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吴阳

作品数:36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宜昌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前列腺
  • 9篇增生
  • 9篇输精管
  • 9篇输精管结扎
  • 9篇前列腺增生
  • 9篇结扎
  • 8篇前列腺癌
  • 8篇腺癌
  • 6篇蛋白
  • 6篇增生症
  • 6篇前列腺增生症
  • 6篇肿瘤
  • 5篇输精管结扎术
  • 5篇前列腺癌组织
  • 5篇细胞
  • 5篇腺癌组织
  • 5篇结扎术
  • 5篇癌组织
  • 4篇凋亡
  • 4篇术后

机构

  • 23篇三峡大学仁和...
  • 13篇三峡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宜昌市第一人...
  • 2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荆州市中心医...
  • 1篇梧州市红十字...

作者

  • 35篇高吴阳
  • 10篇聂勇
  • 10篇郭贤坤
  • 9篇胡传义
  • 8篇熊少兵
  • 7篇刘东山
  • 7篇张燕
  • 7篇边疆
  • 5篇陈友华
  • 4篇程启秀
  • 4篇张兆祥
  • 3篇刘昌荣
  • 3篇颜克钧
  • 3篇易慕华
  • 2篇张荣
  • 2篇王毅
  • 2篇张科
  • 2篇李文莉
  • 2篇刘汉丹
  • 1篇刘修恒

