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增湘

作品数:30 被引量:396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建筑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生态
  • 7篇生态系统
  • 6篇生态系统服务
  • 4篇景观
  • 4篇基于GIS
  • 4篇城市
  • 3篇地理信息
  • 3篇地理信息系统
  • 3篇洞庭湖
  • 3篇信息系统
  • 3篇生态系统服务...
  • 3篇土地利用
  • 2篇生境
  • 2篇生境评价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适宜性
  • 2篇乡村
  • 2篇绿地
  • 2篇景观规划
  • 2篇景观评价

机构

  • 19篇南华大学
  • 9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湖南省森林植...
  • 1篇北京自然博物...

作者

  • 28篇齐增湘
  • 7篇王宽
  • 6篇李涛
  • 5篇李涛
  • 5篇甘德欣
  • 3篇徐卫华
  • 3篇杨喜生
  • 2篇杨知建
  • 2篇熊兴耀
  • 2篇廖建军
  • 2篇龙岳林
  • 2篇刘鑫
  • 2篇李晟
  • 2篇陈希
  • 2篇陈坚
  • 2篇李晖
  • 1篇邹君
  • 1篇蒋娜
  • 1篇刘小兰
  • 1篇胥应龙

传媒

  • 5篇南华大学学报...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资源节约与环...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城市林业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湖南生态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时空分异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选取生境质量、食物供给、碳储量三项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运用InVEST模型、空间自相关方法来量化分析县域尺度上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平衡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8年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整体下降3.6%,其中12个县市区的供给呈现小幅增长,11个县市区供给出现减少,总供给量呈持续下降趋势。空间分布呈现“中间低、四周高”的特点,低供给区、较低供给区分布在长沙、株洲市区,较高供给区与高供给区在空间上的变化较大。2)2000—2018年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总需求增长201.2%,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其中宁乡县、浏阳市和炎陵县的需求具有“先减小后增长”的特点。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表现为三市市区的需求较为集中,而外围县市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较小。3)2000—2018年城市群大多数县市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趋向恶化,尤其是高盈余地区数量明显减少。2000年,高盈余区有宁乡县、韶山市、湘潭县和炎陵县,至2018年,仅炎陵县是高盈余状态。
吴秋彤齐增湘李涛李涛巩雅博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空间自相关长株潭城市群
冀北地区传统村落记忆基因的活态测评研究——以蔚县传统村落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和《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的基础框架上,结合集体记忆和文化基因相关理论提出记忆基因的概念,并根据实地调研数据从选址环境、格局肌理、乡土建筑、传统生活方式和传统民俗技艺五方面拟定评价指标,对冀北蔚县9个传统村落进行记忆基因的活态测评。量化分析获得以下结论:1)整体来看失活问题普遍,各村落指标活态差距明显。2)从指标层看,传统民俗技艺是影响村落记忆基因活态的核心因素,落实到具体指标中,习俗信仰延续性、空间格局完整度和村落空心化程度是影响村落记忆基因活态的主导因素。3)村落类型成为影响活态程度的典型因素。据此从要素强化、记忆存档和文化复兴三个角度提出记忆基因的留存思路和发展策略,以实现传统村落的活态传承。
程磊磊赵紫伶齐增湘
关键词:传统村落冀北
地方高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
2012年
在分析地方高师开办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基础上,提出了地方高师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此基础上突出"三个有机结合"和"三个不间断"的思想,构建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知识能力结构。
杨立国邹君齐增湘邓昕刘小兰
关键词:课程体系地方高师
洞庭湖区小天鹅生境时空动态(1990-2013年)
明确物种较长时间序列的生境动态变化及空间分异原因,对制定合理有效的保护对策十分重要。运用MAXENT 模型对洞庭湖区小天鹅多时序生境进行评价,分析了20 多年(1990 年-2013 年)来洞庭湖区小天鹅生境的动态变化及...
齐增湘徐正刚王宽李涛李晖杨喜生
关键词:小天鹅生境评价洞庭湖区
基于GIS的秦岭山区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被引量:65
2015年
利用自然地理、生态和社会经济方面共14个因子构建秦岭山区聚落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支持下,利用适宜性评价模型定量评价聚落建设用地适宜性,将聚落建设用地适宜性分为五个等级,并结合已建设区进行空缺分析。结果表明:(1)秦岭山区最适宜聚落用地面积为3378.1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87%,说明秦岭山区适宜聚落开发的土地相对较少。(2)最适宜聚落用地集中在秦岭北、南坡山麓和东部的山间河谷地带,山地型特征明显。(3)有9.15%已建成区分布在限制建设区内,存在生态安全风险。(4)可用适宜聚落建设用地为3192.27 km2,空间分布不平衡。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城镇体系布局与用地规模的核算提供科学依据。
齐增湘廖建军徐卫华倪永明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与耦合协调度评价——以长沙市为例
