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士明

作品数:19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艺术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艺术
  • 2篇教育
  • 1篇当代艺术
  • 1篇地图
  • 1篇蒂尔
  • 1篇东方学
  • 1篇星期
  • 1篇星期一
  • 1篇学术写作
  • 1篇亚洲人
  • 1篇遥远
  • 1篇伊斯兰
  • 1篇伊斯兰世界
  • 1篇艺术教育
  • 1篇艺术教育观
  • 1篇运笔
  • 1篇早晨
  • 1篇政治
  • 1篇政治生活
  • 1篇治生

机构

  • 17篇中国美术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广州美术学院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西安美术学院
  • 1篇中央美术学院
  • 1篇《美苑》编辑...
  • 1篇澳大利亚莫纳...

作者

  • 17篇高士明
  • 1篇吕澎
  • 1篇王鸿生
  • 1篇陈侗
  • 1篇彭德
  • 1篇沈奇岚
  • 1篇郁喆隽
  • 1篇陆兴华
  • 1篇朱青生
  • 1篇皮力
  • 1篇付晓东
  • 1篇皮道坚
  • 1篇梁捷
  • 1篇江弱水
  • 1篇许江
  • 1篇王霖

传媒

  • 2篇东方艺术
  • 2篇当代艺术与投...
  • 2篇诗书画
  • 1篇荣宝斋
  • 1篇美术
  • 1篇美术观察
  • 1篇美术大观
  • 1篇美苑
  • 1篇科学24小时
  • 1篇艺术探索
  • 1篇艺术评论
  • 1篇建筑与文化
  • 1篇油画艺术
  • 1篇艺术学界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色有无中——浅论三凯画意中的“淡”与“幻”
2003年
近日读三凯画,时常想起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中的名句"山色有无中".文忠公所说的是在平山堂上凭栏远眺时,江南诸山似有若无的景致,窃以为三凯近年的画颇得此意趣. "山色有无中"的意境并非独见于欧阳修,王维《汉江临泛》中就有"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之语,而权德舆《晚渡扬长江》中也云:"远岫有无中,片帆烟水上."所以陆游在《老学庵笔记》才说"欧阳公长短句云‘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诗人至是盖三用矣."
高士明
关键词:画家绘画艺术绘画创作绘画风格
遥远的它——关于外在生命的一些念想
2016年
自打知晓了天空中那些闪烁的星星,竟然是一颗颗比地球还要巨大的星体,人类就开始了关于外星人的种种幻想。无论是复活节岛、百慕大三角还是麦田怪圈,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奇异现象,都被我们与外星人联系在了一起。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杂志是《飞碟探索》,阅读里面的文章后往往会有一个后遗症,
高士明
关键词:生命百慕大三角麦田怪圈外星人后遗症
山水,世界观的艺术被引量:1
2016年
按语:黄宾虹先生讲自己以六书指事之法入画,他说—凡山,其力无不下压,而其气则莫不上宣,故《说文》曰":山,宣也。"吾以此为字之努; 笔欲下而气转向上,故能无垂不缩。凡水,虽黄河从天而下,其流百曲,其势亦莫不准于平,故《说文》曰:"水,准也。"吾以此为字之勒; 运笔欲圆,而出笔欲平,故能逆入平出。此山水展名为"宣言",在策展上取义"无垂不缩,逆入平出",就是源自宾虹先生这段话。拙文并非规范性的学术写作,颇多片面之言、偏激之辞。
高士明
关键词:山水世界观艺术《说文》学术写作运笔
书道从容——观沈浩近书有所思被引量:1
2017年
沈浩,籍贯杭州,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书记兼副院长、书法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理事,浙江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1991—1995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本科毕业并留校任教,后分别于1999年、2004年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09年获博士学位。
高士明
关键词:书法篆刻西泠印社二十四诗品司空图
“从西天到中土:印中社会思想对话”后续讨论会之一
2011年
时间:2011年3月10日下午2:30-6点 地点:上海大学A楼会议室
高士明陆兴华王鸿生江弱水梁捷蒋亦凡沈奇岚郁喆隽陈韵
关键词:社会思想中土会议室
每个城市的地方性都在它的星期一早晨形成——对话广州三年展策展人高士明
2008年
A+C:先谈谈广州。您觉得,广州三年展对这个城市会产生哪些影响?比如,市民文化,城市文化等…… 高士明:近代以来,广州这个区域就开始变得很重要。这里是通商口岸。在近代的中西交流关系中,所谓的国际化过程,在广州是很早的,比上海还要早。它是我们对外交流的第一站,是我们中国接触世界的第一站。
高士明A+C
关键词:城市文化早晨星期
东方葵——大地上的精神史诗
2014年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东方葵:许江艺术展”将干2014年9月28日至11月15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展出。此次展览是许江近十年创作生涯的集中展示,共展出“葵园”主题的大型油画作品近五十幅、系列水彩作品百条件,以及首次在国内展出的大型雕塑作品《共生》,可以说是许江继德累斯顿国家博物馆、路德维希博物馆巡回展出归来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展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还展出了许江为此专门创作的大型主题油画《东方葵》系列,呈现出许江在绘画道路上的最新探索。
高士明
关键词:史诗创作生涯
我们是改变的力量——我的艺术教育观
2017年
艺术的根本是一种'人学'。艺术与教育的使命皆在'立人',艺术教育要塑造的,是一个对自我、对世界有'感觉'的人。因此,对感受力的蒙养、批判力的激发和创造力的开启就成为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艺术中最根本的东西是无法教的,只能熏养和唤起。艺术家,以及学院中教授的艺术,不是一种特定的'职业',而是一种'志业'。
高士明
关键词:艺术教育立人
知往虑有复——国美之路与中国现代美术被引量:1
2018年
20世纪中国艺术的演进路径与美术学院的创立、建设、发展密切关联,更与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相互依托、同频共振。从1928年的国立艺术院到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90年光阴伴行着一所学院的航行与转向。本文以历史的眼光全面梳理了1928年以来中国美术学院的发展脉络,展现了数代国美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实践与时代选择,在不断更迭的世代之中,彰显了一所学院忠于艺术教育的实验精神和时代宣言。
高士明
关键词:美术教育现代美术
一次现代汉语的写作实验——关于《中华竹韵》的访谈
2015年
高士明:说起来,王霖兄对《中华竹韵》这本书是最熟悉的。王霖:是的,但到最后,我发现最想为这部书写一篇书评却觉得最难写的反而是我。实际上对于此书,我最了解的是它诞生的过程,其中包括范老师写作计划和体例上的变化。因为在范老师写这部书的过程中,我是自始至终跟他探讨较多的一个人。他会谈及撰写此书的一些心得,或每个阶段对语言的更深入的想法(我们讨论语言最多),或内容上的增删及其用意,等等。
王霖高士明刘晶晶
关键词:现代汉语写作计划写作过程感受力从心所欲不逾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