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鑫品

作品数:39 被引量:318H指数:12
供职机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矿业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露天
  • 14篇露天矿
  • 14篇边坡
  • 9篇边坡稳定
  • 7篇端帮
  • 7篇空区
  • 7篇采空
  • 7篇采空区
  • 6篇采煤
  • 5篇三维激光扫描
  • 5篇覆岩
  • 5篇采场
  • 4篇露井联采
  • 4篇煤矿
  • 4篇煤柱
  • 3篇端帮采煤
  • 3篇压脚
  • 3篇岩层
  • 3篇失稳
  • 3篇排土

机构

  • 35篇煤炭科学研究...
  • 16篇煤炭科学技术...
  • 10篇中国矿业大学...
  • 7篇中煤科工生态...
  • 7篇中煤科工集团...
  • 3篇中煤平朔集团...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天地科技股份...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辽宁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煤业化工...
  • 1篇中煤科工能源...

作者

  • 39篇丁鑫品
  • 9篇王俊
  • 7篇李绍臣
  • 7篇刘博文
  • 7篇李伟
  • 5篇李凤明
  • 4篇周杰
  • 4篇周游
  • 4篇赵汝辉
  • 3篇李振华
  • 3篇许延春
  • 3篇张建平
  • 3篇李伟
  • 3篇王志鹏
  • 3篇马明
  • 2篇王振伟
  • 2篇艾畅
  • 2篇王维
  • 1篇贾安立
  • 1篇李见波

