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代景伟

作品数:12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术后
  • 4篇麻醉
  • 3篇术后认知
  • 2篇丁胺
  • 2篇多巴
  • 2篇多巴酚丁胺
  • 2篇液体疗法
  • 2篇镇痛
  • 2篇置换术
  • 2篇认知功能障碍
  • 2篇手术
  • 2篇术后认知障碍
  • 2篇术后镇痛
  • 2篇髋关节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髋关节置换术
  • 2篇疗法
  • 2篇颅脑
  • 2篇脑灌注
  • 2篇静脉

机构

  • 11篇厦门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代景伟
  • 3篇冯宇峰
  • 3篇陈振毅
  • 3篇林梁
  • 3篇洪丽琼
  • 2篇房正华
  • 2篇马宝林
  • 2篇孙晓欧
  • 2篇宋湖平
  • 1篇林献忠
  • 1篇马宝林
  • 1篇刘德顺
  • 1篇黄海玲
  • 1篇段宗伟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草药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Notch信号转导通路洋川芎内酯Ⅰ对大鼠颅脑损伤后中枢神经再生修复作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洋川芎内酯Ⅰ(SEⅠ)基于Notch信号转导通路对颅脑损伤大鼠中枢神经再生修复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EⅠ低(SEⅠ-L,36 mg·kg^(-1))、中(SEⅠ-M,72 mg·kg^(-1))、高(SEⅠ-H,144 mg·kg^(-1))剂量组以及SEⅠ(144 mg·kg^(-1))+γ分泌酶抑制剂DAPT(50μg·kg^(-1))组,每组15只。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法制备大鼠颅脑损伤模型,于造模成功后24 h内完成第一次给药,连续给药7 d;假手术组仅开颅不致伤。给药结束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HE染色观察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组织病理变化,q RT-PCR法检测海马组织中Notch1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Notch1、Hes1、Hes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海马形态正常,未见损伤;模型组存在明显结构异常,神经元坏死、排列紊乱;SEⅠ3个剂量组随药物剂量升高,神经元排列逐渐整齐有序,坏死情况改善;SEⅠ+DAPT组与SEⅠ-H组相比,神经元改善情况较差。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NSS,外周血清BDNF、NGF含量以及海马组织中Notch1 mRNA和Notch1、Hes1、Hes5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SEⅠ3个剂量组NSS均显著降低,BDNF、NGF含量以及Notch1 mRNA和Notch1、Hes1、Hes5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且存在剂量依赖性(P<0.05);与SEⅠ-H组比较,SEⅠ+DAPT组NSS显著升高,BDNF、NGF含量以及Notch1 mRNA和Notch1、Hes1、Hes5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SEⅠ能够促进颅脑损伤大鼠中枢神经的再生修复,其机制可能与Notch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房正华马宝林宋湖平代景伟孙晓欧李海英
关键词: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再生
改良围术期GDFT用于高龄骨科患者术后早期认知障碍的预防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改良围术期目标导向液体疗法用于高龄骨科患者术后早期认知障碍的预防作用。方法择期手术ASAⅠ~Ⅱ级75岁以上高龄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A组(对照组)术中按围术期目标导向液体疗法(GDFT)予以输液治疗;B组(实验组)术中予以改良围术期目标导向液体疗法,即在疗法开始时就经中心静脉泵注垂体后叶素0.0004μ/kg/min^0.0015μ/kg/min并随血压调整剂量。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前1 d,术后1 d,4 d,7 d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和术后认知障碍(POCD)发生例数。结果术前1 d的两组MMSE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 d,4 d,7 d的B组MMSE评分高于A组(P<0.05)。POCD发生例数(%),术后1 d,4 d,7 d,B组少于A组(P<0.05)。结论改良围术期目标导向液体疗法用于高龄骨科患者术后早期认知障碍有显著预防作用。
代景伟
关键词:术后认知障碍多巴酚丁胺垂体后叶素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七氟醚组60例,手术中使用七氟醚麻醉;丙泊酚组60例,手术中使用丙泊酚麻醉。使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在患者手术前1 d、手术后1、3、7 d时进行认知功能的检测;在手术前1 d、手术后1 h和手术后1 d分别取2组患者静脉血5 mL,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发来检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情况;观察患者手术后的苏醒时间和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丙泊酚组患者平均苏醒时间(18.94±3.32)min,七氟醚组患者平均苏醒时间(10.62±2.31)min,七氟醚组优于丙泊酚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患者手术后1d MMSE评分比手术前1 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 d和7 d其评分恢复至手术前水平;丙泊酚组患者手术后1d MMSE评分比手术前1 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 d虽有上升但仍未到达手术前水平,和七氟醚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TNF-α与IL-6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丙泊酚组患者手术后1h和手术后1d TNF-α与IL-6升高比七氟醚组更多,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的患者手术后其认知能力恢复的较快,对患者不良反应少。
代景伟林献忠
关键词: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影响老年手术患者
改良目标导向液体疗法预防高龄骨科下肢手术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观察
2018年
目的探讨改良目标导向液体疗法对高龄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ASAⅠ~Ⅱ级75岁以上高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n=30),A组(对照组)术中予目标导向液体疗法(GDFT)治疗;B组(实验组)术中予改良GDFT治疗。以每搏量变异度(SVV)作为主要指标判断容量负荷。治疗中持续泵注垂体后叶素0.000 4 u/kg/min~0.001 5 u/kg/min并根据血压调整剂量。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前1 d,术后1 d,4 d,7 d,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例数。结果 POCD发生例数(%),术后1 d,4 d,7 d,B组少于A组(P <0.01)。结论改良GDFT对高龄骨科下肢手术患者的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有预防作用。
代景伟陈振毅洪丽琼冯宇峰林梁
关键词:术后认知障碍每搏量变异度脑灌注多巴酚丁胺
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需要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气管插管麻醉,实验组患者接受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后的相关功能、完全阻滞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完全阻滞时间以及麻醉开始作用时间显著多于实验组患者,P<0.05;麻醉后,对照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P<0.05,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接受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更好。
洪丽琼代景伟
