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鑫丽

作品数:33 被引量:17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7篇地衣
  • 5篇新记录种
  • 5篇生物结皮
  • 5篇结皮
  • 5篇记录种
  • 4篇土壤
  • 4篇物种
  • 4篇荒漠
  • 4篇共生藻
  • 3篇地衣型真菌
  • 3篇石质
  • 3篇石质文物
  • 3篇文物
  • 3篇梅衣科
  • 3篇类群
  • 3篇共生菌
  • 3篇固沙
  • 3篇固沙材料
  • 2篇袋衣属
  • 2篇蛋白

机构

  • 30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河北大学
  • 4篇西南林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集美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辽宁有色勘察...

作者

  • 33篇魏鑫丽
  • 16篇魏江春
  • 2篇高程
  • 2篇邓红
  • 1篇李俊生
  • 1篇刘冬梅
  • 1篇张更新
  • 1篇杨柳
  • 1篇王立松
  • 1篇王东
  • 1篇贾泽峰
  • 1篇高俊刚
  • 1篇印象初
  • 1篇热依木·马木...
  • 1篇郭守玉
  • 1篇郭英兰
  • 1篇姚一建
  • 1篇庄文颖
  • 1篇李斌斌
  • 1篇郑维发

传媒

  • 9篇菌物学报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菌物研究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塑料工业
  • 1篇贵州科学
  • 1篇山东科学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生命世界

