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新霞
-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肾衰病人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02年
- 【摘要】目的 了解慢性肾衰(CRF)病人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包括代谢性酸中毒、血透、营养状况等。方法 以放免法测定70名正常人与70名CRF病人(其中非透析CRF病人46名,血透病人24名)血清瘦素水平,观察其变化及其与血浆HCO3一、肾功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脂等之间的关系。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浓度为 6.99士 5.78ng/ml,与 BMI呈明显正相关,且女性瘦素浓度明显高于男性(P<0.005)。CRF病人血清瘦素浓度为12.95上13.27ng/ml,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05),亦与 BMI呈明显正相关,且女性浓度明显高于男性(P<0、005)。其中非透析病人血清瘦素浓度为13.51 13.82nyml,经纠正酸中毒治疗后其水平明显升高至22.96 f 27.33nyml(P<0.0);血透病人透析前、后血清瘦素浓度分别为1176土1219ng/ml及1223上14.50ng/ml,两者无显著差异(P>0 05)。CRF病人血清瘦素浓度与血浆 HCO3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本组 CRF病人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代谢性酸中毒可使CRF病人血清瘦素水平下降;本组血透病人透析后应素水平无明显变化,可能与代谢性酸中毒纠正后瘦素水平下降“抵消”了血透对瘦素的清除作用有关;CRF病人的营养状况可能与血清瘦素水平变化有关。
- 殷苏燕仇新霞李艳郑法雷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瘦素代谢性酸中毒营养状况
- 抗肥胖激素-瘦素(Leptin)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1999年
- 自1994年抗肥胖激素基因克隆以来,有关这方面研究已有较多进展。本文对抗肥胖激素的来源、基因调节与受体、代谢与清除、生理功能及调节、慢性肾衰时的改变及其意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一展望。
- 仇新霞
- 关键词:基因调节
- 慢性肾衰患者贫血与血清瘦素的关系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CRF患者血清瘦素的浓度 ,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常规分析方法测定肾功能和各有关的生化指标 ,以SPSS10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浓度为 (10 .0 4± 7.0 0 ) μg L ,血清瘦素浓度与BMI呈明显相关 (r=0 .4 1,P <0 .0 1) ,且女性血清瘦素浓度较男性高 (t=3.194 6 ,P <0 .0 1)。CRF患者血清瘦素浓度仍然与BMI有关 ,其相关系数为 0 .4 5 (P <0 .0 1) ,男性患者血清瘦素浓度较女性患者低 (t=3.6 6 5 7,P<0 .0 1)。CRF男性较正常男性、CRF女性较正常女性其血清瘦素水平均显著升高 (t分别为 2 5 5 72和 2 916 6 ,P均 <0 .0 5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 ,血清瘦素水平受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和GFR的影响 ,其回归系数分别为 1.2 0 2 1、1.4 36 6、2 .6 813和 - 0 .14 13,P均 <0 .0 5 ;而血红蛋白浓度受到血白蛋白、血清瘦素和尿素氮的影响 ,其回归系数分别为 2 .5 110、1.32 2 6和 - 0 .3112 ,P均 <0 .0 5。结论 本组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 ,不仅仅由GFR下降引起 。
- 仇新霞郑法雷李艳
- 关键词:慢性肾衰贫血血清瘦素血红蛋白放射免疫分析法
-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明确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血液透析 (简称“血透”)前后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 ,并探讨其与蛋白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 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CRF患者血透前后血清瘦素的浓度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分析其与肾功能及血气分析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浓度为 (10 .0 4± 7.0 0 ) μg/L ,血清瘦素浓度与体重指数 (BMI)呈明显相关 (r =0 .41,P <0 .0 1) ,且女性血清瘦素浓度较男性高 (P <0 .0 1)。血透患者透析前血清瘦素浓度 (11.76± 12 .19) μg/L ,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透析后血清瘦素浓度为 (12 .2 3± 14.5 0 ) μg/L ,与透析前比较亦无显著差异。血透患者血清瘦素浓度仍然与BMI有关 ,其相关系数为 0 .39(P <0 .0 1) ,这些患者透析前血清瘦素浓度受到年龄、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尿素氮的影响 ,其回归系数分别为0 .2 2 80、0 .90 2 5、3.0 85 3和 - 0 .0 949,P均 <0 .0 5。结论 本组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并不升高 ,血透前后血清瘦素水平亦无明显变化 。
