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宏
- 作品数:27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高压氧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采用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及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脑梗死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代宏陈岚郭琴
- 关键词: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压氧
- 脑出血与医院肺部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
- 2003年
- 冯莲英桂芗湘王传森陈阳代宏田锦勇
- 关键词:脑出血医院肺部感染
- 血管支架成形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对已公开发表的支架成形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以评估支架围置入期安全性、成功率和预后方面的效果。方法:对EMbase(1980/2008-12)、MEDLINE(1966/2008-12)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08-12)、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进行检索,筛查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并对脑血管病杂志及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进行手工检索。对脑血管支架置入后的动物实验加以整理;对脑血管支架置入后的临床实验加以整理,结合其随访和功能评价等方面,进行脑血管支架植入后生物相容性的观察研究。结果:从15篇有关脑血管支架置入的动物实验选出5篇,实验结论显示多种形式的支架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血管狭窄和预防血管再狭窄的作用,且生物相容性良好,可以作为临床选用支架的参考。确定相关脑血管支架置入的临床试验文献15篇并结合本单位治疗病例,共包含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476例;平均置入成功率达96.9%;置入后30d内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1.42%,30d后1年内累积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0.58%。结论:支架成形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代宏彭鸿灵董明浩李华阳晋李雪松
- 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 2008年
- 将12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3例、B组40例、C组38例,在应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肝素治疗及常规治疗,观察三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凝血功能变化。发现A组有效率为88.37%,B组为77.78%,C组为63.16%;A组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P<0.05),A、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认为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优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
- 代宏李华朱思刚
- 关键词:奥扎格雷钠阿司匹林肝素钠
- 缺血性卒中溶栓后症状性出血转化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代宏董名昊彭鸿灵
- 关键词:出血性转化溶栓治疗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IL-6测定及与病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IL-6水平变化及其在病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同期收治的ACI患者150例(ACI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对照组),两组均抽取(ACI组于入院第1、7、14、21天,对照组于体检当日)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检测血清CRP及IL-6;入院第1天和第21天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BI)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后21 d进行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定。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观察血清CRP、IL-6与BI、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CI组血清CRP、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有意识障碍者显著高于无意识障碍者,大面积梗死者>中面积梗死者>小面积梗死者(P均<0.05);血清CRP、IL-6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与BI评分呈负相关(P均<0.05);治疗后GOS评定为病情好转者入院初期血清CRP、IL-6水平低于病情恶化者(P均<0.05),且随住院时间延长好转者呈降低趋势、恶化者呈升高趋势。结论血清CRP及IL-6水平升高在ACI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患者病情判断及转归预测的标志物。
- 瞿浩李玫代宏张华
- 关键词: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 448例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变化与预后关系探讨被引量:1
- 2003年
- 代宏李华田锦勇
- 关键词:脑出血心电图昏迷预后
- 青年脑出血21例临床分析
- 2003年
-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工作节奏的加快,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而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青壮年脑出血越来越常见,为了探索青壮年脑出血的病因和预后,我们收集了1995年至2001年收治的50岁以下青壮年脑出血2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男:女=2.5:1,年龄29~50岁,其中29岁1例,31~35岁2例,36~40岁3例,41~45岁8例,46~50岁7例,平均年龄43.42±5.21岁,职业为工人9例,干部5例,农民4例,其他3例。
- 代宏
- 关键词:青年脑出血预后
- 癌性神经病10例
- 2003年
- 代宏桂芗湘
- 关键词:神经内科
- 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糖尿病大鼠海马P38、TLR4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观察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糖尿病大鼠海马P38蛋白及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大鼠64只,采用链佐菌(STZ)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2组.A组为糖尿病+颈交感神经阻滞组(n=32),B组为糖尿病组(n=32).水迷宫实验行定位航行实验及空间探索实验观察A、B组大鼠造模前(T_1)、造模后8(T_2)、10(T_3)、12(T_4)周的认知功能.分别于各时点每组各处死8只大鼠,采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P38、TLR4的表达.结果:A、B组8、10、12周逃避潜伏期较造模前明显延长、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B组比较,A组(颈交感神经阻滞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增加(P<0.05).A组各时点海马P38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海马TLR4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于B组(P<0.05).A组各时点海马P38mRNA相对表达倍数明显高于B组,海马TLR4mRNA相对表达倍数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颈交感神经阻滞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认知功能,可能与其降低炎症反应、调节P38蛋白的表达有关.
- 贺纯静邹晋峰康新国代宏
- 关键词:颈交感神经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