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黎萍
-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某高校大学生妇科疾患就诊状况及相关因素探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某民族高校大学生妇科疾患就诊的现况及相关因素,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校医院社区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导出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在校大学生因妇科疾患就诊病例1 391例,妇科疾患分月经异常、痛经、生殖道感染、乳腺疾病和其他疾患等5类,再将各类疾患与相关因素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妇科疾患就诊共1 391例,总就诊率占在校女生的13.12%(1 391/10 602),其中月经异常占7.59%、痛经占2.34%、生殖道感染占1.63%、乳腺疾病占0.95%。不同疾患的平均就诊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5,P<0.05);各疾患的首诊月份峰值不同(χ2=49.86,P<0.05);研究生生殖道感染和乳腺疾病的就诊率高;文科生痛经就诊率高,理科生生殖道感染就诊率偏低;各疾患就诊率与进校年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民族高校妇科疾患的就诊率偏低,考虑主要与求医行为有关,应引导学生积极求医。此外,需依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疾患的首诊月份峰值等制定健康宣教计划和相应干预措施。
- 万黎萍赵焕虎
- 关键词:月经异常生殖道感染就诊率求医行为
- 高校女生妇科疾病首诊科室的选择意向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妇科疾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科室选择意向,为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实现科室间的相互合作及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9月~2015年6月间因妇科疾病在某高校医院就诊的1391例病例进行整理分为月经异常、痛经、生殖道感染、乳腺疾病、其他共五类,再将各类疾病与首诊科室进行对应分析。结果女大学生妇科疾病首诊科室分布有差异(P<0.05),其中64.0%首诊在妇科门诊,22.7%在中医科,13.3%在全科;对应分析显示,生殖道感染和痛经的首选科室是妇科,月经异常首选科室是中医科,乳腺疾病首选科室是全科。结论女大学生妇科疾病就医在选择首诊科室上有差异,不同妇科疾病首诊科室选择的意向不同;为提高诊疗效果,及时、合理的"双向转诊"以及降低妇科疾病的发生率,有必要加强科室间的相互合作和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
- 万黎萍赵焕虎
- 关键词:女大学生妇科疾病健康教育
- 流动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干预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了解流动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现状及相关行为,探讨《生殖道感染防治技术指南》在基层技术服务机构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1235例流动已婚妇女进行问卷和RTI筛查,选定滴虫性阴道炎(TV)、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细菌性阴道病(BV)为目标疾病,进行规范化诊断、治疗、随访。结果部分流动妇女对RTI筛查在态度和行为上存在偏差;目标疾病患病率13.6%,其中TV 3.6%,VVC 4.8%,BV 5.2%;治疗后随访率73.9%;目标疾病治愈率84.3%。结论对流动妇女需加强RTI防治的宣教力度,使其逐渐转变观念、态度和行为;目标疾病按《生殖道感染防治技术指南》标准诊治,在基层具有经济、实用和可行性。
- 万黎萍吴尚纯安慧艳刘静李丽
- 关键词:生殖道感染已婚妇女干预
- 心理因素和心理疏导与不孕症被引量:5
- 2016年
- 通过对近10余年来有关不孕症患者心理方面的文献回顾,参考文献中心理测评量表对不孕症患者的调查研究结果,阐述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探讨负性情绪对不孕症患者的影响机制以及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系统在不孕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 万黎萍
- 关键词:不孕症负性情绪心理测评心理疏导
- 北京市丰台区1993年~1997年与2005年~2009年病残儿医学鉴定资料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十几年来丰台区病残儿医学鉴定材料中人口学特征和病残儿疾病谱的变化。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回顾性对1993年~1997年(5年)与2005年~2009年(5年)丰台区病残儿医学鉴定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1993年~1997年比:2005年~2009年病残儿鉴定数量明显下降,病残儿的性别比基本持平,病残儿父母的结婚年龄约推迟一岁,城镇户籍所占比例增多;在疾病的系统顺位中,列第一、二位的仍是神经、五官系统,但循环、泌尿生殖系统出现降位;病种顺位中,脑瘫仍居首位,构成比增加;感染性疾病、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唇/腭裂近乎消失,先天性心脏病减少,此外,先天性疾病致残比例增高。结论相距12年后,丰台区病残儿医学鉴定材料中人口学特征有些变化,顺位列第一、二位的疾病系统未变,但病残儿的疾病谱发生了变化,此外,鉴定材料更完整、规范。