- 仇新霞郑法雷李艳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瘦素血液透析
- 慢性肾功能衰竭代谢性酸中毒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代谢性酸中毒 (代酸 )患者酸中毒纠正前后血清瘦素浓度的变化 ,确定这种变化与代谢性酸中毒间的关系及其对蛋白营养不良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CRF代酸患者血清瘦素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分析其与血生化、血气分析、体重指数 (BMI)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CRF代酸患者血清瘦素浓度于纠酸前、纠酸后即刻和纠酸后 3d分别为 (14.2 3± 12 .0 6 )、(14.18± 12 .5 8)及(18.73± 15 .98) μg/L ,纠酸后 3d较前明显升高 (P <0 .0 5 ) ;且受BMI和血清白蛋白 (Alb)的影响 ,血清瘦素浓度与BMI和Abl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血清瘦素 (μg/L) =- 5 6 .132 0 +1.6 2 13BMI(kg/m2 ) +0 .96 2 5Alb (g/L) (P <0 .0 1)。结论 CRF代谢性酸中毒抑制血清瘦素的分泌 ,血清瘦素浓度的高低与营养不良无关。
- 仇新霞郑法雷李艳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瘦素体重指数代谢性酸中毒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血清维生素B_(12)、叶酸、脂蛋白(α)水平的关系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其代谢因子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血肌酐(SCr)及有关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4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组46例。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方法测定血清HCY浓度,同时测定血清叶酸、维生素B_(12)、SCr、ALB、血脂、脂蛋白及瘦素(Leptin)浓度。结果 CRF患者血清HCY浓度(24.6±8.1)μmol/L比正常对照组(10.7±3.8)μmol/L,显著升高(P<0.001);CRF患者叶酸水平(14.5±8.8)ng/ml比正常人(5.5±2.5)ng/ml显著升高(P<0.001),血清维生素B_(12)(456±309)pg/ml比正常人(346±117)pg/ml明显升高(P<0.05);血清HCY浓度与叶酸、维生素B_(12)浓度呈明显负相关(分别为r=-0.586,P<0.01;r=-0.442,P<0.05);血清HCY浓度与SCr、Lp(a)浓度呈明显正相关,与瘦素及其它血脂水平无明显相关;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血清HCY水平(17.6±6.2)μmol/L比透析前(25.4±8.2)μmol/L明显下降(P<0.001)。结论CRF患者血清HCY水平比正常人明显升高;CRF患者肾功能、血清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是影响HCY水平的重要因素;血清脂蛋白(a)增高与高HCY血症密切相关;口服叶酸治疗不能满意纠正高HCY血症;血液透析可清除体内部分HCY。如何完全纠正CRF患者高HCY血症尚?
- 李艳郑法雷仇新霞段琳朱昭明陈晓薇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高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脂蛋白(Α)
- 代谢性酸中毒对慢性肾衰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0年
- 目的 :初步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血清瘦素浓度的变化与代谢性酸中毒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 ,观察代谢性酸中毒纠正前后CRF患者血清瘦素浓度的变化。 结果 :正常人血清瘦素浓度为 10 0± 7 0 0 μg/L。CRF代谢性酸中毒患者血清瘦素浓度于纠酸前、纠酸后即刻和纠酸后 3天分别为 14 5± 9 2 7、15 3± 11 9、19 3± 14 6 μg/L ,纠酸前、纠酸后即刻血清瘦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纠酸后 3天血清瘦素浓度较纠酸前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两组血清瘦素浓度与体重指数 (BMI)均呈明显正相关 ,且女性血清瘦素浓度均分别高于男性 (P <0 0 1)。 结论 :①本研究提示 ,代谢性酸中毒可能对体内瘦素分泌具有抑制作用 ,且CRF患者的高瘦素血症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被酸中毒所掩盖。②CRF代谢性酸中毒患者中 ,女性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男性。
- 郑法雷仇新霞李艳袁群生
- 关键词:瘦素代谢性酸中毒肾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