2023年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是城市综合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所产生影响的反馈。目前对于此类型的评价模型和方法较成熟,但是缺乏一套相对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根据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构建长沙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大数据和传统数据,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法对2010—2020年期间长沙生态系统健康和整体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10年芙蓉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隶属等级最高,为0.55。望城区耦合协调度水平最高,为0.721。2)2020年芙蓉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隶属等级最高,达到0.564且协调水平最高,为“良好协调”。3)2010—2020年期间,长沙市各区的生态系统健康均得到改善提高,但是耦合协调度等级变化较大。
凌宁远齐增湘李涛李涛
关键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耦合协调度
生态工程技术在城市河湖污染控制中的综合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生态工程技术防治河湖污染具有相对成本低,无环境副作用且具有良好景观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国内外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重点领域。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河湖污染防治的生态工程技术改进设计方案,主要包括城市污染源头处的雨污净滤储存、径流廊道及节点的污水净化工程设计以及汇水尽端即河湖的自净生态系统修复等三方面的改进设计。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城市内河湖污染的生态治理。
李涛杨喜生陈坚齐增湘
关键词:生态工程技术
基于鸟类栖息地的江口鸟洲湿地适宜性评价被引量:5
2019年
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湿地面积逐步缩小,对湿地鸟类栖息地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江口鸟洲是湖南省唯一以鸟类为主题的湿地保护区,以保护湿地鸟类栖息地为目的,基于ArcGIS和层次分析法对江口鸟洲一带湿地适宜性作出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湿地适宜性程度随着远离水源而降低;基于鸟类栖息地保护的基础上,江口鸟洲最适宜湿地的面积为477.36hm2;最适宜湿地区域的主要用地类型是水田及林地,可以充分为湿地鸟类提供栖息地和觅食的资源。未来对江口鸟洲的湿地保育需重视用地类型,有效地完善湿地适宜性。
刘奕彤齐增湘刘慧Liu Wei
关键词:鸟类栖息地
2000-2013 年衡阳市土地利用格局转变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将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利用到区域生态保护决策中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生态系统服务制图。本研究对衡阳市多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采用当量因子法估算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及由土地利用格局转变而引起的价值损益;并在Arc GIS 10.0软件支持下,利用空间自相关、高低聚类及重心分析等空间统计方法,对衡阳市ESV的时空变化进行制图模拟,以期为衡阳市的生态保护规划与管理提供决策辅助。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3年衡阳市的ESV略有降低,由2000年的2 410亿元降至2013年的2 394亿元;转移矩阵分析发现林地及耕地转为建设用地,以及林地转为耕地是引起衡阳市ESV降低的最主要原因。2)衡阳市的ESV高值区对低值区呈包围态势;2000—2013年ESV损失区主要分布于市区及其东部区域,而增值区主要分布于市区西部区域。3)衡阳市ESV的空间自相关与高低值聚集现象明显,其程度趋于增强;ESV重心向西偏北9°方向迁移了245.73 m。可考虑通过限制林地及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变、实施"存量"或"减量"用地政策、维护和强化区域整体生态系统格局的连续性等措施来提高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王宽蔡正华齐增湘陈坚李晖李涛冯倩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土地利用
衡阳市中心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以衡阳市中心城区为例,结合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点,采用生态模型法和价值当量法测算空气净化、气候调节、休闲娱乐和水源涵养4项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并分析其空间匹配关系。结果表明:1)生态系统服务空气净化、气候调节、休闲娱乐和水源涵养供给能力分别为21.75×10^(6)元、167.01×10^(8)元、50.42×10^(6)元和288.83×10^(6)元,空间上总体呈现中心低四周高的空间分布特点。2)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分别为73.77×10^(3)元、2076.71×10^(8)元、2532.94×10^(6)元和630.27×10^(8)元,其空间呈现中心高四周低的空间特征。3)各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匹配度从高到低依次是空气净化(0.51)、气候调节(-0.57)、休闲娱乐(-0.66)和水源涵养(-0.68),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空气净化匹配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城区周边区域,其他三项生态服务高值区则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北部。
刘鑫齐增湘齐增湘李涛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城市绿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