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例被引量:1
- 2019年
- 临床病例患者女,68岁,因“咳嗽伴憋气3年,加重半月”于2015年10月12日入院。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夜间为主,初为白痰,后为黄白粘痰,无痰中带血,伴活动后憋气,可闻及喘鸣,伴口干、眼干,于当地医院就诊,行胸部CT示双肺多发片状影,部分实变;双下肺间质性改变;左侧胸腔积液,给予抗感染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并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病理考虑“结核性炎”,诊断为肺结核,出院后未行抗结核治疗,感憋气逐渐加重,半年前于当地医院规律抗结核(异烟肼、利福平)治疗2月,咳嗽伴憋气仍无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
- 汤立建赵圣丽扈晓静蔺晨牛奔高照猛冯涛
- 关键词: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抗结核治疗临床病例痰中带血
- 肺泡灌洗液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预测类风湿关节炎(RA)肺间质病变(ILD)预后的有效方法,为RA-ILD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RA-ILD患者61例进行为期12月的观察,入组前、6月、12月后检测肺功能、血气分析、血常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Ab);入组前、12月后均行高分辨CT检测,观察期间出现呼吸道不良事件者行高分辨CT检测;入组前均行肺泡灌洗液(BLAF)检测,观察期间出现明显肺间质病变进展者行BLAF检测。结果 1、入组前BLAF检测发现普通间质性肺炎7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11例,与高分辨肺CT、肺功能联合检测相比阳性率较低;2、61例患者中出现呼吸道不良事件者(呼吸道症状明显加重,且口服抗生素治疗无效者)9例,5例经HRCT发现肺间质呈进展性改变。5例患者行BLAF检测,3例表现为普通间质性肺炎;2例表现为细菌感染;3、BLAF检测普通间质性肺炎、肺功能中重度异常及肺CT受累面积是RA-ILD预后不良独立因素。结论肺功能及肺CT检测较BLAF检测RA-ILD有更高的敏感性,均可对其预后预测,但BLAF检测是明确RA-ILD进展原因更为有效的检查方法。
- 张旗冯涛杨西瑞高照猛郑妮
- 关键词:肺泡灌洗液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
-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襞微循环积分与病情活动度及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与病情活动性及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早期RA患者及6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测定甲襞微循环积分,酶联免疫法测定其25(OH)D浓度,运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RA患者骨密度,详细记录RA患者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计算疾病活动性。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RA患者甲襞微循环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3±1.92)与(4.70±1.54),t=3.174,P=0.018];(2)甲襞微循环积分分别与RA患者DAS28积分、ESR、CRP、抗CCP抗体滴度相关(r=0.515、0.579、0.422、0.473,P均<0.05)同时,甲襞微循环积分在不同疾病活动度的RA患者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线性回归分析提示RA患者血清甲襞微循环积分增高是疾病活动性的危险因素(β=0.376,P=0.013);(4)VEGF水平随25(OH)D减低表现出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甲襞微循环积分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r=-0.593,P<0.001);(5)34例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均给予2周的阿法骨化醇补充治疗,血清25(OH)D水平从(14.0±3.4)ng/m L增加到(18.0±4.2)ng/m L,同时甲襞微循环评分由(6.68±2.06)下降到(4.62±1.69)。两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13,P<0.001和t=14.742,P<0.001);(6)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甲襞微循环、年龄和DAS28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632、1.257和1.506;P分别为0.003、0.015、0.047),而25(OH)D是RA患者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OR=0.65,95%CI 0.44~0.96,P=0.032)。结论早期RA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与病情活动度相关;甲襞微循环积分增高是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合并维生素D不足的RA患者,补充维生素D或许有助于微循环功能的改善。
- 张磊高照猛徐建于春艳张旗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甲襞微循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质疏松
-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脂质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病情活动期血清脂质代谢异常发生率及其影响血清脂质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规范化治疗缓解期脂质变化及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患者血脂的影响,为临床RA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
- 高照猛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糖皮质激素小剂量
- 文献传递
- 成功治疗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剥脱性皮炎1例
- 2009年
- 高照猛周毅杨学莉朱丽花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剥脱性皮炎妊娠面部红斑关节疼痛胸腹部