年份

  • 6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袋衣属地衣的分类学研究
本论文对采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包括作者采自西藏和陕西太白山共计2000余份袋衣属标本从形态学、解剖学、化学、地理学、生态学和分子系统学角度对中国袋衣属地衣进行了系统而综合的研究;并对借自国外12个标本馆(ASU,...
魏鑫丽
关键词:新分类群新记录种地理成分系统生态学
首个大型树生地衣化石的确认及其意义
以内蒙古宁城县中侏罗世燕辽化石群中的Daohugouthallus ciliiferus为研究对象,利用化石切片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发现了真菌菌丝和藻细胞及其接触缠绕等关键结构,证实D.ciliiferus是由真菌和藻...
杨秋霞王延延魏江春魏鑫丽
关键词:中生代
地衣型真菌对石材的侵蚀及防护措施
2021年
世界各地古旧的石质建筑物都含有人文历史的底蕴,但由于环境等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一些裸露在室外的建筑物饱经风霜,从而使其表面失去了原有的容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地衣型真菌的侵蚀。地衣型真菌(即地衣)是地球生物圈内生态系统中真菌与相应藻类或蓝细菌形成的稳定胞外共生群落,其共生必要因素是该类真菌特异性与相应的藻类或蓝细菌共生而在自然界占有一定的生态位。共生藻利用光合作用为共生真菌提供有机物,而共生真菌通过吸收水分为共生藻提供原料。地衣型真菌通过菌丝直接附着于岩石,产生有机酸等次级代谢产物腐蚀岩石;但同时地衣分泌的有机酸也可以形成矿化膜,对石材在一定程度上亦起到防护作用。本文阐述了地衣对石材的侵蚀现象及其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为今后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资料。
徐亚男魏鑫丽贾泽峰
关键词:石质文物地衣
空间模拟条件下先锋生物地衣生存力研究
2024年
地衣是通过菌藻互惠共生实现生命自我维持的陆地先锋生物,对低温、干旱和强辐射等不良环境具有强抗逆性。为评估地衣在空间条件下的生存力,通过荧光染色法,对12份高山和荒漠来源的天然地衣体及4份共生菌藻培养物,经低温、干燥、辐射3类空间模拟条件处理后比较其存活率。研究发现,同一地衣对不同处理条件、不同地衣对相同处理条件的耐受力均不同。不同处理条件下,天然地衣体中的共生菌活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总体对各种条件均具有一定程度的耐受性;共生菌藻培养物受损伤程度相比天然地衣体大,对紫外和低温处理的耐受性高于对干燥和重离子辐射的耐受性。本研究方法可用于评估地衣在空间环境下的生存力,为选用适宜地衣物种作为空间探测时宜居环境的监测和指示生物,以及未来利用地衣作为地外宜居环境改造的先锋生物等奠定初步基础。
惠继任许雯张婷婷杨秋霞席振华魏鑫丽
关键词:地衣空间环境模拟生存力
一种组合型人工生物结皮治理荒漠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型人工生物结皮治理荒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石果衣共生菌、石果衣共生藻和地衣内生菌的制备;2)将石果衣共生菌、石果衣共生藻和地衣内生菌溶于水中,得到混合菌液,将混合菌液喷洒至待治理的荒漠上。本发明...
魏鑫丽程向敏张婷婷杨秋霞王延延魏江春
石质文物地衣生物腐蚀及防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5年
本文主要从生物因素方面考虑,分析了导致石质文物病害的主要原因和机理,并综述了国内外石质文物保护的现状、防治和修复方法。地衣是引起石质文物腐蚀的关键生物类群,与国外相比,目前国内专门针对地衣进行石质文物防治的研究鲜见报道。作者建议,石质文物的地衣生物腐蚀及防治研究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石质文物地衣必须首先进行系统的种类调查;(2)对地衣腐蚀石质文物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3)探寻地衣病害安全有效的去除方法;(4)逐步探索地衣病害修复后的监测和预防方法。
魏鑫丽蒋淑华魏江春
关键词:石质文物地衣生物腐蚀
中国茶渍属和石蕊属4新记录种
2023年
通过形态学及化学研究,结合nrDNA 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该文报道了茶渍属(Lecanora Ach.)和石蕊属(Cladonia P.Browne)地衣4中国新记录种:莱氏茶渍(Lecanora layana Lendemer)、白头山茶渍(L.baekdudaeganensis B.G.Lee&Hur)、伪银茶渍(L.pseudargentata Lumbsch)和草皮石蕊[Cladonia caespiticia(Pers.)P.Gaertn.,B.Mey&Scherb.]。该文对这些物种的分类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相似种进行了对比,同时提供了各种的地理分布图和形态图。这为中国茶渍属和石蕊属地衣物种多样性及资源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李碧庭郭守玉热依木·马木提魏鑫丽
关键词:地衣型真菌
地衣的分布格局及适应性进化研究——以梅衣科和瓶口衣科等若干类群为例
地衣在全球的分布约占陆地面积的8%,遍布南北两极、热带亚热带、高山及荒漠等极端生境,是真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功能。地衣的分布类型多种多样,包括世界广布、间断分布、两极分布和小区域特有分布等。地衣的现代分布格...
魏鑫丽王延延王治军刘大乐魏江春
关键词:生物地理适应性进化
文献传递
中国云南西部地衣区系(英文)被引量:7
2007年
对中国云南西部高山地区的大型地衣进行了调查。采集地衣标本400余份,鉴定为46属86种,其中40种在朝鲜半岛有报道。所有采集的标本现保藏于顺天大学韩国地衣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隐花植物标本馆。
魏鑫丽王立松许宰铣
关键词:生物资源地衣
荒漠地衣对沙坡头人工植被固沙区的生态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所形成的微型生物结皮(microbiotic crust)占优势的生态格局是荒漠地区天然植被中特有的生态景观之一。荒漠地衣作为微型生物结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影响生态变化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研究调查了不同建立年代的人工植被固沙区中的维管植物和微型生物结皮中地衣的物种组成和盖度,测定了结皮土壤的主要养分含量。结果显示:微型生物结皮中地衣以胶衣Collema和石果衣Endocarpon两属为优势类群;随人工植被建立时间的延长,维管植物和微型生物结皮盖度、结皮厚度与土壤养分含量呈增高趋势,并基本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维管植物、微型生物结皮、地衣和土壤养分基本一致的变化规律表明,微型生物结皮对固沙区中浅根系植被发育和土壤恢复具有正效应,为人工高效治沙及全面实施"沙漠生物地毯工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王治军魏鑫丽陈玉惠
关键词:荒漠地衣生态演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