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鲲鹏
-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脾全切除术与脾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比较脾全切除术和脾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4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并平均分为两组,脾全切除组42例采用脾全切除术治疗,脾部分切除组42例采用脾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清Ig A、Ig G、Ig M、CD3^+、CD4^+、CD8^+及CD4^+/CD8^+水平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部分切除组术中失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全切除组,但部分切除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全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切除组血小板计数、Ig M、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g A、Ig G、CD3^+、CD4^+、CD8^+、CD4^+/CD8^+显著高于全切除组(P<0.05)。部分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全切除组(P<0.05)。结论:脾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裂的手术效果优于脾全切除术,且对患者血小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
- 马建中张宇韩圣瑾魏鲲鹏李后俊
- 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脾部分切除术血小板免疫功能
- 延迟性脾破裂20例报道及非手术治疗的初探
- 2012年
-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指征的设定,以提高非手术治疗成功率。方法对2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手术组和非手术组的年龄、损伤严重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输血量、ICU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和治疗效果等,结合文献资料,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的指征的设定和把握程度。结果非手术组患者年龄和损伤严重评分明显低于手术组,而在输血量、ICU时间、住院时间方面高于手术组。非手术组中有1例中转手术,手术组有1例出现伤口感染、未出现脾热。2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选择性非手术治疗延迟性脾破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关键在于对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指征的把握。
- 魏鲲鹏王传思
- 关键词:延迟性脾破裂外伤脾脏
- 外伤性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在胸腹联合伤中诊治体会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同时合并胸部损伤患者的诊断与抢救方法。方法该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共接诊30例外伤性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同时合并胸部损伤患者,27例多发性肋骨骨折,1例膈肌损伤,15例锁骨骨折,21例血气胸,4例创伤性湿肺,5例左肾挫裂伤,部分患者同时合并椎体、骨盆、颅脑外伤以及肢体骨折等。结果 8例经胸手术,1例胸腹联合切口,4例剖腹+剖胸术,30例患者均行脾切除术,7例行肺叶修补术以及2例行肺深部裂伤血管结扎,1例胸内异物取出术;全组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为(31.16±9.34)分,经过综合手术治疗后,3例切口感染,1例肠梗阻,6例合并肺不张,其中2例死亡,其中1例因病情过于严重,送医不及时所致,另1例因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所致,28例经有效治疗后痊愈出院,死亡率为6.67%。结论外伤性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是一种非常多见的外科疾病,同时伴随有胸部损伤,该病的致死率非常高,故及时进行抗休克处理和手术对症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魏鲲鹏
- 关键词:胸腹联合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