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跃龙

作品数:17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生殖与干细胞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血吸虫
  • 12篇吸虫
  • 10篇日本血吸虫
  • 8篇免疫
  • 5篇血吸虫病
  • 5篇吸虫病
  • 5篇抗原
  • 5篇虫病
  • 4篇蛋白
  • 4篇日本血吸虫成...
  • 4篇
  • 3篇印迹
  • 3篇日本血吸虫病
  • 3篇免疫印迹
  • 3篇抗体
  • 3篇成虫
  • 2篇蛋白酶
  • 2篇电泳
  • 2篇印迹法
  • 2篇免疫保护

机构

  • 16篇中南大学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6篇黄跃龙
  • 11篇易新元
  • 10篇曾宪芳
  • 6篇袁仕善
  • 4篇张顺科
  • 4篇张冉
  • 3篇宋增璇
  • 2篇许静
  • 2篇周东明
  • 2篇卢光琇
  • 2篇李侠
  • 2篇刘俊霞
  • 1篇蔡春
  • 1篇唐连飞
  • 1篇王敏
  • 1篇王庆林
  • 1篇李忠杰
  • 1篇罗秀菊

传媒

  • 3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7篇200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本血吸虫成虫呕吐物的生化及免疫学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分析日本血吸虫成虫呕吐物与感染血清的免疫反应性 ,寻找特异性的血吸虫病诊断抗原。方法 采用 SDS- 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呕吐物的免疫反应性 ,过碘酸钠氧化处理以鉴定呕吐物的抗原决定簇的性质。结果 日本血吸虫成虫呕吐物中存在能被血吸虫感染血清识别的特异抗原 31/ 32、4 7、6 0 / 6 2 k Da蛋白及 6 7k Da蛋白 ;31/ 32 k Da蛋白和 6 7k Da蛋白的抗原表位为蛋白 ,而 4 7k Da蛋白和 6 0 / 6 2 k Da蛋白的抗原表位为糖基。结论 日本血吸虫成虫呕吐物中存在血吸虫感染血清识别的特异抗原 ,其中 31/ 32 k Da蛋白已报告可用于血吸虫病诊断 ,4 7k Da蛋白和 6 0 / 6 2k Da蛋白含糖基表位并具有潜在的诊断价值。
袁仕善易新元曾宪芳黄跃龙Larry McReynolds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成虫呕吐物免疫印迹
噬菌体展示抗体微型文库的构建被引量:1
2006年
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抗神经钙粘连素(N-cadherin,N-cad)分子胞外结构域、CD34分子胞外结构域及AC133分子的噬菌体展示单链抗体库。将3种分子分别表达于噬菌体表面,再以此噬菌体免疫BALB/c小鼠,提取脾总RNA,RT-PCR扩增抗体重、轻链基因cDNA并插入噬菌体表达载体,构建分别抗N-cad分子胞外结构域、CD34分子胞外结构域及AC133分子的噬菌体表达文库。然后对文库的库容量、多样性、滴度及表达能力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用噬菌体展示的3种分子免疫小鼠获得成功,所构建抗体文库的库容量、多样性、滴度及表达能力均能满足进一步筛选目的抗体基因的需要,为制备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奠定了基础。
黄跃龙李侠许静刘俊霞宋增璇卢光琇
关键词:CD34单链抗体
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 DNA疫苗不同免疫途径免疫保护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观察本室所构建日本血吸虫大陆株 31kDa组织蛋白BDNA疫苗在BALB/c小鼠体内的不同免疫途径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 :用纯化的空白质粒载体VR1 0 1 2、重组质粒VR1 0 1 2 Sj31免疫BALB/c鼠 ,将 36只 6~ 8周龄BALB/c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 2只 ,对照组 (A组 )肌肉注射空白质粒载体VR1 0 1 2 ,实验组 (B组 )皮下注射重组质粒VR1 0 1 2 Sj31 ,C组肌肉注射重组质粒VR1 0 1 2 Sj31。质粒剂量均为 1 0 0 μg ,每隔 2w免疫 1次 ,共免疫 3次 ,第 3次免疫后第 2 1d ,每只鼠经腹部感染 1 0条尾蚴 ,4 2d后剖杀计数各小鼠成虫数和每克肝卵数 ,观察诱导产生的减虫和减卵效果 ,并用ELISA分析小鼠血清中的抗体。结果 :ELISA分析表明 ,第 3次免疫后小鼠出现特异性IgG抗体。与空白质粒对照组比较 ,2个实验组的减虫率分别为 1 5 .0 % (P >0 .0 5 )和 2 5 .0 % (P <0 .0 5 ) ,减卵率分别为 38.2 2 %和 5 4.90 % (P <0 .0 0 1 )。与皮下免疫组相比 ,VR1 0 1 2 /Sj31肌肉免疫组的减卵率分别为 2 6 .99% (P <0 .0 0 1 )。结论 :DNA疫苗VR1 0 1 2 Sj31能诱导小鼠产生一定水平的抗日本血吸虫感染保护作用 ,肌肉注射的保护效果大于皮下注射。
张冉易新元曾宪芳张顺科唐连飞黄跃龙Larry Mc Reynolds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免疫保护
日本血吸虫成虫67kD蛋白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分离日本血吸虫感染及免疫血清识别的成虫抗原 (AWA)中的特异蛋白带 ,为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提供新的抗原分子。方法 :免疫印迹法分析AWA的特异蛋白带 ,电泳层析法分离靶抗原。结果 :获得了感染血清和免疫血清识别的 6 7kD蛋白。结论
