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兆武
- 作品数:39 被引量:316H指数:9
- 供职机构:环球人物编辑部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20世纪的历史学》中译本序言
- 2000年
- 格·伊格尔斯何兆武
- 关键词:兰克历史学历史研究派克中译本
- 全文增补中
- 幸福没有标准答案
- 2013年
- 这个世界没有那么简单,许多东西我们无法用常识去表达,只有在更高的层面上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如果我们非要用常用语言去表达,那就是把它简单化了。
- 何兆武笑意
- 关键词:心理学价值观心态
- 历史理性的重建——奥特迦·伽赛特历史体系观散论被引量:2
- 1993年
- 奥特迦·伽赛特在当代西方知识界是很有影响的思想家,但国内的有关研究至今尚不多见。本文旨在阐发和评论奥特迦史学理论的某些方面,特别是有关他重建历史理性的理论。本文在一系列基本论点上,不同意他的见解,但认为其中有些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它们有助于扩展和深化我们的历史思维。
- 何兆武
- 关键词:历史理性知识界史学理论历史思维
- 世纪之交的历史学:回顾和展望被引量:2
- 1992年
- 任何学科都是由材料和理论而形成的一个辩证整体,两者既对立又结合,既分离又统一。历史学亦然。历史材料不断有新发见、新积累,历史观念不断在变革、在更新;所以历史就不断在重写。历史事实一旦成为过去,就是固定不变的了;但对它的研究和解释却不断在革新。材料的新发见,不仅是简单地指发见了新的材料,而且更多地是指用新的观念去研究原有的旧材料,于是旧材料就转化为新材料,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意义。理论首先是时代的产物(而非材料的产物)。
- 何兆武
- 关键词:历史学历史观念历史事实历史研究史学界历史学家
- 略论徐光启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被引量:9
- 1983年
- 十七世纪初期的徐光启,和西方近代思想的奠基者培根、伽里略、开普勒、笛卡儿等人恰好同时。徐光启的科学贡献,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而对他的哲学思想,却历来为研究者所忽视,本文试图就这后一方面略论徐光启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 何兆武
- 关键词:中国思想史哲学思想奠基者开普勒
- 明清之际中国人的科学观——以徐光启为例被引量:4
- 2004年
- 明清之际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中国思想家对待科学的态度,和当时到中国来的西方传教士是不相同的;当时中国思想家的科学观,未必都是西方文化刺激的结果。徐光启等人的科学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远远超出当时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之上,甚至可以和同时代西方的培根、伽里略、笛卡尔等大思想家相提并论。
- 何兆武
- 关键词:中国人科学观明朝清朝
- 社会形态与历史规律被引量:30
- 2000年
- 关于中国历史发展的社会形态及相关理论问题 ,五六十年代时曾有相当热烈的讨论。改革开放初期 ,史学界又曾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探讨 ,但因种种原因而未能深入。得益于基础研究和实证研究近 2 0年来的发展和进步 ,使我们今天有可能从新的高度重新认识这一问题。对于涉及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社会形态及相关理论问题再做反省和研究 ,已经重新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本刊编辑部与南开大学历史系在去年 11月联合召开了“中国社会形态及其相关理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这里发表的是会后我们约请部分学者撰写的笔谈。我们欢迎对此问题有兴趣的学者积极参与讨论 ,以促进史学理论研究的进步。
- 何兆武
- 关键词:社会形态历史规律史学思想历史发展
- 全文增补中
- 旧制度时期的法国与中国文化被引量:2
- 1992年
- 在中西交通史的研究领域内,中国文化与法国的关系始终是一个热门题目,对于这一幕历史究竟应该怎样予以评价,历来的研究者人言言殊,似乎至今尚无一致的定论。本文试图通过论述在旧制度(ancien régime)时期法国发现中国文化的历程,来对旧制度时代末期法国文化所受中国的影响提供某些线索。虽则历史的这一幕在西欧是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现象,但对法国却更具有其特殊的意义;法国这一特例也许更能有助于我们理解整个西欧。
- 艾丹妮何兆武
- 关键词:中西交通史文化法国文化来华传教士耶稣会士
- 中学、西学与近代化
- 2009年
- 一、中学与西学
从鸦片战争到今天的一个半世纪里,中学与西学之争是不断的。我原以为解放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因为解放后我们的思想应该提高了一个层次,这个问题就不成其为问题了。可是出乎我的意料,这些年——至少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学、西学的问题又成了一个争论的焦点。因此我想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再由此来谈现代化。
- 何兆武
- 关键词:西学近代化鸦片战争解放后
- 柏克《法国革命论》中文版译者序被引量:1
- 2013年
- 一
柏克(Edmund Burke,1729-1797年)是18世纪下半叶英国最享盛名的政治理论家,《法国革命论》是他最享盛名的一部作品。这本书写成于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次岁,它和大革命前两年英国作家扬(Arthur Young)所写的《法国旅行记》同为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当时英国两部最重要的第一手历史文献。
- 何兆武
- 关键词:法国大革命译者中文英国作家政治理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