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美芳
- 作品数:23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IgA肾病患者肾脏MCP-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Ig A肾病患者肾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34例同步行肾活检诊断明确的Ig A肾病患者肾脏MCP-1表达,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肌酐(Scr),比较不同程度肾小管间质病变及不同血清肌酐水平患者MCP-1的差异。用SDS-PAGE法检测尿蛋白分子量,并进一步分型,对不同分子量尿蛋白患者的MCP-1水平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Ig A肾病患者的MCP-1及24 h尿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Ig A肾病患者肾组织MCP-1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34,P<0.05)。肾小管间质病变分级重度组肾组织MCP-1表达较轻度组升高(P<0.05),Scr>140μmol/L的Ig A肾病患者较Scr≤140μmol/L者升高(P均<0.05),混合性尿蛋白10 k D的Ig A肾病患者较23 k D者升高(P<0.05)。结论肾组织MCP-1表达增加在Ig A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肾功能损害中起重要作用。尿蛋白为10 k D的Ig A肾病患者肾组织MCP-1表达增加明显。
- 钱白音吴锡信麦美芳张桦李中和崔彤霞
- 关键词:IG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单核细胞
- 进展期大肠癌术后腹腔低渗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的护理对策
- 2010年
- 目的研究进展期大肠癌术后腹腔低渗热灌注(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联合静脉化疗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本院44例进展期大肠癌术后HIPEC联合静脉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化疗疗程。部分患者出现消化系反应与造血系统抑制,2例出现完全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缓解,数例出现导管堵塞、脱落,皮肤局部瘀斑和皮下出血,药物外渗。结论加强整体护理措施,可减少患者不适,提高患者完成治疗的依从性。
- 麦美芳熊国珍朱燕华
- 关键词:进展期大肠癌护理
- “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在临床双语教学中的研究与探讨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微信翻转课堂在本科生临床双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8名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医学英语课堂和临床双语微信翻转课堂,通过统一考试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采用微信翻转课堂进行教学的本科生考核成绩有显著提高,同时学生有较高的满意度。结论:微信翻转课堂的临床双语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医学英语水平及临床综合素质。
- 朱晔麦美芳姜银莲王成吴庆
- 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肾脏MCP-1表达的研究
- 2014年
- 目的:观察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肾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与肾小管间质损害、肾功能及尿蛋白分子量之间的关系,探讨MCP-1在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提供部分实验依据。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0例同步行肾活检诊断明确的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肾脏MCP-1表达,聚丙烯酰凝胶电泳(SDS-PAGE)银染法检测尿蛋白分子量。结果: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MCP-1表达主要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肾组织MCP-1阳性率肾小管间质病变分级3级组较1级、2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肌酐(Scr)>140μmol/L组较Scr≤140μmo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性蛋白尿10 kd组较23 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肾组织MCP-1表达在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肾功能损害中起重要作用。10 kd等低分子量尿蛋白与肾组织MCP-1表达关系密切。可考虑使用MCP-1抗体等阻断MCP-1作用而防治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的进行性恶化。
- 钱白音张群英麦美芳李宓
- 关键词:肾小球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 一种护理用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理用车,所述的护理用车包括护理用车主体、用于放置医用仪器设备并实现调整医用仪器设备高度的电动控制升降平台;所述的护理用车主体中部为中空结构,护理用车主体的顶部设有连通中空结构的第一通孔;所述的电动控...
- 周双杨小莹田志武李娜麦美芳
- 结肠癌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一种结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简便快捷、安全有效、依从性好的方法。方法将8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前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对照组常规焗服番泻叶加术前晚清洁灌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用于术前肠道准备清洁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术前准备时间短,方法简单易操作,可以推广应用于临床。
- 麦美芳罗瑞女太李月婵
- 关键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灌肠
- 一种吸氧管
- 一种吸氧管,包括输氧管、分氧管、耳挂组件、吸氧连接管、吸氧插管和第一活动挂钩,分氧管的数量为两条,耳挂组件的数量为两个;输氧管的一端用于连接氧气机,两条分氧管的一端均连通输氧管的另一端,两条分氧管的另一端分别经耳挂组件连...
- 夏雨麦美芳杨小莹邓梦绮
- 舒芬太尼-异丙酚-氧化亚氮麻醉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异丙酚-氧化亚氮复合麻醉应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可行性。方法22例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以异丙酚(1.5~2)mg·kg-1、咪唑安定(3~5)mg、舒芬太尼1μg·kg-1、哌库溴铵0.15mg·kg-1诱导插管。麻醉维持:新鲜气流量2L·min-1(O2∶N2O为1∶1),异丙酚(3~4)mg·kg-1·h-1、舒芬太尼1μg·kg-1·h-1泵入,间断静注哌库溴铵维持肌松。记录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术后观察拔管时间和在ICU停留时间。结果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改变,无1例改体外循环。平均麻醉时间(164±37)min,输血(536±62)ml,输液(3025±153)ml。术后拔管时间为(3.6±1.1)h,在ICU停留时间(2.2±0.8)d。结论舒芬太尼-异丙酚-氧化亚氮复合麻醉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符合“快车道”心脏手术麻醉的要求。
- 夏栋梁麦美芳周少朋肖笑雨
- 关键词:舒芬太尼异丙酚氧化亚氮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 社会-生物-医学干预模式对大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社会-生物-医学干预模式对大肠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117例,按照住院号单双号进行分组。干预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社会-生物-医学干预模式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57例给予常规治疗,对两组病例进行生存质量和预后分析。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优于对照组,且该干预模式是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之一。结论社会-生物-医学干预模式有利于改善大肠癌患者生存质量和延迟生存时间,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 邹劲林罗瑞太麦美芳
- 关键词:大肠癌预后
-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医源性肾出血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医源性肾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多个中英文数据库截至2021年4月9日的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软件3.6.0和Stata 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13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包含293名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是造成医源性肾出血的主要原因,比例为53.04%(95%CI:36.59,69.49),止血完全率大于99%(95%CI:98,100),单次栓塞止血完全率为96%(95%CI:91,99),二次栓塞止血机率为8%(95%CI:5,12),不良事件即栓塞后综合征发生率为21%(95%CI:12,34)。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医源性肾出血的有效方法,具有成功率高、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在治疗医源性肾出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麦美芳杨小月欧春霞朱伟平朱晔罗雯馨
- 关键词:META分析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栓塞后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