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洵
- 作品数:13 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能动司法--以上海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法律环境在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发展的诸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司法通过自身功能的能动匹配,促进金融法律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的优化,进而完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法制环境。充分发挥司法的能动性,是尽快建立公平、高效的金融司法体系,形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司法优势的关键。
- 黄洵戴新竹
- 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能动司法
- 导致股份归于一人的股权转让合同效力问题探讨——厦门鼓浪屿食品厂工业有限公司股权转让侵权纠纷案评析被引量:3
- 2005年
- 我国公司法既未承认一人公司又未禁止一人公司,当股权转让导致股份集中于一个股东时,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应如何认定,理论上与实践中均不无疑义。本文结合厦门鼓浪屿食品厂工业有限公司股权转让侵权纠纷案,通过对股权转让及其限制、股权变更登记的法律效力、衍生型一人公司的法律地位以及股份集中于一人时公司的存续等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 柳经纬黄洵
- 关键词:股权转让合同合同效力侵权纠纷《公司法》
- 公司法中的雇员利益保护机制研究
- 随着对雇员利益的日趋重视和公司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在公司法中导入雇员利益保护机制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于是雇员持股、雇员参与公司治理等公司法中的雇员利益保护机制也应运而生。在推行公司法中的雇员利益保护机制之前,对其理论基础...
- 黄洵
- 关键词:公司法
- 文献传递
- 对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思考被引量:3
- 2002年
- 遗产税是以财产所有者死亡后所遗留的财产为课征对象的一种财产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遗产税的适时开征已成为理论与实践的紧迫课题。本文对当前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并拟出了我国遗产税制的具体构想。
- 黄洵
- 关键词:遗产税遗产税制赠与税
- 对于当前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法律思考被引量:2
- 2003年
- 遗产税是以财产所有者死亡后所遗留的财产为课征对象的一种财产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遗产税的适时开征已成为理论与实践的紧迫课题。本文对当前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拟出了我国遗产税制的具体构想。
- 黄洵
- 关键词:遗产税遗产税制税制模式赠与税
- 证券借贷市场的影子银行风险防范机制
- 现代证券借贷市场对于资本市场的流动、深化、发展和创新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主要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借贷交易使得证券资产和资金得以在投资银行、杠杆投资基金、经纪自营商、货币市场基金等影子银行实体之间自由流通,为影...
- 黄洵
- 关键词:影子银行金融风险
- 应急可转债在我国的运用及设计思考被引量:1
- 2014年
- 作为解决"大而不倒"问题的一种自救安排,应急可转债具有危机缓冲、自我救助和风险管理等功能,因此在次贷金融危机后受到了国际银行业的广泛关注并付诸实践。应急可转债功能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其具体条款的良好设计。探索发展应急可转债,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拓展资本补充渠道、优化银行资本结构,应当在扫清法律障碍、合理设计条款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培育适宜我国应急可转债发展的市场环境。
- 黄洵
- 关键词:自救商业银行资本结构
- 关于地方立法创新问题的思考被引量:12
- 2004年
- 随着我国地方立法的逐步发展,地方立法的创新问题日益突显。本文分析论证了创新是地方立法的生命力,地方立法的创新应当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的原则下,发挥领风气之先的示范作用。
- 柳经纬黄洵
- 我国二板市场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
- 2002年
- 我国设立二权市场的时间表一推再推,显示了决策者们对二板市场的高风险所持的谨慎态度。本文在探析我国二板市场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现有风险防范制度缺陷的基础上,从发行上市制度、市场监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法人治理结构、保荐人制度、做市商制度、市场退出机制等方面对我国二板市场风险防范制度的完善提出设想。
- 黄洵
- 关键词:二板市场法律制度
- 从“沪科案”看商业秘密保护中雇主与离职雇员间的利益平衡被引量:2
- 2005年
- 2005年5月19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王志骏、刘宁、秦学军三人侵犯商业秘密案(以下简称"沪科案")作出二审裁决,维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于2004年12月一审作出的有罪判决.随着终审裁决的作出,这一在全国IT通信业及知识产权学界引起广泛关注的侵犯商业秘密案,在历经长达两年多的激烈争论后终于尘埃落定.然而,此案所引发的关于商业秘密保护、市场自由竞争乃至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环境等诸多层面的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本文试以"沪科案"为线索,对商业秘密保护中雇主与离职雇员间的利益平衡问题做一探讨,以期对我国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完善有所贡献.
- 黄洵
- 关键词:商业秘密保护制度雇员离职雇主侵犯商业秘密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