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凤
-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南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长春新碱、环磷酰胺与甲基泼尼松龙三联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分析长春新碱、环磷酰胺与甲基泼尼松龙三联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泼尼松龙和环磷酰胺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长春新碱,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者SLE-DAI评分、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含量、血清蛋白(ALB)、尿素氮(BUN)、补体(C)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6个月后,两组患者SLEDAI评分、BUN、Scr、24 h尿蛋白含量均下降,C3、C4、ALB均上升,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新碱、环磷酰胺与甲基泼尼松龙三联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效果好,能有效抑制淋巴细胞活化,降低炎症介质水平,阻止病情进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 李学燕于海凤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炎症介质预后
- 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研究普贝生的临床引产效果,与催产素进行比较。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7月无规律宫缩产妇100例,半数作为研究组给予后穹窿放置普贝生以促宫颈成熟,待宫颈开至3-5cm,或出现宫缩过强、胎儿宫内窘迫时取出,对照组给予催产素;对比两组总产程、阴道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副作用等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产程明显缩短,阴道出血量少,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增加,而剖宫产率降低。结论普贝生促进宫颈成熟效果明显优于催产素,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 于海凤李秀荣
- 关键词:普贝生引产足月妊娠催产素
- 阴道口粘连合并巨大阴道结石1例被引量:1
- 2007年
- 患者,女,21岁,因不能进行性生活6个月就诊。患者15岁初潮,月经规律,无痛经。4岁时因车祸导致骨盆及尿道损伤,并行经膀胱尿道造口术,术后患者自觉排尿正常,未进行术后随诊。
- 于海凤王玉霞
- 关键词:阴道结石
- 30例足月头位妊娠胎膜早破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30例足月头位妊娠胎膜早破分娩方式及其妊娠结局。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确诊治疗的30例足月头位妊娠胎膜早破孕妇(观察组),选取同期确诊收治的30例足月头位分娩无胎膜早破孕妇(对照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32.5%)显著低于对照组(65.0%);剖宫产率(60.0%)、难产率(70.5%)及各项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足月头位妊娠胎膜早破致使孕妇多行剖宫产分娩,易受各类因素感染,显著增加胎儿胎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应加强早期卫生宣教及各项感染预防措施,提高母婴生存率及生命质量。
- 李学燕于海凤
- 关键词:胎膜早破足月妊娠头位分娩
- 消风散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研究消风散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小儿慢性荨麻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仅采用地氯雷他定治疗,而治疗组应用消风散与地氯雷他定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风散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李学燕于海凤
- 关键词:消风散地氯雷他定小儿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 探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配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就诊的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104例异位妊娠患者,采取MTX配合中药治疗。结果成功治愈94例,8例保守失败后行手术治疗,2例复查B超示宫内妊娠后行人工流产。结论对于有保守治疗条件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简单、安全、有效,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
- 于海凤于潇
- 关键词:异位妊娠甲氨蝶呤中药
-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救治
- 2012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心肺复苏、药物复苏救治方案及临床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5月~2011年4月期间救治的48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8年5月~2011年4月共出生新生儿1086例,其中新生儿窒息48例,发生率4.4%。48例新生儿经心肺复苏和药物抢救治疗,Apgar评分显效28例占58.3%,有效18例占37.5%,总有效率95.8%;死亡2例,死亡率4.2%;出院40天内随访后遗症发生率为4.3%。结论抢救治疗新生儿窒息的关键是尽快建立气道,有效进行心肺复苏,如经正压通气给氧及胸外心脏按压无效时可配合药物治疗。应加强孕妇围生期监护,提高产科抢救治疗水平,可有效预防新生儿窒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于海凤陈亚娜于潇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心肺复苏药物治疗
- 临产合并极重度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报道
- 2008年
- 患者因41’wk妊娠临产伴极严重血小板减少入院,PLT4×10^9/L,血小板抗体阳性。入院后给予舒喘灵、硫酸镁抑制宫缩,给予免疫球蛋白、地塞米松抑制自体免疫,并多次补充血小板至36×10^9/L,以剖宫产术结束分娩,术后产妇恢复良好,母子平安出院.
- 于海凤李学燕
- 关键词:妊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产极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