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楚

作品数:29 被引量:1,228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经济管理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能源
  • 8篇影响因素
  • 6篇DEA
  • 5篇能源效率
  • 4篇实证
  • 3篇生产率
  • 3篇实证分析
  • 3篇产业结构
  • 2篇电子商务
  • 2篇友好型社会
  • 2篇商务
  • 2篇省际
  • 2篇碳税
  • 2篇能源生产
  • 2篇能源生产率
  • 2篇企业
  • 2篇静脉产业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跨国比较
  • 2篇环境友好型社...

机构

  • 22篇浙江理工大学
  • 11篇浙江大学
  • 6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杭州科技职业...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浙江工程学院

作者

  • 29篇魏楚
  • 17篇沈满洪
  • 3篇黄文若
  • 2篇郭立伟
  • 1篇黄磊
  • 1篇李孝邦
  • 1篇杜立民
  • 1篇姚春序
  • 1篇余冬筠
  • 1篇吴文博
  • 1篇夏栋

传媒

  • 5篇世界经济
  • 2篇数量经济技术...
  • 2篇学习与实践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管理世界
  • 1篇世界经济文汇
  • 1篇杭州研究
  • 1篇浙江工程学院...
  • 1篇浙江统计
  • 1篇丝绸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共杭州市委...
  • 1篇产业经济研究
  • 1篇管理评论
  • 1篇鄱阳湖学刊
  • 1篇建设资源节约...
  • 1篇浙江省经济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基于Meta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7
2018年
农村家庭能源转型事关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是能源消费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文献研究中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存在不同的判断,一种观点认为目前仍以生物质能源为主,另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已经过渡到以煤炭为主。为了判断现有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本文基于已有的可得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提取了35篇文献中的73组效应值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已有文献在研究对象、样本特征、模型方法、解释变量等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由此导致了文献之间结论不一致。本文在控制住这些因素后发现,我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家庭收入是驱动能源消费转型的主要因素。伴随着收入的持续增长,劣质能源(生物质能)显著减少,电力等高品质商品能源显著增加,而煤炭、沼气等低品质能源消费量逐步趋于稳定。不同的稳健性检验也支持这一结论。
魏楚韩晓
关键词: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META分析方法
浙江省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2009年
本文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三个子系统出发,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7年浙江省11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发现杭州和宁波在经济和社会这两个子系统中得分最高,得分最低的均是衢州和丽水;在资源与环境子系统中,绍兴、嘉兴、湖州和衢州排名靠前,台州和温州排名靠后;从综合得分上看,得分最高的是杭州和宁波,丽水和台州得分最低。
魏楚李孝邦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主成分分析
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29
2007年
本文基于DEA方法构建出一个相对前沿的能源效率指标,并将它同传统的能源生产率指标进行了区分和比较。之后运用1995~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能源效率的计算,结果发现:大多省份能源效率符合"先上升,再下降"的特征,转折点一般出现在2000年左右。在1999年之后,各省之间的能源效率差距逐渐扩大,不具有趋同性。四个区域的比较结果表明:能源效率最高的地区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其他依次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能源效率差异基本上是逐渐减少的,其能源效率存在一定的趋同性。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显示: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每上升1%,能源效率将增长约0.44%,且产业结构的影响在逐渐增加;政府财政支出比重每增加1%,能源效率将会下降0.46%左右,但负面影响在逐渐减小;进出口所占比重每上升1%,能源效率将降低0.18%,但由于其双重影响使得在不同地区表现各异;工业中国有经济比重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魏楚沈满洪
关键词:能源生产率能源效率影响因素DEA
中国省际能源效率研究
本文基于数据包络法(DEA)构建了一个能源效率指数,利用中国29省1995~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省际能源效率进行测算和解释,结果发现:能源效率同第二产业比重、国有经济比重,以及政府支出占GDP比重负相关,而与技术水...
魏楚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联合培养)倪金兰沈满洪
关键词:经济管理能源效率产业结构数据统计
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本文以能源利用效率为研究对象,在三要素的C-D生产函数模型基础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能源的利用效率取决于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禀赋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制度安排四个因素,其中技术进步属于外在的、可持续的改进;而其他三种因素属于...
魏楚沈满洪
关键词:能源利用效率生产函数模型资源禀赋结构产业结构
文献传递
生产性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客观认识我国不同产业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特征及规律,并识别出主要影响因素。为此,选择了农业、工业、建筑、交通、商业、能源六个主要的化石能源消费行业,在估计了各行业1996~2009年化石能源相关的CO2排放量的基础上,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对CO2排放进行分解,重点考察了产业结构调整效应以及在不同产业内的相对贡献。研究结论表明:六大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从1996年的28.13亿吨以年均6.5%的速度增加,2009年排放量增至64.1亿吨,占当年全国和全球化石能源相关的CO2排放的83%和21%;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是能源、工业和交通业;产出规模扩张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调整、部门能源效率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但不足以抵消产出规模效应,能源结构和碳排放系数效应也减缓了温室气体排放,但影响程度很小。农业和能源部门经济比重的下降有效减缓了温室气体排放,未来产业政策的设计应以控制工业经济规模和比重为重点,同时要结合其他行业的能源效率改善和能源结构优化等途径,共同推动温室气体减排。
魏楚余冬筠
关键词:产业结构效应温室气体
纺织企业实现电子商务的现实途径
2005年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水平和纺织行业当前的不同状况,提出了几种实现电子商务的现实途径。
魏楚
关键词:纺织业电子商务
工业绩效、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4年浙江省经济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6
2008年
本文基于2004年浙江省经济普查中167个工业行业的截面数据,利用DEA非参数方法测算了各行业技术效率,并对影响工业绩效和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国有资本比重会对经济绩效和技术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但由于浙江自身的经济特点使得其负面影响程度相对较小;(2)行业规模同工业经济绩效正相关,对行业技术效率的影响虽然为正,但并不显著;(3)代表劳动者质量差异的人力资本要素对于经济绩效和技术效率影响较大,如果高素质员工所占比重上升1%,部门经济产出将增加0.05%,行业技术效率将提升2~6个百分点;(4)行业内的技术创新活动对行业技术效率有双重影响,尽管能够实现技术效率的绝对改善,但行业之间的相对效率差距拉大了。
魏楚沈满洪
关键词:行业绩效技术效率影响因素DEA
杭州市发展静脉产业的SWOT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静脉产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及将再生资源加工为产品两个过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杭州市发展静脉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进行了SWOT分析,认为杭州市发展静脉产业既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也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总体而言,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多于挑战。杭州市发展静脉产业,对于促进杭州市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杭州市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郭立伟沈满洪魏楚
关键词:静脉产业SWOT分析
规模效率与配置效率:一个对中国能源低效的解释被引量:48
2009年
本文构建了一个考虑要素价格信息的全要素能源经济效率指标,以测度不同经济体在实现"产出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两个维度上的相对效率,并分解出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世界35个主要国家(地区)1998~200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在所有样本中,卢森堡的全要素能源经济效率最高,印度尼西亚最低,中国的平均排名为第31位,其能源利用低效主要是由较低的规模效率和要素配置效率所致。其所蕴含的政策含义在于:一方面需要通过优化投资质量和完善要素市场等方式来提高规模效率;另一方面,短期内可以通过提高能源价格来改善要素配置效率,长期来看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则更符合中国的现实需求。
魏楚沈满洪
关键词:跨国比较DEA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