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光伟

作品数:38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细胞
  • 7篇蛋白
  • 7篇舌鳞癌
  • 7篇细胞癌
  • 7篇鳞癌
  • 7篇鳞状
  • 7篇鳞状细胞
  • 7篇鳞状细胞癌
  • 6篇舌鳞状细胞癌
  • 6篇缺损
  • 6篇颌面
  • 6篇口腔
  • 5篇颌骨
  • 5篇唇裂
  • 4篇他汀
  • 4篇颌面部
  • 4篇下颌
  • 4篇面部
  • 4篇伐他汀
  • 4篇氟伐他汀

机构

  • 23篇宁夏医科大学
  • 8篇宁夏医学院附...
  • 5篇宁夏医学院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37篇乔光伟
  • 9篇景捷
  • 7篇黄永清
  • 6篇李亚娣
  • 5篇马坚
  • 5篇宋玉
  • 4篇周忠伟
  • 4篇孙小娟
  • 4篇曹昆
  • 4篇黄永清
  • 3篇佘先麟
  • 3篇刘锋
  • 3篇景捷
  • 3篇康佳楠
  • 3篇张茜
  • 3篇陶金
  • 2篇张建中
  • 2篇董文
  • 2篇黑常春
  • 2篇韩恩善

传媒

  • 6篇宁夏医科大学...
  • 4篇实用口腔医学...
  • 4篇宁夏医学院学...
  • 3篇宁夏医学杂志
  • 2篇口腔医学新进...
  • 2篇2014第八...
  • 2篇第六次全国口...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经济师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口腔疾病防治
  • 1篇海军军医大学...
  • 1篇第十四次中国...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探讨石冰提出的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术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评价应用该手术方法的可靠性和效果。方法应用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设计和方法,对40例单侧唇裂患者行唇裂修复术,并同时行鼻畸形的修复。在术后第7天全麻下拆线的同时...
黄永清李亚嫡薛新民乔光伟
关键词:唇裂
文献传递
阿仑膦酸钠局部给药调节骨代谢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2023年
阿仑膦酸钠(ALN)作为经典的含氮双膦酸盐药物,对治疗骨质流失引起的疾病非常有效,主要通过下调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发挥成骨作用。成骨细胞促进骨生成与破骨细胞介导骨吸收在体内形成的平衡被破坏,可能是导致颌骨骨吸收性疾病的唯一原因。尽管ALN在颌骨骨吸收性疾病中应用时具有优势,但长期静脉或口服应用ALN会导致相关性颌骨骨坏死、肾功能衰竭、食道损害等副作用。能否通过改变给药途径减少ALN的不良反应,将其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颌骨骨吸收疾病中,是目前亟待突破的难点。因此,本文将ALN对骨代谢的作用机制进行简单的阐述,并对其在颌骨骨吸收疾病中应用的优劣进行探讨,以期为ALN局部给药治疗颌骨骨吸收性疾病提供理论指导。
姜莹胡晨(综述)乔光伟杨小凤兰会霞(审校)
关键词:阿仑膦酸钠骨代谢局部给药
唇裂术后效果评价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唇裂术后效果评价是改进手术方法、改善整复效果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唇裂整复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如华西式旋转推进法、唇鼻肌肉张力带重建+三叶瓣法等。但目前术后继发畸形问题仍然较多,如瘢痕明显、鼻翼塌陷等。本文通过回顾以往的文献,对现有的唇裂术后效果评价方法、优缺点及适用情况作一综述。迄今为止,已经有大量的方法可以用于唇裂术后效果评价,这些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大类,如主观评价、直接测量、照片测量、三维扫描测量等。其中,主观评价操作简单,但可信度稍差,适用所有唇裂患者;直接测量成本低,仅适用于一维信息测量,但精确度稍差,标志点确定较为困难;照片测量耗时短,可避免组织变形,但易产生误差,适用于能配合的唇裂患者;三维扫描测量精度高、耗时短、操作简单,但费用高,适用于具有该设备条件的地区。总而言之,唇裂术后效果评价应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动态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并且要长期随访,以此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为临床医师开展唇裂手术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于健敏马坚乔光伟黄永清
关键词:唇裂继发畸形术后效果主观评价
氟伐他汀钠对舌鳞癌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钠对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增殖、凋亡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氟伐他汀钠干预Tca8113细胞24h对其凋亡的影响;并观察氟伐他汀钠干预前后Tca8113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氟伐他汀钠分别干预对数生长期的Tca8113细胞12、24、48h后细胞增殖水平下降(P均<0.01),流式细胞术显示不同浓度的氟伐他汀钠干预组Tca8113细胞24h后凋亡率较对照组增高(P均<0.01),具有浓度依赖性。电镜观察发现20μmol·L^(-1)氟伐他汀钠干预的Tca8113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结论氟伐他汀钠可以抑制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并诱导Tca8113细胞发生凋亡。
乔光伟董文景捷
关键词:氟伐他汀钠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
舌下腺鞘内摘除治疗舌下腺囊肿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鞘内摘除舌下腺的方式治疗舌下腺囊肿的疗效。方法选取45例采用传统手术(传统组)和51例采用鞘内摘除舌下腺(改良组)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观察患者术中并发症及随访1年的复发情况。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t=8.007,P=0.000)。改良组所有病例术后无出血、舌体麻木、颌下腺导管损伤等并发症,传统组各有2例。传统组和改良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口内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鞘内摘除舌下腺是对舌下腺摘除术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乔光伟翟堃刘乃彬康佳楠孙小娟
