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皮层
  • 2篇脑机接口
  • 1篇动作电位
  • 1篇信噪比
  • 1篇运动皮层
  • 1篇神经编码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能量算子
  • 1篇前肢
  • 1篇阈值
  • 1篇网络
  • 1篇解码
  • 1篇解码研究
  • 1篇概率神经网络
  • 1篇大鼠运动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于毅
  • 3篇张韶岷
  • 3篇代建华
  • 3篇章怀坚
  • 3篇郑筱祥
  • 2篇陈卫东
  • 1篇刘晓春
  • 1篇朱凡
  • 1篇江君
  • 1篇李茜
  • 1篇郝耀耀
  • 1篇刘俊
  • 1篇蒋凯
  • 1篇孙超
  • 1篇张恒义

传媒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鼠运动皮层神经元集群锋电位时空模式解析被引量:4
2009年
在大鼠前肢压杆任务中,同步记录初级运动皮层神经元集群活动信号与压杆的压力信号,分析神经元锋电位发放的时空模式,并用于大鼠前肢运动的解析和预测.数据分析显示在压杆阶段与非压杆阶段大鼠运动皮层神经元锋电位发放模式存在着显著差别,且神经元活动变化先于前肢运动的发生约300~400ms,并可通过与行为的相关性将神经元的发放模式分为4类.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两层Elman神经网络可用于神经元集群活动的解码,解码所得到的压力值与系统所采集的压杆压力信号有较好的拟合度,二者间的相关系数可达0.8766.研究表明了运动相关的神经信息处理和表征依赖于初级运动皮层神经元的相互作用和整合,揭示了神经元集群活动在运动信息编码中的重要作用.实验结果也揭示神经元集群活动信号解析后有望用于对外部器械进行直接控制,推动植入式脑-机接口及运动重建等康复技术的发展.
代建华章怀坚张韶岷李茜刘晓春郝耀耀于毅蒋凯刘俊朱凡陈卫东郑筱祥
大鼠前肢运动的神经解码研究
脑机接口技术在脑和计算机之间建立不依赖于常规大脑信息输出通路(外周神经和肌肉组织)的直接信息交流通道。随着神经集群信号采集方法的进步,基于脑神经元锋电位脉冲序列的脑机接口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实现该技术的关键在于如何准确地...
于毅
关键词:运动皮层能量算子概率神经网络脑机接口
基于能量的神经元动作电位检测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动作电位检测是大脑神经信息处理的前提,大量噪声的存在使得精确检测动作电位活动面临困难。本文基于时域能量算子和频域能量算子,实现了两种胞外记录时低信噪比信号的动作电位提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噪声和高信噪比背景下,基于能量的方法与传统的阈值方法都能获得较好的检测效果;而当将信号中引入高斯噪声后,基于能量方法的检测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阈值方法,表明基于能量的方法在高噪声环境下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实验也表明两种基于能量的检测方法各有优势,时域方法具有较低的误检率,而频域方法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于毅代建华章怀坚张韶岷郑筱祥
关键词:动作电位阈值信噪比
动物脑电-行为同步记录及分析系统被引量:4
2009年
设计并构建一套动物脑电-行为同步记录及分析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动物行为实验装置、脑电信号与行为图像的同步记录子系统、脑电信号分析和处理子系统.当动物在实验装置中进行特定行为时,同步记录子系统同时记录动物的脑电信号和行为图像,通过分析和处理子系统,提取脑电信号的特征值,为大脑神经活动和行为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提供实验平台.记录并分析大鼠在进行前肢的"伸-缩"运动时运动皮层的神经元集群活动.实验结果表明,大鼠的初级运动皮层中神经元分布式活动与前肢的动作模式密切相关,通过解读初级运动皮层的神经元集群电信号,可以获得大鼠前肢的运动信息,准确判断和区分前肢不同的动作模式.
张韶岷陈卫东孙超于毅章怀坚江君代建华张恒义郑筱祥
关键词:神经编码脑机接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