袁仕善曾宪芳黄跃龙王敏周东明易新元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免疫印迹法电泳
抗神经钙粘连素噬菌体展示单链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本实验尝试对抗原的性质和筛选策略等方面作了改进,以期获得较好的结果。分析了神经钙粘连素胞外结构域的分离和表达,论述了噬菌体展示多分子抗体微型文库的构建过程,进行了抗神经钙粘连素单链抗体的筛选和鉴定,列举了N-cadher...
黄跃龙
关键词:免疫原性
文献传递
水牛感染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筛选新的有潜质的日本血吸虫保护性抗原分子编码基因。方法 用水牛感染血清对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成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筛选,将阳性克隆的插入片段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 3轮筛选后,将7个阳性克隆经辅助噬菌体自动剪切并PCR扩增显示,插入的日本血吸虫cDNA片段大小在0.8-2.0 kb之间,选取其中4个经DNA测序分析,发现2个未曾报道过的日本血吸虫新基因,分别命名为sj-IB1和sj-Rho GTPase-like gene,并在Gene Bank登记注册。结论 水牛感染血清可识别日本血吸虫的特异性抗原分子,这些抗原分子的免疫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张冉易新元曾宪芳黄跃龙Larry McReynolds
关键词:水牛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感染血清
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改进的研究
该研究在改进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方法,包括提高抗原的特异性方面作出了初步探索,所改进的方法获得了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具有一定的疗效考核价值.1.CPase-ELISA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用Cystatin捕获血吸虫呕...
黄跃龙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
文献传递
日本血吸虫成虫组分抗原的分离及小鼠免疫试验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分离日本血吸虫可溶性成虫抗原 (AWA)中的组分抗原 ,分析其诱导的抗血吸虫的免疫保护性。方法 电泳层析法分离日本血吸虫AWA中的组分抗原 ,计算各组分抗原的分子量 ,并分析其免疫学活性。将各组分抗原分别免疫小鼠 ,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 ,感染后 4 5d剖杀 ,观察各组分抗原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 采用电泳层析法分离获得多个组分抗原 ,选择收集其中 4个较纯的组分抗原 ,分子量分别为 5 2kD、6 3kD、6 7kD和 74kD ;其中 6 3kD和 6 7kD抗原与感染血清有强的反应 ,而 5 2kD和 74kD抗原则反应弱 ;4种组分抗原均与AWA的免疫血清反应。 6 3kD抗原诱导的免疫保护力水平较5 2kD、6 7kD和 74kD抗原好。结论 电泳层析法分离的 4个血吸虫组分抗原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且 6 3kD抗原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性。
袁仕善易新元曾宪芳黄跃龙张顺Larry McReynolds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小鼠
日本血吸虫成虫肠道内容物中金属蛋白酶的鉴定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鉴定日本血吸虫成虫肠道内容物中的金属蛋白酶。 方法 以明胶作底物 ,利用明胶 SDS PAGE分离日本血吸虫成虫肠道内容物 ,将电泳后的凝胶于不同 pH缓冲液和酶抑制剂中进行孵育 ,对其中的金属蛋白酶进行分析和鉴定。 结果 日本血吸虫成虫肠道内容物中存在降解明胶的金属蛋白酶 ,其最适 pH值为 7~ 9。金属蛋白酶抑制剂EDTA抑制其活性。电泳分离获得有活性的酶蛋白 ,该酶是血吸虫感染血清识别的弱抗原。
袁仕善易新元曾宪芳张顺科黄跃龙Larry McReynolds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成虫肠道内容物电泳金属蛋白酶
钙粘连素的结构和功能被引量:14
2004年
钙粘连素 (cadherin)是主要的细胞黏附分子之一 ,钙粘连素家族由功能结构相似的分子组成 ,它们介导细胞黏附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 ,钙粘连素分子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黏附功能 ,还具有识别细胞、调控组织器官形态发生、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甚至神经传导等更广泛的生物学功能 ,与肿瘤的发生及转移机制也有关 ,而且不断有新的家族成员被发现。
黄跃龙宋增璇
关键词:细胞黏附分子信号转导生物学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