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马平 作品数:11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BPH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前列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prostatectomy,LP)和开放前列腺切除术(Open Prostatectomy,OP)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比较LP和OP治疗大体积BPH的文献。采用Revman5.0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3篇。术后LP组和OP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Qmax)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前列腺切除重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术中输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尿道狭窄、尿失禁及二次手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和OP对大体积前列腺BPH有相同的近期疗效。LP组手术时间长、切除前列腺组织少,但是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短。 陈晖 汤平 谢克基 欧汝彪 邓向荣 黄马平 刘秋玲 陈湜关键词:META α1受体阻滞剂治疗男性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功能失调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α1受体阻滞剂治疗男性神经原性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功能失调(NDSD)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2012年6月~2014年10月男性神经原性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功能失调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患者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mg/d,对照组予安慰剂治疗,观察服药后4周和12周的泌尿生殖系困扰调查的6项短表(UDI-6)、平均膀胱剩余尿量(PVR)、间歇导尿(IC)患者例数、平均每日IC次数,服药后12周平均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最大尿流率时膀胱逼尿肌压力(Pdet.Qmax)、平均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并记录相关不良事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入选患者94例,88例患者完成试验(实验组46例,对照组42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线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4和1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间UDI-6、PVR、IC患者例数、平均每日IC次、Qmax、Pdet.Qmax和MUC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4和12周实验组UDI-6、PVR、IC患者例数、平均每日IC次、Qmax、Pdet.Qmax和MUCP和基线值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1受体阻滞剂能改善男性NDSD排尿,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陈晖 蒋重和 汤平 欧汝彪 曾健文 邓向荣 周理林 黄马平 李青青 刘秋玲 黄杰滨 谢克基关键词:Α1受体阻滞剂 安全性 2-DG对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多西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的作用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2-脱氧-D-葡萄糖(2-DG)对多西紫杉醇(Doc)诱导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PC3和DU145细胞凋亡的增敏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MTr法检测Doe与2-DG单用或合用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计算q值反映联合用药效果;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AT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TP含量的变化;免疫印迹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功能的内源性蛋白ubiquitinatedprotein(Ub)、hspT0的表达。结果2-DG能抑制PC3及DU145细胞的增殖,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但诱导凋亡作用不明显;Doc0.1、0.5、2.5nmolfL对PC3细胞及DU145细胞作用48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0.71%、25.32%、56.46%及12.28%、23.94%、63.43%。联用2-DG1.0g/L后增殖抑制率为:27.15%、58.74%、87.95%及29.53%、59.41%、90.48%,Doc与2-DG联用后可明显增加其抑制率,两药有协同作用(q值均〉1.15);Doc0.5nmol/L与2-DG1.0g/L联合作用PC3细胞及DUl45细胞48h的凋亡率为:46.49%及53.64%,明显高于Doc0.5nmol/L单独作用的凋亡率:21.30%及18.92%(均P〈0.05);2-DG1.0g/L分别作用PC3和DU145细胞0、12、24、48、72h后,ATP检测试剂盒测ATP相对浓度为13.75、11.23、10.19、9.81、9.02和15.00、12.59、11.38、10.54、10.37;同时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ub及HspTO蛋白出现聚集。结论2-DG可增强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对Doc化疗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内ATP浓度导致蛋白酶体功能抑制有关。 周萍 林煜荣 黄马平 谢克基 汤平关键词:多西紫杉醇 蛋白酶体 含三角区的逼尿肌内BTX-A重复注射术联合间歇导尿治疗成年男性脊髓损伤并NDO和尿失禁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评估含三角区的逼尿肌内A型肉毒毒素(BTX-A)重复注射术联合间歇导尿治疗成年男性脊髓损伤并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NDO)和尿失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8月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采用含三角区的逼尿肌内BTX-A重复注射术治疗43例成年男性脊髓损伤伴NDO和尿失禁患者的资料。