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芳
- 作品数:24 被引量:25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抗坏血酸保护阿霉素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被引量:6
- 1992年
- 作者采用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的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对阿毒素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浓度为30μg/ml及100μg/ml的抗坏血酸能显著减少受损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的释放,并减少细胞内丙二醛的生成。
- 朱向阳荣烨之蔡青黄国芳吕宝经
- 关键词:阿霉素抗坏血酸心肌细胞培养
- 阿霉素中毒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及其导致的钙超负荷的研究被引量:8
- 1998年
- 目的和方法:通过测定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探讨了阿霉素中毒心肌细胞损伤机制与脂质过氧化及钙离子超负荷的关系。结果:中毒心肌细胞培养基中LDH释放量由250.2增加到853.7μmol/L,SOD活力由257.55(U/mg·pro)下降到185.88(U/mg·pro),丙二醛(MDA)含量由1.409(nmol/mg·pro)增加到1.638(nmol/mg·pro),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由240.18(nmol/L)增加到1460.40(nmol/L);阿霉素中毒早期仅有〔Ca2+〕i升高;中毒4h后出现脂质过氧化、心肌损伤加重及〔Ca2+〕i的进一步升高;结论:心肌细胞内〔Ca2+〕i早期增高是心肌损伤的始动环节。
- 张亚臣荣烨之赵美华吕宝经张懋贞黄国芳杨瑾文
- 关键词:阿霉素药物中毒脂质过氧化心肌细胞
- 生脉散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被引量:46
- 1994年
- 本文探讨了30例心绞痛和6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与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关系,并观察了中药生脉散颗粒剂对AMI患者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发现冠心病(CHD)患者较健康人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明显降低,而丙二醛(MDA)显著升高(P<0.001)。当给AMI患者口服生脉散颗粒剂9g/d2周,血中SOD和GSH-Px明显升高,MDA显著降低(P<0.05);给药4周则前者进一步升高,后者更为降低(P<0.001,P<0.01),而AMI对照组之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CHD与自由基(FR)触发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生脉散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用生脉散防治CHD有重要临床意义。
- 吕宝经荣烨之赵美华黄国芳朱向阳杨瑾文
- 关键词:生脉散心肌梗塞自由基过氧化脂质
- 辛伐他汀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实验研究
- 目的:从组织与细胞水平探讨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作用。方法:采用饲喂致动脉粥样硬化饲料与球囊损伤主动脉内膜的方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在保持实验动物血浆总胆固醇水平与药物干预前无显著差别前提下,利用...
- 时强荣烨之张懋贞陈捷黄国芳
- 文献传递
- 生脉散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被引量:94
- 1996年
- 本研究观察了生脉散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SOD、GSH-Px明显低于健康人(P<0.001),MDA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1)。6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生脉散组和对照组,结果发现生脉散组(35例)患者血中SOD、GSH-Px较服药前明显增加(P<0.001);MDA显著降低(P<0.001)。对照组(27例)服药前、后SOD、GSH-Px及MDA无明显改变(P>0.05)。提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损伤与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密切关系。生脉散具有抗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能防治心肌损伤,是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
- 赵美华荣烨之吕宝经朱向阳黄国芳杨谨文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生脉散抗脂质过氧化抗氧自由基
- 阿霉素中毒大鼠心肌肌浆网钙调节功能的变化
- 1999年
- 张亚臣荣烨之吕宝经赵美华黄国芳杨谨文
- 关键词:阿霉素中毒药物中毒心肌肌浆网
- 多柔比星对乳鼠心肌细胞增殖周期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 1998年
- 多柔比星对乳鼠心肌细胞增殖周期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张亚臣荣烨之吕宝经赵美华黄国芳杨瑾文(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92)多柔比星(doxorubicin)对心肌的毒性作用一直是多柔比星临床应用的一大障碍[1-3],为防治其心肌毒性...
- 张亚臣荣烨之吕宝经赵美华黄国芳杨瑾文
- 关键词:多柔比星阿霉素抗癌药心肌细胞增殖蛋白质
- 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 1996年
- 氨氯地平是近来推出的一种新型钙离子拮抗剂,它能降压,改善心肌的缺血。它对胰岛素抵抗方面和SOD的影响,国内报道少。我们在这方面作了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共选择高血压病29例,其中Ⅰ期10例,Ⅱ期19例,男15例,女14例,年龄37~70岁,平均51岁。高血压病的诊断符合WHO的标准,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和实验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 1.2 研究方法 实验前停服降压药2周,最后1周3天连续测血压,算出平均值为用药前血压。用药前清晨测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和SOD。用药4周后复查。血糖采用Folin-Wu氏法测定,血胰岛素测定采用放免法,SOD测定为黄嘌呤氧化酶化学发光法测定。
- 陆秋芬赵美华荣烨之黄国芳
- 关键词:高血压氨氯地平药物疗法
- 血清肌钙蛋白T及I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4
- 2003年
-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入院前后血清肌钙蛋白T(cTnT)、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 ,探讨cTnT、cTnI对早期诊断AMI的价值。方法 :对 10 0例患者 (AMI 5 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5 0例 )和 2 0例健康人进行了血清cTnT、cTnI、肌酸激酶 (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检测。结果 :①血清cTnT、cTnI、CK和CK MB检测AM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0 %和 90 %、85 %和 92 %、92 %和 6 1%、75 %和 75 %。②AMI患者血清cTnT、cTnI浓度平均升高 (17.5± 5 .7)和 (16 .2± 4 .8)倍 ,显著高于CK(7.6± 3.1)倍、CK MB (6 .5± 2 .9)倍 (P <0 .0 1) ;③AMI后 3h内cTnT、cTnI阳性检出率为 5 0 .0 %、4 0 .0 % ,明显高于CK MB(2 4 .0 % )和CK(2 0 .0 % ) ;AMI 5d后cTnT、cTnI阳性检出率为 70 .0 %、6 6 .0 % ,而CK MB和CK仅为 4 .0 %和 8.0 %。结论 :血清cTnT、cTnI能早期确切诊断AMI ,具有较宽的时间诊断窗口 。
- 张亚臣赵美华吕宝经荣烨之许之民黄国芳
- 关键词:心肌梗死肌钙蛋白
- 生脉注射液对阿霉素导致大鼠心室重构的防治作用
- 目的:阐明生脉散对心室重构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生脉散组。心室重构模型由静脉注射阿霉素形成。第8周末以心超测心功能,电镜、光镜观察心肌重构,羟脯氨酸法测定心肌胶原含量,比色定磷法测定肌浆网钙泵功能,...
- 陈捷荣烨之吕宝经黄国芳李月华张亚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