关键词:舌下腺囊肿
涎腺腺样囊性癌中P_(16)蛋白表达与病理分型及复发的关系
2003年
目的 :探讨P16 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表达与病理分型及复发的关系 ,为临床提供治疗及判断预后资料。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SP法 ,对 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P16 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 ,并对患者进行 10年随访观察。结果 :36例腺样囊性癌中 ,P16 蛋白阳性表达 12例 ( 33 3% ) ;实性型中P16 蛋白阳性率 ( 0 )明显低于筛孔型和腺管型P16 蛋白阳性率( 43 3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33) ;有神经侵犯癌组织中P16 蛋白阳性率为 4 5 4 5% ,无神经侵犯P16 癌组织中蛋白阳性率为 2 8% ,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4 46 ) ;复发癌组织中P16 蛋白阳性率 ( 8 33% )低于无复发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率 ( 45 83% ) ,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31)。结论 :P16 基因突变、缺失与腺样囊性癌病理类型有关 ,其表达水平反映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和恶性度 。
刘锋张建中韩恩善乔光伟崔恩颖
关键词: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P16蛋白复发
经口腔前庭入路解剖眶下神经血管束复位固定完全性颧骨骨折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总结经口腔前庭入路解剖眶下神经血管束复位固定闭合性完全性颧骨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将18例需手术复位固定的B型颧骨骨折患者纳入观测范围。全麻下经口腔内患侧前庭沟切口入路,暴露颧弓、眶下缘、颧颌缝处的骨折断端。分离保护眶下神经血管束、复位颧骨后,微型接骨板固定眶下缘、颧颌缝处骨折断端。评价切口愈合、局部不对称畸形改善程度,张口受限改善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患者中16例(89%)切口I期愈合,15例(83%)双侧颧突区软硬组织完全对称。术后4周16例(89%)张口度达III横指,比术前的7例(39%)明显改善(χ2=4.876,P=0.025)。10例(56%)解剖复位坚固内固定颧骨骨折的眶下缘和颧颌缝2处骨折断端,颧弓及眶外侧骨折断端只作解剖复位处理;5例(28%)在颧弓表面做长约1.5cm平行于颧弓的小切口,行眶下缘、颧颌缝及颧弓3处骨折断端坚固内固定;3例(16%)除眶下缘、颧颌缝、颧弓3处外,眶外侧缘骨断端以眉弓内长约1.5cm小切口入路坚固内固定。全组18例患者均未出现下睑外翻、面神经颧支损伤、鼻泪管损伤、眶周软组织水肿、眶周软组织萎缩、眼球塌陷、复视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口腔前庭沟入路,解剖眶下神经血管束,可以复位固定大部分B型颧骨骨折。陈旧性或复杂性颧骨骨折可同时选用颧弓表面或眶外侧小切口,从而完善骨折治疗。
丁晓梅黑玉娜铁铃徐佳乔光伟宋玉景捷
关键词:颧骨骨折内固定
耳屏前直线切口直视下行髁突骨折坚固内固定及其疗效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突骨折内固定术新入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7例(9侧)髁突骨折患者行患侧耳屏前直线切口,顺颞浅静脉表面向下分离,寻找面神经颞面干和颈面干,并对其加以保护后,切开下颌支骨膜,在直视下对骨断端行复位内固定。结果:此手术入路暴露充分,视野较好,直视下即可操作进行手术,术后患者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部分病例面神经轻瘫,经治疗术后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结论:此方法是进行髁突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较好方法。
李亚娣黄永清乔光伟马坚
关键词:下颌骨髁突骨折坚固内固定手术入路
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应用与评价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术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评估该手术方法的可靠性和效果。方法:应用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设计和方法,对40例单侧唇裂患者行唇裂修复术,并同时行鼻畸形的修复。在术后第7天全麻下拆线的同时,由3名专科医师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结果:40例患者手术后均7d拆除缝线,伤口I期愈合。取得满意的动态和静态效果,鼻畸形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上唇下1/3外翘,患侧唇峰下降合适,健患侧唇峰对称,唇红饱满,干湿线(红线)恢复整齐。表示健患侧对称性的客观评价数值大多数在0.91~1.10之间,接近正常人群。结论: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术式设计简单,定点明确具体,手术效果良好,是一种可靠实用的单侧唇裂修复术式。
黄永清薛新明李亚娣鲁大伟乔光伟
关键词:唇裂唇裂修复术
中国西部人群IRF6基因SNPs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6(IRF6)基因rs2013162和rs223537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病例组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儿332例,患者父亲243例,患者母亲289例,完整的核心家庭206个。对照组收集正常新生儿174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IRF6基因这2个多态位点基因型,进行病例对照和传递不平衡(TDT)分析。结果:在中国西部人群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唇腭裂组rs2235375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运用传递不平衡研究发现IRF6基因rs2235375位点的G等位基因在唇腭裂患者中存在过传递(P<0.01)。有5种单倍型组合显示有传递不平衡。结论:在中国西部人群中IRF6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发生存在强的相关性。
黄永清马敏马坚李亚娣李迎春王珑高军张雷乔光伟石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