传媒

  • 7篇煤炭工程
  • 6篇煤矿安全
  • 5篇煤炭学报
  • 3篇露天采矿技术
  • 2篇中国煤炭
  • 2篇煤矿开采
  • 2篇煤炭科学技术
  • 2篇采矿与安全工...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矿山测量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2013 I...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露天矿采空区激光三维探测应用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阐述了C-ALS钻孔式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工作原理、操作步骤、数据处理方式,并以国内某露天煤矿采空区激光三维探测项目为背景,举例说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露天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实践表明,激光三维探测方法是目前比较有效的采空区探测方法,通过扫描可以准确实现隐蔽采空区的可视化,为露天矿采空区治理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王志鹏王俊李伟丁鑫品张建平刘博文
关键词:露天矿采空区三维激光扫描
端帮采场支撑煤柱峰值应力及塑性区宽度确定方法
2023年
为了保证边坡安全的同时回收更多的露天矿边帮压煤,首先采用离散元仿真软件模拟再现端帮煤开采全过程,监测并分析采硐群支撑煤柱受力和变形特征;然后构建不同采硐深度下的3种支撑煤柱竖向荷载分布模型,建立端帮采场采硐与围岩力学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沿采硐延深方向,支撑煤柱竖向受力与变形呈现出典型的分段特征;自采硐口向内,随着采硐深度的增加,竖向应力首先呈线性增大,达到峰值后,在采硐末端前、后约3倍采硐宽度范围内骤然减小至坡体初始应力并保持不变;基于采硐施工前、后采场上覆岩体竖向应力恒定原理,得到不同采硐深度下的煤柱峰值应力确定方法;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和Mohr-Coulomb强度准则,推导出峰值应力作用下的煤柱单侧塑性区最大宽度估算公式。
丁鑫品丁鑫品白国良桑盛齐恒
关键词:峰值应力塑性区宽度
基于3DEC的露天矿内排压脚追踪距离优化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为解决宝日希勒露天矿南帮软岩边坡的大范围变形失稳问题,采用Geo Studio岩土环境模拟计算仿真软件与三维离散元软件3DEC分别就内排压脚对软岩边坡稳定的控制作用与内排追踪距离的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内排压脚方法对于端帮边坡稳定控制作用明显,当内排追踪距离为40m时,边坡变形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而且生产工作可以实现正常接续。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及适用性得到了实际生产的验证,值得类似条件矿山广泛借鉴。
丁鑫品
关键词:露天矿边坡排土场
露井协调开采顺序对露采边坡变形破坏影响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露井协调开采顺序关系到两种开采方式之间相互制约和影响的程度,结合平朔矿区露井协采工程实践,设计先井工后露天开采和先露天后井工开采两套方案,并分别对两套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露井协调开采顺序下露采边坡变形破坏特征。根据分析结果,从维护边坡平整和稳定的角度,建议在露井协采生产实践中,对于计划进行内排的矿山且内排进度超前于井采扰动的范围时,可优先考虑采用先露天后井工的开采模式,除此之外,建议采用先井工后露天的开采模式且露天开采进度滞后于井采活跃期。
李绍臣周杰丁鑫品赵汝辉
陷落柱影响下露天矿端帮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对策被引量:8
2017年
以安太堡露天矿南帮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陷落柱赋存于南帮而导致边坡岩体强度降低,岩性构成与产状发生变化,采用模拟计算仿真软件Geo Studio对陷落柱影响下南帮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划定了边坡不稳定区域,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内排压脚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内排压脚措施有效提高了南帮边坡的稳定性,同时增大了露天矿排土容量,缩短了排土运距,对露天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王志鹏王俊李伟丁鑫品
关键词:陷落柱端帮边坡稳定性
深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覆岩破坏高度实测分析被引量:22
2010年
赵固一矿首采面上覆松散层厚大于518 m,基岩厚小于80 m,为获得开采后覆岩垮落带和导水裂缝带的高度,合理确定工作面开采上限,采用地面钻孔观测法对该首采面覆岩的破坏高度进行了观测,并对钻孔设计、钻孔施工和"两带"高度判别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观测结果表明:该首采面垮落带发育高度为13.1 m,垮采比为3.85,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大于29.2 m,裂采比大于8.59,该结果与相似模拟试验值和数值模拟值基本吻合,相互得到验证。
许延春李振华贾安立丁鑫品徐高明
关键词:厚松散层薄基岩垮落带导水裂缝带
顺倾基底高段排土场边坡失稳模式与控制对策被引量:10
2020年
为了解决顺倾基底高段排土场边坡沿物料与基底接触面发生顺层滑动的问题,以安太堡露天矿背斜影响区内排搭路边坡为例,建立工程地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与极限平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运输干道外侧高边坡剪应变增量、塑性区分布、位移特征及边坡稳定性。通过研究,探明了顺倾基底高段排土场边坡变形失稳模式为"圆弧-顺层"组合滑动,提出了基于反向排土的顺倾基底排土场高边坡稳定控制方法,通过分阶段排土施工,将运输干道外侧边坡高度由75 m减小至30 m,在保证边坡安全的同时有效缩短了内排运距。
丁鑫品李凤明李凤明任鹏
关键词:露天矿边坡排土场顺层边坡失稳模式高边坡稳定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在平朔东露天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精确查明空区形态、体积及边界条件等,首次引进C-ALS钻孔式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对该矿区进行了全面探测。实践证明,将C-ALS钻孔式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引入露天煤矿地下采空区探测,不但可实时地、科学地及合理地指导采空区探测钻孔施工,提高采空区探测效率,而且可以提高采空区安全性评价的准确性,节约了生产成本,有效避免了露天煤矿采空区坍塌事故的发生,对于指导露天煤矿的安全作业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王俊刘博文丁鑫品韩进段力士
关键词:露天矿采空区三维激光扫描空区探测
综放开采条件下上覆岩层“两带”发育高度预计经验公式的确定被引量:28
2012年
目前从《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可以查阅到适用于薄煤层及中厚煤层分层开采的"两带"高度预计经验公式,尚无综放开采条件下的相关公式可供参考。通过对国内多个综放工作面实测"两带"高度统计数据的搜集和研究,归纳出了中硬或软弱覆岩条件下综放工作面"两带"高度预计的经验公式,并进行了线性关系的显著性检验和可靠性分析,公式的适用性已在现场得到了验证。
丁鑫品郭继圣李绍臣徐冬清
关键词:垮落带导水裂缝带经验公式
露天矿地下采空区探测与治理技术应用与实践被引量:8
2017年
结合露天矿的自身特色和采空区治理的特殊要求,提出了以"物探先行、钻探验证、三维激光扫描精确定位"为原则的点式探测技术,给出了以安全厚度和稳定系数为评判准则的动态评价技术,确定了采空区分级、分类再处理的治理方案,通过应用与实践,基本形成了露天矿地下采空区探测、评价与治理技术体系,保障了露天矿安全高效生产。
刘博文刘博文李伟王振伟王志鹏
关键词:露天开采地下采空区三维激光扫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