:582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纪录片拍摄对“家庭空间”的准入问题探讨--以纪录片《镜子》为例
- 2020年
-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位,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隐蔽性。当纪录片创作以"家庭空间"作为主要叙事场景时,媒体的介入则有可能将这一私人场域带入公共空间,破坏其场景特征。作为"局外人"的纪录片创作者,拍摄家庭空间的过程暗含一组矛盾关系,即影像创作渴求更大深度的家庭空间展现与家庭成员的权利保护之间的不平衡。本文试图通过《镜子》的个案研究探讨纪录片创作与家庭空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对于"家庭空间"拍摄的准入问题。
- 何天平张榆泽
- 关键词:纪录片局外人准入《镜子》
- 数字时代的视听传播:基于内涵与外延的本体论阐释被引量:8
- 2021年
- 从广播电视到视听传播的演进,伴随数字时代的变革不断被注入想象力;对这种变化加以本体论视角的观照则体现相应的重要价值。本文着眼于对"视听传播"这一核心概念的阐释,从内涵和外延两个维度的辨析探讨作为一种社会机制的视听传播何以在不同社会层面实现语境化的意义生产,由此,尝试对视听传播的发展进路提供一定启发。
- 何天平
- 关键词:视听传播社会机制语境化
- 消费与赋权:偶像养成类节目的意义生产——对《偶像练习生》的个案考察被引量:1
- 2019年
- 本研究聚焦当前的偶像养成类节目文化现象,以2018年一档较为热门的偶像养成类节目《偶像练习生》为个案,借由深度访谈和话语分析的方法探究受众对该节目的解码机制,并重点分析节目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对受众消费需求进行满足、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受众的文化身份,以及如何在传—受互动中赋予受众各种话语权力的过程。研究发现,受众对于这类流行节目文本的消费,已不再仅仅作为被动的他者所在,而会根据自身的权力结构和文化认知对节目做出不同的个性解读。不同的解码方式则充分反应出"消费即是赋权"的社会话语,这对于今天的流行文化传播和视听内容生产具有一定的启示价值。
- 何天平崔家乐
- 关键词:消费文化
- 在传统和现代中游走:我国家庭伦理剧对“儿子”形象的建构被引量:1
- 2017年
- 代性别与权力的景观重建,反映着社会正经历的转型的重要缩影。透过大众媒介(如电视)对其的再现,进一步作用在社会文化的变迁之上。本研究以中国家庭伦理剧为样本,对其如何形塑"儿子"形象及其男性气质进行考察,试图阐释社会文化与大众媒介对当代男性气质的意义生产是如何得以可能的。
- 何天平
- 关键词:家庭伦理剧男性气质
- 文旅融合背景下微短剧业态的效益转化与产业赋能被引量:2
- 2024年
- 文旅融合背景下,作为数字文化新业态的微短剧蕴藏着拉动地方文旅消费的巨大潜力,微短剧业态和文旅产业的有机结合更是展现出兼具审美价值、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独特发展路径。“微短剧+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意义空间共创再现城市形象、以农文旅产业联动开发乡村在地资源、以创新表达“活化”历史文化遗产三种主要策略。尽管“微短剧+文旅”模式已取得丰硕成果,相关实践也展现出丰富的想象空间,但进一步推动“微短剧+文旅”模式的提质升级以实现微短剧和文旅的深度双向赋能,还要从创作、运营、新质生产力培育等多方面入手,多措并举构筑“微短剧+”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
- 何天平李杭
- 微短剧“出海”的产业化潜力及发展路径构想被引量:15
- 2024年
- 在全球短视频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崛起中的微短剧日益成为影视产业“出海”的新增长极,有望形成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影视文化“走出去”的新动能。总体来看,目前的微短剧“出海”实践已在平台建设、内容建设、商业探索和受众基础培养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产业化潜力,但同时面临由供给端、需求端及相关社会文化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构性困境。本文认为,从新技术赋能、本土化内容创新、跨类型融合、专业化人才培养维度培育新质生产力,是微短剧“出海”加快提质增效、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可能路径。
- 何天平李杭
- 关键词:结构性困境
- 论“孙悟空”影视形象的变迁轨迹及其现代性改造被引量:1
- 2017年
-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影视改编已有90多年的历史,这一名著母体为传统影视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长点,且不断在大众媒介的再现中找到新的艺术表达。本文基于《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影视形象,阐释该形象在作品变迁史中所经历的建构、解构与重构三个阶段,进而探讨在现代性改造语境中传统影视剧的社会文化变迁。
- 何天平许雨婷
- 关键词:影视作品《西游记》孙悟空形象社会文化
- 以“教长辈看电视”之名:作为沟通情境的“观看”与新型客厅文化构建被引量:6
- 2023年
- 随着媒介智能化趋势不断加速,智能电视适老议题逐渐为社会各界瞩目。智能电视适老不仅是技术难题,也通过“教长辈看电视”等机遇创设新的家庭观看情境。本文从“智能电视不适老”的矛盾出发,着眼于混杂媒介特征深度影响家庭传播实践的现实趋向,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面向家庭中的长辈成员与子辈成员开展研究,考察作为家庭沟通情境的“观看”,在提供智能电视适老困境解决方案的同时,如何更进一步地塑造家庭代际关系并生成全新的“客厅文化”想象。
- 何天平蒋贤成
- 关键词:观看智能电视
- 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下产品思维的建构被引量:3
- 2023年
- 系统性实现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进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产品思维为此创造了丰富可能性,也为教育出版数字产品的升级改造带来重要创新方向。从提升用户体验出发建构产品思维的观念及实践,正逐步构成深化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要求。据此,本文立足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现实,通过归纳总结产品思维在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探索中的建构及运用,尝试从中发掘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突破可能性。
- 何天平宋航
- 关键词:教育出版用户体验情感反馈
- 《上新了·故宫》:重构“空间”与“时间”的意义生产被引量:9
- 2019年
- 当前,文化类节目发展火热,却也面临创新突围的困境问题。《上新了·故宫》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形态扩展,以大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更喜闻乐见的方式挖掘文化记忆,为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
- 何天平张榆泽
- 关键词:文化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