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贺
- 作品数:7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林业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及弹性模型分析被引量:24
- 2014年
- 为研究中国林业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和特点,采用灰色预测方法对2012—2030年的林业产值数据进行预测,根据林业3大产业产值在林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将林业产业演变过程分为3个阶段,运用弹性模型分别对这3个阶段的林业产业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林业产业结构由"一、二、三"的结构模式逐渐向"二、一、三"的结构模式演变,到第3阶段演变为"二、三、一"的结构模式;在林业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林业第一、二产业对林业总产值的影响不断增强,并且林业第一产业比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影响更大,林业第三产业在第2阶段时相对于第1和第3阶段对林业总产值的影响较小。
- 丁贺聂华张颖
- 关键词:林业产业灰色预测
-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安徽省林业优势产业的选择研究被引量:16
- 2014年
- 安徽省属于林业比重较大的省份,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的重点省份之一,林业在安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安徽省林业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偏离-份额分析的方法,研究林业产业结构的特点,探索林业产业发展的潜力,并对其优势产业进行了选择研究,为优势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计算分析表明:安徽省应以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陆生野生动物繁育与利用,林产化学产品制造四个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并进一步强化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此推动省域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 张颖丁贺张锐
- 关键词:林业产业偏离-份额分析优势产业选择
- 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法的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分析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现状及产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北京市林业产业的整体结构发展不合理,但林业第二、第三产业具有结构优势,属于快速增长型产业;林业产业整体竞争力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低,主要涉林产业平均竞争力水平偏低;林业第三产业主要涉林产业相对竞争力表现均较弱,但均为快速增长型产业。
- 丁贺张颖聂华
- 关键词:林业产业结构竞争力
-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我国林业产业结构分析研究
- 998-2011年林业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GM(1,1)模型对我国林业产业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林业第二产业与总产值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对林业总产值的贡献率最高,第一产业次...
- 张颖丁贺
- 关键词:林业产业结构
- 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的人格特质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量表,对北京林业大学某专业的64名同学的人格特质和成绩进行了调查,根据结果对学业优等生和学业不良学生共计30人进行了测量和比较, 结果表明大学优等生和学业不良学生在稳定性、自律性、有恒性、敢为性、怀疑性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次级人格因素方面,焦虑性和理性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应用人格因素方面,从事专业有成就的人格因素和学习成长能力因素上也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非认知因素对大学生的学业成就产生重要影响。
- 常慧宁许敬丁贺
-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特质
- 安徽省林业产业结构演进趋势及优势产业选择研究
- 根据1996年至2012年的安徽省林业统计数据,采用文献综述法、灰色预测法、弹性分析法以及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安徽省林业产业结构进行分析,选择出具有结构优势和竞争力优势的林业产业作为优势产业,以此带动安徽省林业经济的健康...
- 丁贺
-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势产业
- 文献传递
-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我国林业产业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基于1998~2011年我国林业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和GM(1,1)预测模型对我国的林业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林业第二产业与总产值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对林业总产值的贡献率最大,第一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动态关联分析显示,林业产业总产值和各产业产值都在显著增加,产业结构表现为"二、一、三"的产业格局。通过灰色模型预测可知,我国林业产业不断的趋向合理完善,2013年总产值将达41 329.208 3亿元,但2013~2018年仍将保持着"二、一、三"的产业格局。
- 丁贺
- 关键词:GM(1,1)林业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