- 万黎萍安慧艳赵玲
- 关键词:病残儿人口学
- 高校女生异常子宫出血临床病例分析
- 2022年
- 本文通过对北京某高校217例女大学生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AUB)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在校女生异常子宫出血的出血模式和病因分类,为临床开展合理的诊疗思路提供参考。结果显示,病例中AUB的出血模式及构成百分率分别为:经间期出血63.6%、经期延长16.6%、不规则子宫出血15.2%、月经频发4.6%,其中21.2%病因明确,涵PALM-COEIM类共四种类型,PALM类主要为AUB-L,COEIM类有AUB-I和AUB-O,78.8%未发现可解释的阳性体征或异常,考虑主要为AUB-O,病例中近一年月经出血模式,在周期规律性、周期频率、经期长度方面,经间期出血组正常率高于其他三组,与不规则子宫出血组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UB在妇科就诊病例中,异常出血模式以经间期出血占比高,病因分类考虑主要为COEIM,以AUB-O为主,在处理上,对长期月经出血模式异常等病例,有必要引入健康管理的理念,建档进行随访等规范管理。
- 万黎萍李莉
-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排卵障碍经间期出血
- 民族高校妇科就诊女生月经初潮和主要病症分析
- 2014年
- 目的了解民族高校女生的月经初潮和妇科就诊的主要病症,探讨影响女生月经初潮和引起妇科病症的因素,为健康宣教和临床诊治提供基本思路。方法 2012年11月—2013年1月,采用随时就诊随时录入的方式,将校医院妇科初诊女生病例信息录入自行设计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主诉及诊断的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诊学生共259例,包括汉族在内有26个民族;本科生171例(66.02%),硕士研究生78例(30.12%),其他10例(3.86%)。平均初潮年龄13.36岁。就诊病症依次为:异常子宫出血140例(54.10%),痛经46例(17.80%),妇科炎症34例(13.10%),乳腺疾患14例(5.40%),其他25例(9.70%)。结论就诊学生的月经初潮较过去二十余年有所提前;异常子宫出血、痛经、妇科炎症和乳腺疾患是妇科就诊的主要病症。在诊疗过程中,健康宣教对减少或减轻相关病症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需及时甄别和治疗器质性病变,以防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 万黎萍
- 关键词:民族高校月经初潮异常子宫出血痛经
- 北京市丰台区109例病残儿医学鉴定资料分析
- 2012年
- 目的了解近年丰台区病残儿医学鉴定中的疾病种类,探讨造成病残儿疾病的原因。方法对丰台区2004年~2009年109例已行医学鉴定的病残儿的鉴定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残儿疾病涉及9个系统,共42种疾病。按系统顺位,神经系统占56.88%,居首位。按病名顺位,脑瘫27例,排第一。出生缺陷50例(45.87%),其中78%为遗传性疾病。非遗传性疾病68例(62.39%)。结论减少高危妊娠、提高产科质量、做好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是降低病残儿发生的关键。
- 万黎萍
- 关键词:病残儿脑瘫
- 早期妊娠妇女人工流产的因素调查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了解早期妊娠行人工流产妇女的人群特征,探讨导致妇女人工流产的相关因素,为减少非意愿妊娠提供干预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丰台区四家二级医院计划生育门诊同期行人工流产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调查问卷4381份。调查对象中,平均年龄26岁(16-54岁),本市户籍占26.8%,外地户籍73.2%;已婚65.33%,未婚34.67%;文化程度初、高中占62.5%;职业列前三位的分别是服务员23.5%、公司职员18.2%、个体工商户10.5%;重复流产为37.3%。非意愿妊娠占83.24%,非意愿妊娠的原因,39.53%是未避孕,43.71%为避孕失败,而避孕失败的原因中又以避孕套避孕失败居首;意愿妊娠占16.76%,最终选择终止妊娠的原因分别为个人工作因素、情感因素及优生考虑。结论:为降低妇女非意愿妊娠及重复流产率,对育龄妇女,尤其是流动、未婚人群,需广泛开展性健康教育及避孕方式知情选择,加强避孕知识以及人工流产危害的宣教,指导避孕方法的正确使用,同时,各级医院亟待开展流产后服务。
- 万黎萍王桂凤东珍李新梅房春玉
- 关键词:早期妊娠人工流产避孕
- 368例中晚期妊娠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进行优生宣教提供依据。方法对368例妊娠12~40周的妇女,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对测评所得因子分与常模进行比较,同时按年龄、文化程度、孕周分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与常模相比,妊娠期妇女除强迫和偏执因子外,其余7个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常模(P<0.01);高分因子列前三位的依次是:敌对、躯体化和抑郁;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的孕妇部分因子分高(P<0.05),小学学历组各因子分在心理健康水平上高于初中以上学历组,孕12周~组躯体化因子分高,孕20周~组有6个因子分偏高。结论妊娠期妇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今后应针对不同人群、年龄、文化程度及孕周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宣教和疏导工作。
- 万黎萍高会荣李佳
- 关键词:妊娠心理健康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