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胸腔
  • 2篇胸腔胃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食管癌切除
  • 2篇食管癌切除术
  • 2篇食管癌切除术...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切除术后
  • 2篇胃电
  • 1篇电活动
  • 1篇电图
  • 1篇食管切除
  • 1篇食管切除术
  • 1篇胃电描记术
  • 1篇胃电图
  • 1篇胃动素
  • 1篇胃泌素

机构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北京老年医院

作者

  • 2篇于军辉
  • 2篇王金栋
  • 2篇刘俊峰
  • 1篇张少为
  • 1篇刘磊
  • 1篇刘成军
  • 1篇李鹤飞
  • 1篇孙振卿
  • 1篇杨春生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医学研究与教...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腔胃电活动的变化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本研究应用无创胃肠电图仪观察食管癌术后不同时间段的患者胸腔胃电活动的变化。方法食管癌患者32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38岁-69岁,平均63.2岁。分别在术后不同时间段进行胃电图检查。结果食管癌术后胃电图节律紊乱,波幅下降,频率降低,随着时间的延长,胃电活动逐渐恢复,术后1年基本恢复到正常。结论食管癌术后胃电活动的改变可以判断食管癌术后胸胃运动功能的变化。
王金栋于军辉刘俊峰杨春生李鹤飞孙振卿
关键词:胃电图胸腔胃
食管癌切除术后血液胃动素和胃泌素变化及其对胸腔胃电活动和排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血液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变化及其对胸腔胃电活动和排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2例受试者进行胃电图检查和血液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测定,其中包括20名正常人和32例食管癌患者,食管癌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6和12个月进行检查。并对其中35例受试者同时进行显示子胃排空检查,包括5名正常人,7例食管癌术前患者和23例食管癌术后患者。结果 (1)第120分钟显示子胃排空:术前组[(28.0±8.0)个]低于正常对照组[(38.0±2.0)个](t=3.515,P=0.006),术后1个月进一步降低[(16.0±4.8)个](t=6.987,P=0.000),到术后1年虽有所恢复[(16.8±4.8)个],但仍不能达正常对照组水平(t=9.387,P=0.0000)。(2)胃电图频率:术前组[(3.1±0.2)次/min]与正常对照组[(3.2±0.1)次/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2,P=0.387),术后1个月[(2.9±0.3)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t=2.336,P=0.024),之后虽有所恢复,但到术后1年[(3.0±0.1)次/min]仍达不到正常水平(t=2.208,P=0.033)。(3)胃电图波幅:术前组[(229±118)μv]与正常对照组[(226±62)μ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5,P=0.933),术后1个月[(172+46)μv]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3.118,P=0.003),随后逐渐恢复,术后1年[(223±60)μv]达正常水平(t=0.145,P=0.885)。(4)血浆胃动素:术前组[(488±197)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48±98)ng/L](t=5.030,P=0.000),手术后持续在较高水平,术后1年([443±129)ng/L]仍高于正常对照组(t=3.725,P=0.001)。(5)血清胃泌素:术前组[(26±15)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12)ng/L](t=2.741,P=0.043),手术后持续在较高水平,术后1年[(48±23)ng/L]仍高于正常对照组(t=3.703,P=0.001)。结论食管癌术后高胃动素和胃泌素血症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可以促进胃电活动和胃排空功能的逐渐恢复。
刘俊峰于军辉刘磊张少为刘成军王金栋
关键词:食管切除术促胃动素胃泌素类胃电描记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