传媒

  • 4篇临床泌尿外科...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实用医学进修...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超声诊断...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膀胱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1例被引量:1
2017年
患者,男,17岁,学生,于2016年8月14日因下腹部疼痛不适2d入院,患者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既往体健,生活习惯较好,无吸烟饮酒史,无工业物质接触史,无家族肿瘤及其他遗传病史,入院体格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
陈友华高吴阳刘刚成刘东山熊少兵杨巧蓉
关键词: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低度恶性潜能膀胱无肉眼血尿疼痛不适遗传病史
腹直鞘内注入局麻药用于胆囊切除术后镇痛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观察右腹直肌鞘内注入局麻药对腹直肌切口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于缝合后鞘之后,经切口中央向右钝性将腹直肌与前鞘分离至半月线处,再延此线向上向下将腹直肌外缘与前后鞘的融合处分开至切口全长,经中部分离口垂直向外置硬膜外麻醉导管至尖端在半月线后,绕管缝合分离口。结果:20例成年患者,双盲法经自皮下组织于切口上段引出的导管首次注入0.5%布比卡因10 mL的B组(n=10),注药后(9.0±1.3)min疼痛开始减轻,注药后25 min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由注药前的10减少了7.25±1.55,镇痛持续时间为(3.75d±0.67)h,分别较注入等量生理盐水的A组(n=10)差异有显著性。B组第2次注药7 mL,与首次注药后皮肤麻木范围均可达T7~T10。所有病例第2次注药开始均每4 h注入0.5%布比卡因7 mL,留管24 h~72 h(45.6±14.5),伤口均Ⅰ期愈合。结论:本方法注药后可能通过同时阻滞后鞘的肋间神经末梢支和经过前鞘的末梢神经分支而有效地减轻胆囊切除术后疼痛。
简道林吴遵元张家骏吕作钧高吴阳龚学东谭华
关键词:疼痛局部麻醉药胆囊切除
前列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蛋白在前列腺癌 (Pc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和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分别测定 4 2例Pca及 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 (NP)中PTEN蛋白的表达和肿瘤细胞凋亡 ,并分析PTEN基因表达缺失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 .结果 :NP组织中PTEN蛋白全部阳性表达 ;而Pca中PTEN基因表达缺失率达 6 4 .3% ,且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有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TEN基因表达缺失与肿瘤细胞凋亡成负相关 (r=- 0 .74 6 ,P <0 .0 0 1) .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中PTEN表达缺失率较高 ;PTEN基因失活在Pca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且导致肿瘤细胞凋亡减少 ;联合检测PTEN蛋白和凋亡指数 ,有助于对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作出正确评价 ,以指导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 .
胡传义高吴阳洪林
关键词:PTEN蛋白前列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输精管结扎者远期前列腺增生症发病率的调查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男性输精管结扎术 (男扎 )后远期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发病率与年龄及结扎时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样本群体抽样方法 ,调查了 5 5岁以上男性 12 4 0例 ,其中男扎者 85 0例 (结扎组 ) ,结扎时间距今已 2 0年以上 ,未做男扎者 390例 (对照组 ) ,对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 (QOL)、最大尿流率 (MFR)、平均尿流率 (AFR)、直肠指诊 (DRE)、前列腺体积(V)及残余尿 (R)等指标分年龄段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比较。结果 结扎组各年龄段BPH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 ,而年龄在 70岁以上 (发病率为 10 8% )、结扎时间在 2 5年以上者发病率较低 (为7 8% ) ,两者比较BPH发病率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输精管结扎可明显降低老年期BPH的发病率。
聂勇郭贤坤高吴阳张燕李文莉程启秀边疆王毅周承贵程世平
关键词:输精管结扎前列腺增生症发病率流行病学
前列腺癌发病与输精管结扎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发病与输精管结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宜昌市6家医疗机构1996-2005年间收治的3186例60岁以上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住院患者,按是否接受输精管结扎分为结扎组(979例)与未结扎组(220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年龄分层分析统计两组中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的发病率并比较其差异。结果:结扎组(60-、65-、70-、75-岁年龄组)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显著低于未结扎组。结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与输精管结扎有关,输精管结扎可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聂勇刘昌荣郭贤坤颜克钧杜丹高吴阳周天贵张科李清
关键词:前列腺癌输精管结扎术发病率
survivin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 :探讨新的凋亡基因survivin蛋白在前列腺癌 (PCa)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DNA原位未端标记TUNEL法分别测定 4 2例PCa组织及 10正常前列腺 (NP)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凋亡。 结果 :survivin蛋白在PCa中的阳性表达为 80 .5 9% ,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 ,而NP中无阳性表达 ;PCa组织及NP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 (AI)分别为 3.0 3± 1.33、1.0 7± 0 .77,其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细胞AI呈负相关 (r=- 0 .6 79,P <0 .0 0 1)。 结论 :survivin蛋白的异常表达而引起的细胞凋亡抑制 ,在PCa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联合检测survivin蛋白和AI,有助于对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作出正确评价 。
高吴阳胡传义易慕华
关键词:SURVIVIN蛋白细胞凋亡前列腺癌TUNEL法免疫组化SP法淋巴结转移
前列腺摘除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 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患者 60例 ,随机分成 PCEA组和对照组 ,各 30例。 PCEA组术后通过保留的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持续镇痛 ;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镇痛 ,如肌注度冷丁、吗啡及镇静剂等 ,连续治疗 3d。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 VSA)间接评估镇痛效果 ,记录膀胱痉挛次数、持续时间 ,对比膀胱冲洗时间、用液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PCEA能明显减少膀胱痉挛性疼痛发生率、持续时间短 ;缩短膀胱冲洗时间 ;减少膀胱出血量 ;抑制收缩压上升 ( P<0 .0 5 )。结论 :PCEA对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好 ,其疗效确切、安全 ,有利于术后恢复。
胡传义高吴阳刘东山
关键词:前列腺摘除术副作用疼痛
输精管结扎术用于预防和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输精管及输精管静脉结扎用于预防和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的可能性及有效率。 方法 :取 5~ 6岁龄雄性杂交犬 4 0只 ,随机分为A、B、C、D 4组 ,每组 10只 ,其中A、B两组喂混合饲料制成BPH模型 ,C、D两组喂普通饲料 ,2年后将A、C两组犬的双侧输精管连同输精管静脉结扎 ,B、D两组犬仅解剖显露输精管 ,但不结扎。继续原方法饲养 2年后将 4 0只犬处死解剖出前列腺称重 ,测量体积 ,然后分组取材制片 ,观察组织学改变。 结果 :A、C两组及B、D两组前列腺重量及体积相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A、C两组前列腺组织切片呈退行性变而B、D两组呈增生性改变。 结论 :在BPH前行输精管及输精管静脉结扎可减轻犬在老年期的BPH ;
郭贤坤边疆聂勇张兆祥李文莉张燕高吴阳冯永菊程世平向延久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输精管结扎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对比观察
2023年
在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LV-BPH)患者中,实施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BPRP)、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两种治疗,研究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成效。方法 :自2022年6月起,2023年5月止,选择此期间本院收治的LV-BPH患者作为研究的病例,明确数量为48例,以数字随机表法作为组别划分的依据。参照组24例患者治疗术式为BPRP,研究组24例患者治疗术式为HoLEP,针对两组治疗结果展开对比及分析。结果 (1)经比较参照组与研究组的手术时长、膀胱冲洗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可知,研究组所处水平明显更优,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差异统计学价值具有显著性(P<0.05)。(2)相较术前,两组术后Qmax均有上升,RUV、IPSS、QOL均有降低,且相较参照组,研究组RUV、IPSS、QOL处在更优的水平,组间差异统计学价值显著(P<0.05)。(3)在实验室指标方面,两组F-PSA、T-PSA和Na在术前、术后均未体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4)在并发症方面,研究组发生率(8.33%)较参照组(20.83%)低出12.50%,统计学分析提示组间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LV-BPH患者治疗,HoLEP和BPRP疗效、安全性相当,不过相较BPRP,HoLEP在手术指标优化、术后恢复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效果更佳。
刘东山刘刚成熊少兵陈友华高吴阳
关键词: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新型包皮环切器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附256例报告)被引量:4
2009年
包茎和包皮过长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治疗都是以包皮环切为主,传统的包皮环切术,存在手术时间长,出血较多,需缝线,切缘不美观等现象。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采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器行包皮环切术256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刘东山刘修恒熊少兵高吴阳
关键词:包皮环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