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祖东
- 作品数:46 被引量:186H指数:7
- 供职机构: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马鞍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方法对3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结果 32例术后按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评定预后:Ⅰ级5例,Ⅱ级12例,Ⅲ级8例,Ⅳ级3例,死亡4例。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是一种损伤小、疗效佳、预后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 戴荣权任祖东李明吕文革朱庆宝
- 关键词:脑出血基底节区显微神经外科经外侧裂入路
-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erime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hemorrhage,PNSAH)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对11例PNSAH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治疗与预后的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PNSAH患者无意识障碍,Hunt-Hess分级均为Ⅰ~Ⅱ级,无明显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与再出血等并发症,预后较好。结论正确认识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提高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水平。
- 戴荣权任祖东李明吕文革朱庆宝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 重型颅脑损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 2005年
-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点及其主要诱因、感染特点,以寻找MODS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收集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的单纯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ODS病人46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MODS多发生于脑水肿高峰期,GCS评分越低发生率及病死率越高,肺脏是受累最常见的器官,肾功能衰竭者,病死率最高。结论预防发生MODS即是最好的治疗。在病灶清除、解除颅高压的同时,充分考虑多因素致MODS作用,积极控制感染、抗休克、纠正电解质紊乱和低氧状况,加强营养支持,可望减少MODS的发生。
- 任祖东姜新建赵瑞斌李明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MODS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颅脑损伤后MODS病人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救治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评估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救治结果。方法对2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预后按GOS评分,良好者8例(36.4%),轻残4例(18.2%),重残2例(9%),植物生存3例(13.6%)。死亡5例(22.7%)。结论早诊断、早治疗、积极抗休克治疗、合理的救治顺序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治疗效果,减少致残率及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 姜新建任祖东李明戴荣权吕文革朱庆宝周夏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多发伤
- 高血压脑出血的早期小骨窗开颅40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小骨窗开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9月接受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评价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术后第1d血肿残留〈30%24例,30%-50%12例,〉50%4例;3~7d复查CT血肿基本引流干净。术后3-6个月情况,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良好21例,轻残8例,中残8例,重残1例,死亡2例;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5分19例,4分9例,3分8例,2分2例,1分2例。结论: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满意,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 吕文革任祖东姜新建李明戴荣权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
- 超早期侧脑室外引流辅以尿激酶灌洗和腰穿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评估超早期侧脑室外引流辅以尿激酶灌洗和腰穿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效果。方法采用超早期侧脑室外引流辅以尿激酶灌洗和腰穿置管持续引流对21例重度脑室出血病例进行治疗,并与同期单纯行双侧脑室外引流辅以尿激酶21例比较。结果治疗组血性脑脊液澄清时间、第三、四脑室积血基本消失时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及术后6月日常生活能力均显著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超早期侧脑室外引流辅以尿激酶灌洗和腰穿置管持续引流,能尽早清除第三、四脑室血肿,及早疏通脑脊液循环,快速廓清全脑室系统血肿,治疗脑室出血效果确切。
- 吕文革任祖东姜新建李明戴荣权
- 关键词: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腰穿置管持续引流尿激酶
- 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28例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8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症状、诊断方式、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手术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20例,SimpsonⅡ级切除8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2月~10年(平均5.1年),复发1例。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有效的控制术中出血,保护上矢状窦,避免回流静脉的损伤是提高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效果的重要因素。
- 任祖东李明戴荣权吕文革朱庆宝周夏舒志强黎明
- 关键词:矢状窦脑膜瘤显微外科
-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
- 2011年
- 海绵窦是一对位于蝶鞍两旁较大的静脉腔隙,前起自眶上裂,后止于岩骨尖,长约2cm,其内有颈内动脉穿行。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mous fistula,CCF)一般指海绵窦段的颈内动脉,或其在海绵窦段的分支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1],导致相应的症状。
- 任祖东
- 关键词: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海绵窦段动静脉眶上裂岩骨尖
- 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及DSA复查的颅内动脉瘤的DSA影像、介入治疗及随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病情按Hunt-Hess法分级I:级4例,Ⅱ级8例,Ⅲ级2例,Ⅳ级1例。均经DSA全脑血管造影确诊后采取血管内栓塞治疗,14例动脉瘤致密栓塞,1例动脉瘤大部栓塞。动脉瘤栓塞术后轻偏瘫2例,死亡1例。结论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李明任祖东戴荣权朱庆宝黎明王晓健
- 关键词:脑动脉瘤弹簧圈介入栓塞术
- 老年人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26例临床分析
- 2008年
- 姜新建任祖东李明戴荣权吕文革朱庆宝周夏
- 关键词: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老年人死亡率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