年龄(29.1±10.7)岁,术前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评分(I-QOL)(39.0±4.8)分,每日尿失禁(11.9±2.6)次,每次排尿量(170.7±20.1)ml,首次出现NDO时膀胱逼尿肌最大压力(81.4±19.6)cmH_(2)O(1cmH_(2)O=0.098kPa),首次出现NDO时膀胱容量(169.1±40.0)ml。经尿道将300 U BTX-A分30个点注射于包括膀胱三角区的逼尿肌内。留置尿管1~3 d后改为间歇导尿。间隔6~9个月重复注射,共注射4次。记录每次注射12周后I-QOL、排尿日记及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并观察不良事件。结果患者4次BTX-A注射间隔时间分别为(220.6±27.4)、(222.8±24.2)、(224.4±39.0)d(P=0.13)。与首次注射前基线值比较,第1、2、3、4次注射后患者I-QOL分别增加至(54.9±9.1)、(56.1±7.9)、(61.7±9.1)、(68.8±8.9)分;尿失禁例数分别降至36、35、35、33例;每日尿失禁次数分别减少至(4.4±0.6)、(3.8±0.4)、(2.2±0.5)、(2.1±0.3)次;每次排尿量分别增加至(288.3±40.2)、(300.0±38.6)、(316.8±46.8)、(319.5±36.7)ml;首次出现NDO时膀胱逼尿肌最大压力分别降至(29.4±11.0)、(26.1±8.7)、(20.3±5.9)、(18.5±6.0)cmH_(2)O;首次出现NDO时膀胱容量分别增加至(270.0±48.7)、(284.9±51.3)、(287.7±47.9)、(303.0±46.2)ml。4次注射后患者I-QOL、尿失禁例数、每次排尿量、首次出现NDO时膀胱逼尿肌最大压力和首次出现NDO时膀胱容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次注射后上述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无新发膀胱输尿管反流,术前2例一侧Ⅱ级VUR于第1次注射后消失。术后1周内,9例出现尿管内重度肉眼血� 陈晖 谢克基 杨幸华 黄马平 黄天海 杨晓毅 李青青 刘秋玲 郭梦霞 刘静 吴淑卿关键词:膀胱三角区 尿失禁 2-DG增强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对多西紫杉醇化疗的敏感性 目的:探讨2-脱氧-D-葡萄糖(2-DG)对多西紫杉醇(Doc)诱导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PC3和DU145细胞凋亡的增敏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Doc与2-DG单用或合用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计算q值反映... 汤平 谢克基 周萍 黄马平 林煜荣左旋紫草素诱导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左旋紫草素诱导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只加DMSO)、不同浓度的左旋紫草素组(2、4、8、16、32μmol/L),作用PC3细胞24h后收集细胞,应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并计算左旋紫草素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soμmol/L左旋紫草素作用PC3细胞0、6、12、24、48、72h后收集细胞,用MTF法计算各时间点细胞生长抑制率。PC3细胞加入8Ixmol/L的左旋紫草素,分别培养0、12、24、48h后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时间点细胞凋亡率。8μmol/L浓度的左旋紫草素作用PC3细胞0、6、12、24、48、72h后收集细胞,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caspases3的活性。将PC3细胞分为对照组(DMSO)、z.DEVD.fmk(caspase3抑制剂,20Iμmol/L)、z—IETD—fmk(caspase9抑制剂,20μmol/L)和z.LEHD—fmk(caspase8抑制剂,20μmol/L)组,各组加入抑制剂1h后加入左旋紫草素,24h后收集细胞,MTT法计算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左旋紫草素能抑制PC3细胞的增殖,作用24h后随浓度的升高,细胞生长抑制率逐渐增加,ICso为(7.91±0.73)μmol/L。8μmol/L左旋紫草素作用PC3细胞0、6、12、24、48、72h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生长抑制率逐渐升高。左旋紫草素8μmol/L作用12、24、48h后,PC3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73±0.82)%、(19.15±1.14)%、(32.68±1.03)%,与0h时(0.98±0.34)%比明显升高(均P〈0.05)。左旋紫草素8p,mol/L作用PC3细胞后,caspase3活性6h时开始升高,在24h达高峰,其后开始下降。caspase3、caspase9、caspase8抑制剂均可明显逆转左旋紫草素对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DMSO对照组比较,细胞生长抑制率由(50.63±O.99)%分别降至(25.30±0.58)%、(30.81±0.35)%、(39.64±1.19)%(均P〈O.05)。结论左旋紫草� 周萍 林煜荣 黄马平 谢克基 汤平关键词:左旋紫草素 PC3细胞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左旋紫草素对非雄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极其机制 目的:探讨左旋紫草素诱导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MTT法检测左旋紫草素对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实验分6组:对照组(只加DMSO)及加入不同浓度的左旋紫草素组(2、4、8、16... 周萍 林煜荣 黄马平 谢克基 汤平FPSA/TPSA比值在中国男性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一个多中心研究 目的:FPSA/TPSA比值被推荐为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特异性的理想指标,但是来自于其他国家的数据直接应用于中国人可能会产生偏倚。因此我们采用多中心研究来评价FPSA/TPSA比值是否能提高中国人前列腺癌的诊断率。 研究背... 黄马平关键词:FPSA/TPSA比值 前列腺癌 病理诊断 文献传递 左旋紫草素对非雄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左旋紫草素诱导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MTT法检测左旋紫草素对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实验分6组:对照组(只加DMSO)及加入不同浓度的左旋紫草素组(2、4、8、16... 周萍 林煜荣 黄马平 谢克基 汤平关键词:左旋紫草素 前列腺癌 PC3细胞 CASPASE 2-DG增强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对多西紫杉醇化疗的敏感性 目的:探讨2-脱氧-D-葡萄糖(2-DG)对多西紫杉醇(Doc)诱导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PC3和DU145细胞凋亡的增敏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Doc与2-DG单用或合用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计算q值反映... 汤平 谢克基 周萍 黄马平 林煜荣关键词:多西紫杉醇 蛋白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