关键词: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气管插管麻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芬太尼静脉输注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芬太尼静脉输注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100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对照组)术后持续静脉输注芬太尼15μg/h;B组(实验组)术前15 min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 mg/kg,术后持续静脉输注芬太尼15μg/h。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1、3、6、12、18、24 h视觉模糊(VAS)评分,镇痛满意度,追加补救镇痛药的例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结果:术后1、3、6、12 h B组镇痛VAS评分低于A组(P<0.01或P<0.05),18 h后两组镇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优良率为64%,B组为96%,两组镇痛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12 h内A组有18例需肌注哌替啶来缓解疼痛,B组仅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15 min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 mg/kg增强了小剂量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同时减少了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段宗伟黄海玲代景伟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芬太尼术后镇痛
盐酸戊乙奎醚与咪达唑仑及氯氨酮组合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疗效评价
2011年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与咪达唑仑及氯胺酮组合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疗效,与传统术前用药加基础麻醉的优劣。方法选择ASAⅠ~Ⅱ级1~6岁择期手术小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n=30)。A组按传统方法,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01 mg/kg+地西泮0.02 mg/kg,入室前肌注氯胺酮4~8 mg/kg做基础麻醉;B组未用术前药,入室前肌注盐酸戊乙奎醚0.01~0.015 mg/kg+氯胺酮2~2.5 mg/kg+咪达唑仑0.05~0.1 mg/kg(总量<2 mg)。入室后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以丙泊酚6 mg/㎏/h+瑞芬太尼6μg/㎏/h维持至术前5 min停药。观察两组基础麻醉的起效时间、小儿配合度、术中分泌物量以及术中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变化。结果两组镇静、镇痛评分无差异(P>0.05)。B组麻醉后HR明显慢于A组(P<0.05),术毕时两组间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后HR明显增快(P<0.05),B组麻醉前后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两组间及麻醉前后差异无差异(P>0.05)。B组基础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麻醉后口腔分泌物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与咪达唑仑及氯氨酮组合用于小儿基础麻醉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方法。
代景伟刘德顺马宝林
关键词:小儿基础麻醉盐酸戊乙奎醚咪达唑仑术前用药
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低血压与术后早期认知障碍的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术中低血压与术后早期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对2014年8月—2017年8月的104例(ASAⅠ~Ⅱ级)在本院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4例患者按术中是否出现术中低血压,分为A组(n=50发生术中低血压)、B组(n=54未发术中生低血压)。所有患者均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A组、B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6.0%(18/50)、11.1%(6/54),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2 d、术后3 d、术后4 d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 d发生早期认知功能障碍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术中低血压,将致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升高。
代景伟林梁冯宇峰陈振毅
关键词: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高龄骨科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经静脉自控镇痛用于高龄骨科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手术ASAⅠ~Ⅱ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n=30),A组(对照组):术毕前15 min缓慢静注芬太尼50μg作为负荷剂量,术后持续静脉输注芬太尼16μg/h+昂丹斯琼160μg/h;B组(实验组):术前15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术毕前20 min静注地佐辛5 mg作为负荷剂量,术后持续静脉输注地佐辛0.5 mg/h+氟比洛芬酯4 mg/h+昂丹斯琼160μg/h。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2、4、6、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追加补救镇痛药的例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结果术后2、4、6、12、24、48 h,B组镇痛VAS评分低于A组(P<0.05或P<0.01)。在术后2~48 h内A组有9例需静注地佐辛来缓解疼痛,B组仅1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经静脉自控镇痛用于高龄患者安全、效果确切、并发症少,优于芬太尼经静脉自控镇痛。
洪丽琼代景伟
关键词:地佐辛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环氧化酶抑制剂
右美托咪定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HMGB1与Syndecan1水平影响及抗炎机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啶全凭静脉麻醉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l)水平影响及抗炎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在本院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120例,均在TIVA下择期行宫颈癌根治术,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行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啶TIVA,对照组(60例)行丙泊酚、瑞芬太尼、等剂量生理盐水TIVA,观察患者手术时间、尿量、输液量和术前、术后3、6、12、24小时患者体温、心率、血清白细胞计数、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蛋白C(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Syndecan1含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尿量及输液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6小时心率及体温低于对照组,术后24小时血清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小时血清HMGB1低于对照组,术后3、6小时血清IL-6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啶TIVA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可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含量,减轻机体应激反应程度。
代景伟陈振毅冯宇峰林梁
关键词: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啶全凭静脉麻醉宫颈癌根治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