- 维生素D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甲襞微循环形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血清25(OH)D 3与甲襞微循环形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AS患者121例,包括113例男性和8例女性,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80名,所有受试者行甲襞微循环及血清25(OH)D 3检测,同时详细记录A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血清25(OH)D 3水平分为VitD不足组和VitD缺乏组。数据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①AS患者25(OH)D 3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②AS甲襞微循环形态存在异常。VitD缺乏组的毛细血管密度、动静脉支管径分别小于与VitD不足组和对照组(P均<0.01),管袢直径分别大于VitD不足组和对照组(P均<0.01);VitD不足组的毛细血管密度、动静脉支直径均小于对照组(P均<0.01),管袢直径大于对照组(P=0.001),毛细血管长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832);③AS患者25(OH)D 3水平与甲襞微循环积分呈显著负相关(r=-0.357,P<0.01);25(OH)D 3水平下降是甲襞微循环积分增高的风险因素(β=-0.099,P=0.001)。结论A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血清25(OH)D 3水平下降与甲襞微循环积分升高显著相关,是AS患者发生微循环障碍的危险因素,详细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 张磊高照猛于春艳邓尧姜璐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维生素D微循环
- 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分析风湿免疫疾病患者感染状况、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探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风湿免疫疾病患者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656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分离培养病原菌,并探讨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656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并发感染68例,感染率为10.3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67.65%,其次为消化道和泌尿生殖系统,分别占11.77%和8.82%;共分离出病原菌7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6株占35.14%,革兰阴性菌48株占64.86%,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产气肠杆菌,分别占29.73%、18.92%、17.57%、10.81%、10.81%;感染危险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大、住院时间长、病程长、进行手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应用引流管、静脉置管、应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未应用抗菌药物预防等与风湿免疫疾病患者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感染形势严峻,临床应针对感染的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 张旗杨西瑞高照猛钟锋
- 关键词:风湿免疫疾病
- 威伐光系统在类风湿关节炎并下肢皮肤溃疡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8年
-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约40%的患者出现关节外表现,是导致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皮肤血管炎是RA的关节外表现之一,常被称为类风湿性血管炎(Rheumatoid vasculitis,RV)。RV在临床上表现多样,可以同时影响多个血管床。
- 张磊高照猛徐建
-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皮肤溃疡
- 依那西普治疗难治性SAPHO综合征2例被引量:1
- 2016年
- 病例1,女,33岁。反复双侧肩关节疼痛4年,院外服用扶他林50-75mg/d治疗,疼痛可以缓解。2年前开始出现前胸壁疼痛,服用止痛药物无缓解,8个月前双手出现多发脓疱疹。磁共振检查示胸锁关节周围组织炎症信号,化验ESR38mm/h.CRP6.5mg/L,诊断SAPHO综合征,给予阿伦膦酸钠70mg/周及扶他林等治疗2个月后胸痛略有缓解.后又出现严重的腰痛及左侧骶髂区疼痛,ESR45mm/h,CRP7mg/L,左侧骶髂关节穿刺活检无感染、肿瘤等证据,行核素扫描发现多发浓集(图1)。
- 张磊高照猛
- 关键词:SAPHO综合征依那西普肩关节疼痛骶髂关节磁共振检查
- 威伐光联合高压氧治疗SLE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研究
- 2018年
- 目的评估wIRA联合高压氧(HBO)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SLE并ANFH的患者分为HBO治疗组(A组)和wIRA联合HBO治疗组(B组)。A组28例患者接受HBO治疗(10 d为一个疗程,间隔5 d后进行下个疗程),B组28例患者接受wIRA(每天1次,每次30 min)联合HBO治疗。经过25 d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疼痛评分、功能评分、活动评分、Harris总分、旋股内动脉血流速、RI和疼痛VAS评分方面,A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B组具有相同的结果。相较于A组,B组有更高的疼痛评分、功能评分、活动评分和总分(P值分别为0.016,0.004,0.011和0.003)。治疗后,B组较A组有更低RI、疼痛VAS评分和更高的旋股内动脉血流速度(P值均<0.05)。结论 wIRA联合HBO治疗能改善SLE患者ANFH的功能状态和缓解疼痛,较单独应用HBO治疗更有效,wIRA可安全、有效的用于ANFH治疗。
- 张磊徐建高照猛
- 关键词:高压氧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红斑狼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